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7:傅成玉的新赛季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0日 02:39 第一财经日报
龙佳 傅成玉掌舵的巨轮疾驰五年,终于得偿所愿,今年首度驶入了五百强的舰队,在全球销售收入增长最快的50家公司中排名第10,被《财富》评价为“全球所有石油公司中赢利能力最强公司” 对于中海油的掌门人傅成玉来说,2006年到2007年颇有些继往开来的意味。过去数年苦心经营得到认可,而未来,如其所说“还有很多精彩故事”。 这个东北汉子掌舵的巨轮疾驰五年,终于得偿所愿,今年首度驶入了五百强的舰队,在全球销售收入增长最快的50家公司中排名第10,被《财富》评价为“全球所有石油公司中赢利能力最强公司”。 支撑这一评价的是中海油令人叹服的效率,在其最擅长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领域,海上勘探平均效率比国外同行高出三到五成。 转劣为优 本年度傅成玉最让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眼热的收获之一,就是由他参与主创的中海油基地改革的成功。三年,一个伶俐转身,化劣为优。而同样的问题,至今仍然深深困扰体量庞大、负担很重的中石油、中石化。 中海油的发展思路,傅成玉于各个场合反复阐释:“优先发展主业,以主业带动辅业以上市促进未上市,最终实现集团公司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股份、化学、工程、油服先后上市,留下基地作为中海油制度改革最后攻坚环节,以8%的资产带动60%的人员,难度超乎想象。2003年10月,53岁的傅成玉甫一出任中海油总经理,当月就成立基地系统发展规划调研小组,着手基地改革调研。自此,一路深耕。 2006年,一直被认为是发展短板的基地集团,总赢利达到5.1亿元,比上年增长61%。效果之好,傅成玉自己也很意外:“这在三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基地板块是决定中海油协调发展整体水平高低的关键板块。基地不建成现代企业制度,海洋石油的现代企业制度就不能最终建立起来。” 基地改革重组的目标,是2008年达到整体上市的条件。这被业内认为只是“时间问题”。一旦时机成熟,基地集团融资资本市场,中海油整体上市战略也会水到渠成。 自上及下 这一年,傅成玉将中化建和中化供招至麾下,如虎添翼。中海油开始在化肥行业高歌猛进,迈入与中化集团并驾齐驱的化肥业第一军团。 2006年10月,国资委将中化建整体并入中海油,使得中海油的化肥产量翻了一番,达到400万吨/年。次年4月18日,中化供也整体并入中海油,强力互补中海油的仓储、物流、销售产业链,并为其打开内贸一体的销售格局。 这种实力的增强迅速得以体现。中海油2007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显示,其下游业务收入首度超过上游。也就是说,中海油为自己设立的成为上下游一体化的综合性能源公司的目标已经初步实现。 对于傅成玉来说,这无疑是一支强心针。尽管中海油近些年来发展速度惊人,但是一个产业链单一的纯上游公司远远不能满足其长远发展的需要,甚至有被吞并的危险。 不是杞人忧天,国际上的上游公司,很多都沦入被综合性能源公司吞并的境地。曾让中海油蜚声海外的优尼科,就是前车之鉴。坊间传言,业内另一大巨头曾经数次向国家申请,将中海油整体并入。 初步解决了上下游一体化问题之后,摆在傅成玉面前的新课题就是,如何将企业继续做强做大,最终实现规模效益。在高投入高风险的石油行业,规模对实现抗风险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至关重要。 由浅入深 另一项对中海油影响深远的战略也将被铭记。中海油筹划已久的深海战略最终浮出水面。 70万平方公里的深水水域,丰富的油气矿产(专家估计,深海能源储量将是陆地能源储量的100倍),足以注解傅成玉对深水勘探开发的勃勃雄心。 2006年起,受荔湾3-1构造在1500米深水区域被发现的鼓舞,中海油深海战略加速进行,目前已开始建造3000米水深适用的深水钻井船,与挪威公司合作,将300米以下半潜水的钻井船改造为1500米的深水船。大致在10月底或11月初,中海油就将进行南海深水独立勘探计划。 傅成玉对此信心十足,2006年公司中高层会议上,他提出:“要以深水石油开发在5年时间里再造一个中海油。” 毋庸置疑,这个如运动员般魁梧的掌门人,有时豪气干云,但却也总能语落实处。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