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张会群:做人做事 至诚无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0日 10:35 经济视点报

  【人物档案】

  人 物:张会群

  出生时间:1968年

  籍 贯:洛阳偃师

  职 务:河南省花城办公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社会角色及荣誉:洛阳市钢制办公家具行业协会副会长、全国青年带头致富标兵、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洛阳市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

  【人物语录】

  ●现在的环境是一个信息化经济时代,企业家要有创新意识和信息经营意识,要主动接受先进技术与管理理论。

  ●体育赛场上是竞技,企业间是竞争。由于市场的不规范,松紧尺度不当,不正当竞争仍然存在,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不论是正当竞争,还是不正当竞争,都是竞争,都是残酷的,同时,也是快乐的。

  ●企业要永续生存下去。我认为,企业不一定非要做多大,但一定要做强、做永续,这就是不简单、不容易。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办企业需要老板有胆量就行了,敢于吃螃蟹你就成功了。到上世纪90年代初,创业时还要有智慧、头脑,审时度势,定好策略、战略。2000年以后,创业不仅要有胆量、智慧,而且需要讲诚信的全能型企业家。社会前进了一大步了。

  ●唐僧可以不会七十二变,可以不会腾空驾云,但是,只要善于用人、善于领导、大度、善于把人才容纳在一杆旗下,就可以了。有时,企业家还可能受到来自下属和外部的约束。

  □经济视点报记者 刘如涛 文/图

  每年4月,洛阳市的主题都是牡丹花会,以花为媒、经贸唱戏,天下客商聚洛阳。欧阳修的名句“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为九朝古都平添了几分魅力;无独有偶,“天下名花数洛阳,一园开放满城芳”,此语也是在盛赞洛阳牡丹。

  然而,在促进洛阳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偃师市,有一位中青年企业家,却从这平凡的诗句中提炼出了“花城”二字作为其品牌,发展偃师的传统钢制办公家具产业,成就了骄人的事业。他就是河南省花城办公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城企业)的创始人张会群。

  4月17日,在偃师市庞村镇,《经济视点报》记者寻访了张会群。任窗外顾龙公路上汽笛嘶鸣,张会群娓娓道来,讲述了他至诚无息的发展历程。

  200元走出峥嵘岁月

  经济视点报:花城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如何?

  张会群:我们现有一线生产员工200多人、后勤服务员工40多人,固定资产达4000多万元,公司2006年生产各类箱柜11万套,每年纳税近200万元。公司正保持健康向上的发展势头。

  经济视点报:现在有多少人在推销“花城”牌钢制办公家具?

  张会群:花城企业的总部在偃师市庞村镇,总部之外还有49个办事机构,基本遍布全国。仅说在外的办事处,全国大约就有400多人在直接销售我们的产品。加上分销商、代理商这些间接推销人员,大约有1600多人。销售网络是我们的优势。在庞村镇,年龄超过18周岁的人里90%以上都在外面做销售。

  经济视点报:对于您的成长轨迹我已有所了解:1968年出生,21岁开始创业,26岁创办“花城金柜厂”进入铁箱业(注:偃师人对该产业的特殊称谓)。能走到今天,您认为主要得益于什么?

  张会群:我兄妹4人,小时候家里很穷,全家一度靠父亲领工(搞建筑)来维持生计。1986年我上高中的时候,考大学已经不包分配,找工作还要有关系,加之家境困难,我便对考大学失去了信心。于是,我就想参军、考军校,以改变家庭状况,但是父母不答应。

  当时还有两条路:一条是跑铁箱业务,当时村里就有年轻人靠此一年就能做个万元户;一条是像父亲一样做建筑,但我不想只是“领工”,而是想直接承包工程。

  高中毕业后,由于建筑业不景气,大活儿不多,我就开始试着推销铁箱。第一次跑业务,父亲给我了200元钱。

  经济视点报:这200元钱就是最初起家的200元钱吗?

