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听汪海达沃斯论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8日 16:55 招商周刊

  大连夏季达沃斯年会希望听到中国新领军者的声音。中国优秀企业家汪海在刚刚走下美国顶尖企业微软的讲台后,又风尘仆仆地登上了达沃斯讲坛。

  □ 本刊记者 苏金生

  9月6日到8日,全球关注的目光锁定着一个地方——中国大连。达沃斯年会,这个拥有30多年历史的世界顶级论坛首度“走出”瑞士达沃斯,跨出了从西方到东方的第一步。

  大连夏季达沃斯年会希望听到中国新领军者的声音。中国优秀企业家汪海在刚刚走下美国顶尖企业微软的讲台后,又风尘仆仆地登上了达沃斯讲坛。

  据了解,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成员囊括了位居全球前列的1000多家大公司和企业,这些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大部分的财富,年营业额合计超过4.5万亿美元;作为论坛成员的公司或企业,其年营业额或资产需达10亿美元以上,参加会议的代表必须是董事长或总裁级人物,政界人物须是现任在职。本次论坛吸引了全球500多家企业的首席执行官、总裁参会,其中约25%来自中国。

  演讲中,汪海介绍了双星如何从一家小制鞋国有企业,脱胎发展成为涉足制鞋、服装、轮胎、机械、热电、印刷、绣品、三产、旅游、房地产等行业的特大型现代企业集团的发展经历。

  那么,是什么支撑这家老国企快速发展的呢?

  汪海说,是企业文化把双星推到了今天。双星的企业文化概括为“八个字,三句话”。即:行善积德,实事求是;继承传统优秀的,吸收外来先进的,创造自己现代特色的。

  一个企业的长盛不衰,要靠这个企业所形成的独特文化。企业文化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双星是一家国有企业,用人多,工艺复杂,操作中人为因素影响很大,所以管理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的命运;而管理当中,管人是最难的。他认为:管理的核心是管人,管人先管思想、管灵魂,文化理念的管理是最顶尖的管理,最高层的管理。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双星就提出了“高人品才能高产品,产品等于人品”等质量道德观念,不认真做好每双鞋、每个零件、每条轮胎,就是不讲诚信。

  汪海说,把我国的传统文化、道德观念与实际生产的产品相结合,一下子就把职工思想统一到“做好每一件产品”上来了,员工主动把质量不好的产品留下来,存放到待验区,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创造了出口鞋16万双、内销高档鞋48万双、无一双不合格品的记录。

  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时代的快速变迁,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原来按计划生产的、30年未变的双星牌解放鞋无人购买,积压200多万双,工厂发不出工资。为了度过难关,双星提出了“有人就穿鞋,关键在工作”、“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等理念,在没有一分钱奖金的情况下,这种观念激励着双星的员工,他们硬是凭着一种拼搏精神,生产出了我国第一双高档双星运动鞋。

  汪海在达沃斯论坛上坦言,一个企业要想持续快速发展下去,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也不能缺少。基于这种认识,双星把发达国家的严格制度、严格标准,程序化,绩效(技能)考核吸收过来,结合双星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管理方法——“双星九九管理法”,被国家权威部门评为向全国企业推广的优秀管理法。

  在全新的文化氛围中,双星创造了市场经济下“责、权、利”有机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促进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据介绍,责权利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了经营一线员工的积极性;轮胎公司一年费用就下降了五六千万元;机械公司由亏损转为赢利,成为中国最大的铸造业集团;制鞋企业占用资金一下子下降了3000多万元。

  如今双星的工厂遍及全国,他们还根据行业和地区特点,创造出一套完整的文化理念,共九大系列、3000多条。

  汪海说,双星作为老制鞋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但是他们以市场为动力和源泉,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他们是中国最早上市的制鞋企业,三次增资扩股,募集资金,吸收合并了一个乡镇轮胎厂,收购后又投入资金,用双星文化理念改造了这个厂,短时间内使该厂迅速进入中国轮胎前六名。后来,又重组了中国原来第四大轮胎厂——湖北东风轮胎厂,斥资3.1亿资金,用双星市场文化理念改造了这个大型老企业,用了不到两年时间,产销量达到这个企业历史最好水平,创出了在中国“小吃大”、“快吃慢”、“ 国有吃国有”的成功案例。

  回顾双星的发展历程,汪海深有感触地说,双星每个阶段都在创造一种新文化,这种新文化是企业的魂,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