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浓墨重彩绘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2日 07:03 《中国商人》杂志

  文/魏永青

  “中国书法集精、气、神于流转顿挫之中,黑白相间满纸惊雷乍响,疾徐吞吐,一片胸臆。将语言文字与物态形象合二为之,是书法的一种意境和感受。”郝喜椿对书法有着切身体会.

  年末岁尾,石家庄市南三条的商家大力渲染着年味,小贩们也为挣到过年的钱,卖力吆喝着,在闹中取静的中江艺术城记者约访了国际艺术研究院理事、河北省侨商会副会长、著名书法家郝喜椿先生。

  在巨大的欧阳中石书的“墨海同舟”的匾额下郝喜椿正伏案书写“强人自鉴”,古朴端庄的560个字的隶书作品即将完成,见记者来访,放下手中的笔,热情地打着招呼,离开书案,拄着拐杖蹒跚走来,话题便从这拐杖说起了……

  那是2004年秋天,正值事业艺术辉煌的郝喜椿被一场疾病压垮了。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股骨头坏死,突然袭击了这位1米80的汉子。从此卧床不能起。在住院期间,医生不让他动,他就趁没人的时候偷偷拿出书法书籍反复翻阅,用手指在书上画。通过电话掌握书坛动态。在家修养期间无数次忍着疼痛下床伏案作书。最爱书写《强人自鉴》,他的隶书作品曾得到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的题名留念,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书画界的友人每每探望郝喜椿,他都要馈赠几幅新作,通过朋友们送到了书展会,以致于郝喜椿在患病期间获奖证书荣誉证书照旧纷沓而来。一摞大大小小的荣誉证书,竟是在病榻上书写出来的辉煌成就。郝喜椿说《强人自鉴》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支撑他战胜病魔的精神支柱。一年后郝喜椿能拄着拐杖行走,参加书画交流笔会活动了。医生说这是一个奇迹。是的,他的确是一个强人!他用笔沾着痴迷的追求书写了人生奇迹。绘就了自己绚丽的人生。

  从谈话中了解到,郝喜椿,字大成,号墨流斋主,1955年生于河北正定,自幼热爱美术书法,有艺术天赋早年便闻名乡里。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潜心探索,执著追求。初学柳、颜,后研汉隶,追随二王,得益于著名书法家何世和老师亲传,张松龄老师和傅金龄老师指点。“久舞剑而后识器,长揉曲而后知音”正是他那种敦厚笃实、勤勉向上、孜孜以求学而知之者的精神,由爱好者而渐窥书法艺术之堂奥,在登堂入室中修得正果。郝喜椿四体皆能,其中隶书最为人瞩目,凡工隶书者莫不奉汉隶为圭臬,但是学习隶书者如果只取法汉碑,对于弘扬隶书艺术却未免显得狭隘,郝喜椿广览博涉、取精用弘。他取甲骨文《大盂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之朴茂奇古,以《张迁碑》为基,《礼器碑》为体,汉简牍,《石门颂》为用,结合唐清两个隶书成熟朝代的风格,融合了现代书法家刘炳森老师、王祥之先生的隶书韵味,形成了自然洒脱并严守法度,端方敦厚、遒劲古朴、极具神韵的艺术风格,著名书法家刘炳森老师褒奖其隶书“古墨新韵”。颜体亦是一种广为普及的大众化的书法体格,但被郝先生纳入到他的“柳体”中而加以升华。他以柳体为骨,颜体为筋,使骨肉相连,骨气相生,从而剔除了柳体之媚,颜体之拙,使之在柳颜共生中臻及雅致之境,书卷之风。

  1992年,由郝喜椿研制的一种浮雕工艺毛笔获得了国家专利(专利号ZL92238628.5)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欧阳中石先生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推动了中国工艺文化事业的发展”。

  自1994年在山东省黄城博物馆举办个人书画展以来作品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多次应邀参加海内外书画交流。作品被俄、澳、日、韩等国和港台地区友人收藏留念,作品多次入选《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大典》《中国当代书法家国鉴辞典》《人民画报》等权威性书刊报纸媒体册编发表收藏,作品入刻名家碑林……

  荣获“中华当代杰出功勋艺术家”称号、“德艺双馨”、“中国百强书法家”称号,2005年被中国社科院和新闻文化发展中心联合评为“当代杰出五十六位诗书画代表之一”,并邀请为国庆56周年人民大会堂庆典晚会的荣誉嘉宾。

  现为国际艺术研究院理事、中国书协会员、羲之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文人书法家协会顾问等职。

  最后,让我们衷心祝福郝喜椿先生以自己强人的毅力早日战胜病魔,丢掉拐杖,在墨海自由荡舟,信步世界艺术之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