  张会群:是,我就是从这200元起家的。

  开始做业务时,我拿着地图到温县、沁阳及新乡一带,挨着门进——当时不懂,现在做业务就不会这样了。在这之前,我根本就没有出过洛阳,所以,第一次出门的时候一夜没睡好觉,第二天天不亮就启程了。本来买的是从洛阳直接到温县的票,上了车却睡着了,迷迷糊糊地错过了温县,只好在孟县下了车,开始在那里跑业务。第一天孟县、第二天温县、第三天沁阳,还真出了效果,第一次就订了13台产品。

  我记得当时送货时用的是手扶拖拉机,天不亮我就穿着黄大衣,坐在车斗里从庞村出发了。第一笔业务赚了1400元。接下来,我用这1400元钱跑到年底,赚了1万元钱。这是1989年的事,从八、九月份开始跑,到年底赚1万元钱,不少啦!起初做成第一笔生意的时候,那200元钱还没有花完。

  经济视点报:听说,后来您又在顾龙公路边上开了浴池,兼做旅馆,生意异常火爆?

  张会群:是的。我跑了两年业务,到1991年的时候,手头就积攒了11万元钱,于是就想开一家浴池。当时,农村卫生条件较差,洗澡不方便,我们这里来往客商又多,时机很好。可是,一开始父亲不同意。我只好自己筹了十三、四万元,又赊了几万元的钢筋、水泥,总计花了17万元建了三层楼的浴池。开业后生意火爆,第一天收入就达到了900元,第二天达到1400元。第二年,我把浴池上面

装修成了旅社,经常同前来做铁箱生意的客商攀谈,从而掌握了大量商机。1994年7月,我抓住机会,创办了铁箱厂。

  在发展过程中,我感到,无论干什么,首先是要做人。“做人、做事、做生意”是我的心得,也成了现在经营企业的基本理念。最近,李嘉诚出了一本书,也是“做人、做事、做生意”,与我不谋而合!

  总结过去,我想,什么都逃脱不了两点:“做人、做人、做人”,“创新、创新、创新”。产品即人品,人品即产品。

  寻常的18岁和不寻常的18年

  采访张会群时,面对他,能自然地感到一种农民的朴实和一种企业家常有的坦诚。也许是因为身高1.83米的缘故,张会群给人一种威猛的感觉。但是,在张会群的内心世界,却是另一番景致。他有着与青年人相同的18岁,也有着审时度势、自强谋变的18年创业历程。

  张会群说,他生命中崇拜两个人:毛泽东和唐僧。他们一个是改变中国历史发展的伟大领袖,一个是矢志不渝、西天取经、普度众生的

神话人物。毛泽东的伟人形象深深地影响着张会群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而从唐僧的故事中,他悟出的却是一门独特的经营哲学。对唐僧的认识源于偃师的独特文化:玄奘故里在偃师,那里的人们从小就耳濡目染。

  张会群21岁独立创业,到今年已走过18年。时至今日,他仍然坚守着对人生最初的追求。在他的办公室里,特地存着他18岁那年的笔记本。上面记着他最初的思想。

  笔记的扉页上写着:“海阔任舟行,技高由你搏!人生志高远,怀志当拼搏!八六年三月十日。”随后的内容是:“人生如‘取经’,困难千万重。若怯止行步,经失美景梦。我们是人!我们就要懂得人生。人生为几何?为美好生活去拼搏!搏!搏!今日不搏何日搏?!”

  18岁的笔记与当时的同龄人没有什么不同。而不同的是,39岁的他时刻没有忘记启程时的抱负。张会群说:“我汲取了父亲的刚毅、正直,汲取了母亲的善良。今天,我要让他们为有我这个儿子而高兴。”

  在张会群创业的18年里,有一件事让他刻骨铭心。1995年6月,他的花城金柜厂开业第二年,一场暴风雨把厂房全部摧毁(注:那时是简易厂房)。突如其来的变故把父亲吓坏了。

  “砸着人没有?”这是张会群从关林买配件回来看到情况之后的第一反应。

  “没有。”

  “没有就好办!”

  “当时厂里有五六十人。我就发动工人重建厂房。没有一个工人要求发工资,没有一个工人请假。不到20多天的时间,就恢复了生产。”张会群回忆,“事后,我深深懂得,只要人品好,做个好人,天下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张会群铁箱厂的生意是从当时流行的液化气柜开始的,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成本低、货款回收快。两年后,同类产品竞争加剧、产品质量普遍滑坡,张会群及时提前转型,转向办公用品。时间证明,这种选择是正确的。

