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女首富的内地情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7日 03:15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袁京力

  作为一位从内地出去后发迹的商人,龚如心这些年在内地的作为既体现了慈善家的仁慈,又不乏商人的奋斗精神

  在香港华懋集团主席龚如心身上,慈善与商业做到了完美的结合。

  “……要赚钱才能帮助更多的人。还有,我是做生意的,生意也就是我的事业,事业能成功,才能很开心,才有成就感。所以要奋斗!要成功!”

  龚如心数年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一段表白,形成了她单独接手华懋集团十多年来在内地发展轨迹的真实写照。

  这位有着“亚洲女首富”之称的女富豪,尽管非常富有,但一生却过着简朴的生活,甚至每个月的生活支出尚不足3000港元。

  但生活上的朴实作风并没有带入她参与的公益活动和投资中来。“赚钱才能帮助更多的人。”在拥有了巨额财富之后,这位出生于上海的女富豪,对于赋予她生命的故土给予了巨大的回报。

  从慈善开始

  相比于最早在改革开放之后就进入中国内地的霍英东等香港富豪,王德辉和龚如心所在的华懋集团进入中国内地已是上世纪90年代初,这也恰恰是龚如心开始主政华懋集团的时候。

  从进入那一刻起,华懋集团就经常出现在内地各种公益活动的名单中。十多年来,她所获得的内地公益事业团体头衔就有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名誉会长、河南省政协常委、宋庆龄基金会河南省分会名誉会长、

北京大学顾问教授、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名誉教授、外交学院名誉校董等。

  在这背后,是她对内地公益事业的资金支持。

  在西部贫困山区,她投资了2000万港元建立了10多家希望小学。为了培养内地紧缺的人才,除在哈佛大学设立专门的奖学金之外,她还与北大、清华等高校合作,投资1亿多港元,设立国内紧缺的财经、技术管理、外贸投资等专业,培养高级人才超过3000人。

  在进入内地市场以后,华懋起初并没有把目光锁定在地产的主业上,而是专注于国家更薄弱的农业和基础工业。

  1995年,龚如心捐赠100万元人民币给农业科技基金,并独自设立了“如心农业奖励金”,每周挑选一个普通农民,奖励他在科技兴农方面的杰出贡献,奖金是1万元,以此为推动农业的发展尽一份力。

  6年后,为了支持她的家乡所在地的上海崇明岛的开发,龚心如倡议华懋集团、台湾纸业集团、台湾上安科技公司共同在香港组建中国农业科技(集团)公司。成立后,这家公司就与上海当地政府达成了协议,在崇明岛开发高科技农业和生态农业。

  事实上,在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龚如心也是为数不多支持这一战略的香港富豪。她的投资遍布甘肃、内蒙古、新疆等中西部地区,涉及了种牛繁殖基地、优良林种基地等十余个项目。

  投资也疯狂

  当然,做慈善事业或者参与公益性的投资并不妨碍龚如心的华懋集团在内地的商业投资。

  在把重心转入内地后,龚如心最早的投资出现在河南。1992年,龚如心在河南投资近4亿元人民币,投资项目包括河南华懋双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沁阳华懋铝业有限公司等。

  1995年,因为看好北京地产走势,龚如心分别投资了“绿屋百货”、“丹耀大厦”、“吉祥大厦”以及西单北大街西侧综合改造开发工程。

  2001年5月,华懋集团与新天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公司签订总金额高达8.8亿元人民币的合作意向书,携手开发旅游、

能源、葡萄衍生物科技等。

  十多年下来,龚如心在大陆的投资额已经累计超过30亿港元,尽管其中有一些项目投资并不如人意,但也不乏带来丰厚回报的项目。据称,华懋集团在投资双汇公司一年后就拿到了红利3000多万元。

  这就是龚如心,一个具有慈善心而又具有事业心的女强人。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