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霍尼韦尔:中国推着我们走向全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7日 03:16 财经时报

  刘冬

  “霍尼韦尔过去并不是一个完全意义的全球化的企业,而现在是中国推着我们走向全球。”沈达理说

  沈达理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他最喜欢吃的中国食品是味道辛辣的四川担担面。目前他正酝酿着要出一部书,内容有关中国社会巨大变革所带来的社会与文化影响。

  这位霍尼韦尔公司的全球副总裁及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刚刚出席完在南京举行的传感与控制全球研发及制造中心的奠基仪式。这个将在今年年底竣工的基地,将大大扩充霍尼韦尔传感与控制部在亚太地区的生产力。

  这只是霍尼韦尔中国战略的一部分。之前的几年中,这家全球500强企业已经把它的亚太区总部和亚太研发中心,都安置在上海。

  显然,中国在这家跨国企业中的战略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沈达理表示,这正是霍尼韦尔“从东方到西方”(EAST TO WEST)的战略。

  跟其他西方跨国公司相反,霍尼韦尔投资中国的动机来自于本地科技,而并不仅仅是低成本。在确定了“东方到西方”的产业发展思路后,霍尼韦尔公司全球的审批、投资程序都已经按照这一战略加以调整。

  抓住中国机会

  霍尼韦尔已经有百余年历史,早在1973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它的炼油石化子公司作为精英企业就被推荐给中国。但作为一家工业型企业,普通人并不了解它。

  事实上,霍尼韦尔在2006年的全球营业额高达310亿美元。它拥有在航空航天、自动化控制、特殊材料和交通系统的服务和产品,并在中国的多个城市设有20家分公司和合资公司。2006年底,霍尼韦尔在中国的投资总额超过5亿美元,员工近5000人。

  沈达理1992年就来到中国,他花了四个多月的时间,乘坐包括硬座火车以及毛驴在内的各种交通工具在中国各地旅行。他甚至循着《美国国家地理》的一篇文章找到了位于甘肃的一个延续了1600多年的波斯后裔的村庄。

  但他感觉,现在这个原生态的村庄已经被外界的文化所消解。他说,世界变平之后对

传统文化未必是件好事,但作为跨国公司,却必须适应这样的大趋势。

  因此,在2004年10月时,霍尼韦尔花费8000万美元在上海张江打造其亚太区总部,在这之前,这家世界500强公司的亚太区核心在新加坡。一年后,它的亚太研发中心也在上海成立。

  在霍尼韦尔公司看来,

中国经济在今后四五年中还会有强劲势头,不管是国内的需求、中国的金融和资本市场的驱动,还是全球外部的环境,都会加速中国的发展。中国仍旧是世界的生产中心。

  中国机会最有价值之处在于,这是一个跨国公司投资的好地方。“中国现在已经不单纯是一个模仿别人来生产制造产品的地区了,现在中国也会设计自己的产品,如果按这条路走下去,中国会实现更强的竞争力。”沈达理说。除此之外,中国有很多尚未开发的市场:中国的大飞机制造战略、

节能建筑、汽车降耗等领域都存在无限的商机和空间。

  立足东方的新战略

  直到最近中国都只被看作一个制造中心,因为中国的制造成本比较低,物流成本也比较低。沈达理不否认这一点,同时他认为,中国会继续保持成本的优势。

  其实成品的制造成本中,人力成本是比较低的。在高科技产品中,人力成本实际只占到6%,物流成本会占得更大一些。很大一部分成本来自于研发。

  这促使大多数跨国公司,采用从“西方到东方”的策略:他们根据西方市场来设计产品,然后到东方来制造。过去许多跨国企业首先实现离岸生产,也就是利用发展中国家比较低的软件开发成本来为外国服务,这是最原始的外包服务。但在沈达理看来,当时采取这种模式的企业现在就很难再往下做一步,因为他们的投资动机来自于低成本,而不是来自于本地的科技。

  霍尼韦尔采取的则是另一种模式。沈达理认为,在中国销售产品应该了解中国人的文化、特点与需求点。在霍尼韦尔公司看来,其实中国有很强的设计能力(指研发和创新能力),但很多跨国公司并没有充分利用中国的设计能力,因为他们觉得中国这方面有欠缺。“但我们不是这样想的,我们是直奔第二个阶段来走。”

  “我们把中国快速开发的能力、快速决策的能力充分利用起来,采用本地的商业孵化器,把创新成果直接转化为研发成果,然后上市销售。”

  沈达理认为中国在产品的工艺设计方面做得非常好,但在概念化方面做得还不够。目前霍尼韦尔正在大力推动的一项工作,就是帮助中国人做成品的概念设计。他用非常中国式的比喻说,在每个新兴市场,不是一把钥匙开所有的门,而是一把钥匙开一扇门。

  霍尼韦尔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这样的全球策略的转变?

  沈达理说,霍尼韦尔会把这种方案融入到该公司全球的创新网络中去。也就是说,霍尼韦尔在中国本土的解决方案可能会在非洲、中东复制,也可能在像俄罗斯这样的新兴市场来开发。“我想再过3至5年的时间就能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国不只是作为一个为开发中国的市场而建立的平台,而是为做全球市场而形成的平台。”

  在形成从东方到西方的产业发展思路后,霍尼韦尔公司全球的审批、投资程序都会按照这一战略来加以调整。“严格说来,霍尼韦尔过去并不是一个完全意义的全球化的企业,而现在是中国推着我们走向全球。”沈达理说。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