  创新,是张会群的心得。“这跟我的年龄有关,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时刻关注变化,要捕捉时机。5年前,我就考虑选择与震旦、优美等一流同业合作。2004年,我们初步实现和震旦在销售上的合作,这对花城企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是偃师第一个运用互联网做生意的。现在通过网络实现的销售额达500万元,尽管较少,其影响却很大,很多客户通过网络认知了花城的产品。我还刚刚申请注册了中国办公家具网和家具采购网,网站即将建设完毕。我们也是工业区内率先与阿里巴巴和慧聪网合作的企业。”网络营销是一条将花城企业及产品推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的低成本、高效率的快捷之路。

  对于和震旦的合作。张会群的逻辑是,“我们从销售网络的合作开始,逐步延伸到技术合作和品牌合作,也不排除去做他们的OEM。利用我们产业集群的优势、销售网络的优势,实现共赢。在与其合作中快速提升我们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使花城的产品能很快提升一个档次。”

  张会群创业的18年,是中国民营企业崛起的一个缩影,体现了河南企业家独特的经营智慧。

  做人为本,人生无憾

  人生有三个阶段:一是温饱阶段,二是创造财富的阶段,三是个人价值实现的阶段。张会群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过程中,无不体现了本本分分做人的传统观念。他认为,自己的快乐就在于做事、做企业。每当他一个人在办公室的时候,看到办公桌对面的大型微机监控屏幕,看到窗外自己的厂区,就能确实感到做事的快乐。

  经济视点报:贵公司目前产品外销的状况如何?

  张会群:菲律宾、英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日本都有我们的产品。

  经济视点报:该产业发展趋势如何?

  张会群:品牌好、质量好的产品要在战略上有所转移,要出口创汇。今后产品的主要趋势是拆装化产品和保险柜。此外,还要走家庭化,多开发面向家庭的产品。

  经济视点报:花城走完第三个五年,到2009年,计划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张会群:要实现钢制柜行业数一数二。

  经济视点报:您认为,花城企业与众不同的做法是什么?

  张会群:差异化竞争,走品牌化道路。

  经济视点报:您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

  张会群:1995年的那次厂房垮塌。难忘不是因为厂房塌了,而是有那么多工人认可我。

  经济视点报:您最感激的人是谁?

  张会群:我的父母。百善孝为先,父母给了我身体、给了我教育,让我学会做人,不占别人便宜。

  经济视点报:最让您高兴的一件事是什么?

  张会群:今年4月5日,我在偃师发起了对白血病患者小学生任怡琨的募捐仪式。倡议活动进展顺利,所需款项已经筹足,我捐了5.5万元。我高兴,一是自己救了人,二是自己能影响一些人,唤起他们的爱心,这说明了他们对我的认可。

  经济视点报:您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张会群:(略有停顿)我一直快乐地生活,没有什么遗憾。从小到大,我一步一步走过来了。

  经济视点报:您最怕什么?

  张会群:疾病。

  经济视点报:您最不怕什么?

  张会群:竞争。

  经济视点报:您最爱什么?

  张会群:做事。

  经济视点报:您最恨什么?

  张会群:不诚信。

  经济视点报:2007年,第二届豫商大会将在洛阳召开。您认为豫商大会应该突出什么?

  张会群:突出诚信,不要搞高深的东西。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企业,可能有些机制还不完善,但是,只要本着诚信、负责任的态度就可以。

  经济视点报:作为中青年企业家的典型代表,您认为实现豫商复兴应该重点做好哪些事?

  张会群:多交流、多学习,多创造一些机会,增强沟通与战略伙伴建设性的合作。

  【记者手记】

  硬硬朗朗河南人

  到偃师市庞村镇的时候,记者先见到的是张焕群——张会群的三弟,他也在厂里帮着打理企业。

  据说之前,张焕群曾提议,由于外界对河南人有些偏见,是不是把企业搬到上海去发展。张会群断然否定了,他的理由是,“我们要做个硬硬朗朗的河南人。无论何地的企业都有好有坏,我们要做偃师的一流企业,做河南的一流企业,做中国的一流企业。”

  前不久,花城企业到上海参加家具博览会,鲜明的企业个性得到了广大客商的一致认可。

  在采访结束的时候,记者把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台湾优美企业创始人林清华的经营理念——“至诚无息”送给了张会群。张会群深深感到,花城企业的理念与优美的理念如出一辙。这无疑说明,优秀企业的基因是相同的。

  “纵使世代更迭,潮流丕变,优美始终谨守初衷,以诚为法,以顾客为师,领导创新,精益求精,至诚无息的经营理念永不改变。”

  ——以此献给作风硬朗的张会群。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