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新华的两次转身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7日 16:00 《国企》杂志
由企业高管而为政府官员,再于国内液晶三巨头重组的关键时节复归企业挑大梁,其职业生涯的转型,与国企改革进程紧密相关 -本刊记者 张娜 在整个11月份,上海市经委副主任傅新华接任上广电集团总裁的消息,成为各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事实上,那时傅新华已经上任一个月,对上广电集团下属子公司的调研均已完成。 此前的6月份,京东方、上广电和龙腾光电等三家国内液晶巨头的资产合并计划(国内液晶巨头“三合一”计划)被炒得沸沸扬扬。那时,上海市政府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时任上海市经委副主任的傅新华更是为此频频亮相,传递着上海市政府对合并的信心——“上海市政府全力支持‘三合一’,‘合’就有成功的机会”。因此,有人把傅新华视为国内液晶三巨头合并的“操盘手”。仅仅过了不到半年时间,傅新华接任上广电集团总裁,使得很多人再次将他与此事联系起来。 而对傅新华来说,这也是职业生涯中的又一次重大转型。傅新华的简历显示:政府官员只是傅近几年的身份;在六年前,他的身份还是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 从企业到政府,再回归企业,这位空降的新总裁,将会给上广电带来什么? 转型:从企业高管到政府官员 “高学历的企业家”,曾是傅新华最初的称谓。 ——“傅新华,男,1963年12月出生,博士,高级工程师。曾任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管理部副经理和信息中心主任,轮胎公司大中华橡胶厂厂长,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这是上海新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5月25日召开的第三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上,推荐傅新华为公司董事候选人时公开的简历。但后来,上海市经委技术进步处处长、经委副主任的身份似乎更适合他的博士头衔。 作为政府官员,傅新华已经显现出了自己的卓见。21世纪初的上海已经是万人瞩目。但刚上任的傅新华却提出了新问题:“过去的新兴项目,主要是解决‘有’和‘没有’的问题,但当人均GDP从1000美元发展到5000美元这样一个较高水平,我们的产业面临的瓶颈,就不再是要解决‘有’和‘没有’,而是要解决‘如何突破’的问题,即如何解决下一步产业发展中技术的‘瓶颈’。” 液晶产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产业链来看,美国最先发明技术,日本实现量产,在制造能力方面,日、韩以及中国台湾地区三分天下,在技术上,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掌握着领先技术,我国内地厂商基本上要购买外来技术。此外,生产线的资金投入惊人,一条第五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至少要投资10亿美元,而一条第六代生产线的投资额更高达20亿美元。近几年,上广电为求在液晶产业占有一席之地也在努力,但由于资金、技术的缺陷,一直处在疲于追赶的状态。 “如何突破”的问题,就此摆在了企业和政府的面前。 傅新华对液晶产业的熟悉也是从那时开始的。有媒体报道称,在担任上海市经委高新产业处处长以及市经委副主任期间,他一直负责上海液晶面板产业以及其他高新产业的项目。 力促液晶巨头“三合一” “液晶产业的投资风险比较高,存在着资金和技术的双重瓶颈。”国信证券分析师王念春对《国企》表示。在接受采访时,有多名资深家电分析师认同这种观点。于是有专家提出,中国企业必须采取联合方式,才能在日韩军团牢牢掌握的液晶产业争得生存空间。 据悉,国务院曾指示信产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组成了联合调研组,对以液晶为代表的国内平板显示器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报告认为,我国的彩电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由于我国平板显示器产业发展滞后,所需配套器件绝大部分依赖进口。据调研的主要参与者介绍,政策主要指向三个方面:一是使产业达成一定规模,京东方等三家的整合正是出于此种目的;二是支持产业创新;三是建立产业链。 