新浪财经

指数与基金推动奢侈品进入投资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1日 14:31 《新财富》

  作者: 李凌 周莹 文芳 毛学麟

  当五花八门的奢侈品在全球受到人们追捧的同时,各大金融机构纷纷推出了与奢侈品行业相关的指数、基金等,为奢侈品行业走向提供参照系,为投资人提供更多投资奢侈品企业的工具。2007年,这股风潮似乎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据《新财富》的不完全统计,2007年面市的与奢侈品行业相关的金融产品最起码有六个。不仅传统的金融机构如美林、荷兰银行、高盛等搭上奢侈品行业高速发展的快车,纷纷推出自己的奢侈品指数,并且全球奢侈杂志的权威《罗伯报告》也与Claymore金融证券公司合作,推出了全球奢侈品指数以及与之挂钩的ETF。同时看准这一市场的除了西方国家之外,亚洲的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也相继推出了多个与奢侈品行业相关的基金。

  在全球经济一片欣欣向荣之际,奢侈品行业的突出表现毋庸置疑。2007年4月面市的美林生活风尚指数(Merrill Lynch LifeStyle Index),包括了奢侈品上市公司LVMH、宝格丽、Coach及巴宝莉等成分股。根据回溯计算,2000年至2007年1月,该指数年均增长率达7.7%。而2005年、2006年分别上涨了23%及12.5%,高于MSCI全球消费者非必需品消费指数(衡量全球消费类股景气程度)同期14%及 7%的涨幅。德国证交所受法国巴黎银行委托建立的全球奢侈品指数在2005年1月至2007年5月间的上扬幅度也超过了60%。

  奢侈品在金融市场的走俏,背后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美林《2007年全球财富报告》指出,全球金融资产超过百万美元的人数从1996年的450万增长到了2006年的950万,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8%。同时,这些人控制了总计约37万亿美元的财富,财富总额在过去10年中翻了一番,到2011年将达到52万亿美元。经济大环境的向好无疑成了奢侈品行业增长的温床。

  金融市场对奢侈品行业青睐有加的另一个原因是,与一般消费品市场相比,奢侈品市场受整体经济走势的周期性影响不太明显。大众消费者在经济不确定时期可能需要勒紧裤腰带,但富裕人士却没有这种烦恼。花旗集团的策略分析师Tobias Levkovich指出,当类似沃尔玛之类的折扣零售商感觉到消费者受次债影响而看紧荷包的时候,高端品牌的销售状况则要平衡得多。在美国,20%收入最高人群的消费支出占了整个市场的40%,他们的开支总和超过其余60%的消费者。以其推出的“Living Large Index”为例,追踪雅诗兰黛、蒂芙尼等15个高端品牌的股价走势,2007年前三季度在次债风波的影响下仍然保持了11.7%的增长,高于标普500指数4%的涨幅,而同期标普非主要消费品指数下滑了4.3%。第三季度虽然Living Large Index下滑了1.7%,但相比标普非主要消费品指数6.5%的跌幅要好得多。

  2007年,随着奢侈品指数、基金的蜂拥入市,市场人士也仿佛看到了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泡沫时代的翻版—由互联网公司衍生而出的金融产品层出不穷。事实上,一些专家已经指出,类似ETF等金融产品的推出从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市场已经到达了顶峰。英国一家养老基金的分析师指出:“当相关指数出现的时候,但愿你5年前已经进入了这一市场。”

  而奢侈品行业与总体经济形势脱节的诊断在次债的冲击下,似乎也开始站不稳脚跟。由Dominion基金管理公司创立的潮流基金(Chic Fund)发行以来面值就一路下跌,多数奢侈品指数在2007年下半年均一路下行。与之对应的是,宝格丽、Coach、爱马仕等奢侈品公司的股票在2007年也呈下滑趋势。

  奢侈品行业风光不再?从全球财富以及奢侈品市场的分布情况看,美国和日本仍是两大最主要的市场,因此短期之内可能会受美国经济影响的波动。但总体而言,这两者的分布者较为广泛,尤其是近年来中国、俄罗斯奢侈品市场的持续走强,已经成为了奢侈品市场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图2、3)。相对动荡的外部环境正好也给奢侈品行业提供了一个洗牌的机会,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然而,奢侈品的内生特质仍然决定了这个行业未来整体向上的发展趋势。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