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任正非的坚硬奋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2日 16:40 《中国企业家》杂志

  文/本刊编辑部

  实事求是,在商言商,目光远大,国际影响力深远,胸怀宽广。

  ——黄卫伟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2007年,未上市的华为不得不在两条战线上作战。国际化连战连捷,而在国内,华为却承受着日益加重的社会舆论压力。

  沃达丰,华为作为新晋供应商获得这家全球最大电信公司“2007全球杰出表现大奖”;意大利电信,这家在过去只和爱立信、阿尔卡特、西门子打交道的电信运营商也在2007年与华为签订合约,由华为负责为意大利电信部署其南方城市的通讯网络;在印度,华为获得了当地运营商2亿美元大单。整个2007年,华为在西欧、南美、印度等地高歌猛进的势头依旧不可阻挡。据估计,华为2007年的合同金额将达到前所未有的170亿美元,其中国际收入超过7成。向来以出售资产换来过冬棉袄的华为在这一年甚至联合贝恩资本收购了老伙伴3COM公司,重新看到了进入北美市场的曙光,此前,无法打开北美市场一直是任正非的一块心病。

  但是这一切骄人成绩似乎都比不上最近的“辞职门”事件更能吸引公众目光。此前,华为公司要求包括任正非在内的所有工作满8年的员工,在2008年元旦之前主动辞职,随后再重新竞聘上岗,而2008年1月1日将要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满足“已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或“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条件后,可与用人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华为此次大规模鼓励员工辞职被外界视为是摆脱公司未来高人力成本的应对之举。

  低成本、低价格是华为也是“中国制造”的杀手锏。华为低廉的研发人力成本尤其让国外同行艳羡。在过去几年国际通信市场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其它通信巨头们不得不联合以求生存:爱立信兼并马可尼,阿尔卡特与朗讯合并,诺基亚与西门子合并通讯业务,在这些企业并购后的整合震荡期,华为得以抓住机会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不过从长远看,合并将会每年为这些国际巨头企业节省下数十亿美元费用,一旦这些公司完成调整,华为的成本优势将被进一步削弱。

  不管外界争论,埋头做事,我行我素似乎是任正非和华为的一贯风格。在公司内刊上,他一如既往地向员工灌输“垫子文化”、“奋斗文化”。

  有批评者认为,华为即使在市场上已经高度国际化,但是在管理上与跨国竞争对手仍相差甚远。任正非所坚持的“高压力”和“聚焦于工作”的创业精神固然可以使华为不断生产出低价高竞争力的硬件产品,但以价格杀手姿态出现的华为终究难以与电信巨头进行更深入的合作,从而能够向对方提供那些利润更高的产品和服务。华为在泰国遭遇的合同违约事件即是证明。

  技术派的执着追求和国际化成就足以使任正非位列企业领袖榜首,但是,公众形象的缺失,接班人问题的悬而未决仍将直接影响华为的未来发展。同为上世纪八零年代的创业者,柳传志已经完成向投资人和企业教父的转变,63岁的任正非却仍然在一线奋战。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