据了解,早在去年底,京东方、上广电和昆山龙腾就已签署了《意向书》。今年2月,市场又有消息称,三方合资公司名称为中国光电显示总公司。合资公司股份占比也已经敲定,分别为上广电30%、京东方27%、昆山龙腾7%,国资委将在合资公司中处于控股地位,拥有剩余的36%股权。 然而,“三合一”并不顺利,随着液晶产业的转暖,出现了各种争议。 6月8日,针对液晶面板价格上涨是否会影响三巨头合并,傅新华表示:三方重组是从国家产业发展的长远角度做出的考量,不会因市场短期价格的波动而改变。 往往,此类重组谈判的关键总是落在股权之争上,有分析人士对《国企》说:“由于价格上涨后,三方的经营业绩都不错,持股方面谁多谁少都是问题;况且,里面有三地政府的利益。” 据媒体报道,上海市政府为推进以上广电为主导的国内液晶三巨头的合并,曾经打出了一连串“组合拳”。6月8日当天,上海市经委和上海市信息委联合宣布“上海市促进整机业与集成电路设计业联动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新相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设计生产的液晶面板驱动芯片销量突破千万,产品已被上广电、华映等大厂采用。作为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新相成为国内首家量产破千万的液晶面板驱动芯片企业。与此同时,上海市成为国家级平板显示基地的申请已于5月30日正式获批,上海市政府在莘庄地区规划了2平方公里的用地。 国内首家大尺寸彩色滤光膜专业生产企业——上海广电富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项目也已获发改委审批,将落户于该基地。此外,上海市政府还帮助重点企业拓宽融资渠道。5月30日,上海天马微电子获得了来自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多家银行的21.7亿元银团贷款。 傅新华那时表示:“到目前为止,政府能引进的配套产业我们都努力了,整体上来讲,目前液晶材料的50%已经能够做到本地化生产。”他称,除了已有的五代生产线和规划中的六代生产线,上海还将建设一条七代生产线。 回归:从政府官员到企业高管 从傅新华到任上广电总裁的时间来看,也与其前期工作密切相关。 9月29日,广电信息和*ST东方A同时发布公告称:有关各方已就整合总体方案达成一致意见,目前正在就相关事项进行完善和申报工作。 随后,经过一个国庆长假,10月12日下午,上广电集团召开领导干部会议,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杨国雄宣读了有关文件:决定王强任广电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傅新华任广电集团总裁、董事。 上任后,10月19日至24日,王强和傅新华连续几天对广电NEC、广电信息、广电电子、广电资产、中央研究院、广电通讯等基层企业进行了调研,并得出了要聚焦核心产业,坚定不移地推进平板显示产业的发展,要突出主业、做强主业的结论。 11月,傅新华和上广电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各报端、荧屏上。 但傅新华的适时履新,是否意味着液晶三巨头的合并将顺利成行?上广电也将获得加速发展的契机?就此,业内人士并不乐观。 东方证券资深分析师张小嘎对《国企》说,傅新华上任的紧迫问题,还是“要抓生产,借着现在的大好时机多卖。当然,重组也很重要,但短期内还不能实现,还有问题要解决”。 当初,上广电决意进入液晶显示屏领域,时任广电集团总裁的顾培柱就曾用过一个形象的比喻:“骑在老虎背上,上去了就下不来了。”三年来,骑在“老虎”背上的上广电一直马不停蹄地在往前赶:2004年10月,上广电的首条第五代液晶屏生产线正式投产。2005年,其15英寸液晶屏单线产能已跃居世界第一,占有全球40%的市场份额。2006年5月30日,国家有关部门又批准了上广电的扩产计划,扩产之后,产能将提高近90%,而且将陆续投入更大尺寸液晶面板的生产。与此同时,第二条生产线项目的筹备工作开始,这条线将承担第六代或第七代液晶屏的生产。 “上海不适合低毛利制造业的发展”,张小嘎对《国企》表示。 除了这么一系列的大动作,上广电2010年远景目标更吸引人:抓住上海新一轮发展的机遇,以液晶显示器项目为新的抓手,全力建设世界级的平面显示产业制造基地。争取在2010年业务收入达到100亿美元,自有的SVA品牌成为国际著名品牌,使上广电集团成为电子信息产业中的世界级公司。 新上任的傅新华,有太多工作要做。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