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四川一定会更巴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2日 01:43 中国经济周刊

  ——专访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青林代表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黄冬/“两会”现场报道

  “我们预料,今年四川经济总量可望步入一个新的台阶。四川话有个词叫‘巴适’,就是‘很好,称心如意’的意思,我们满怀信心地说:四川一定会一年比一年更‘巴适’”!3月6日,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青林代表在北京京西宾馆的“四川情况介绍会”上,满怀信心的发言,赢得了与会代表及在场媒体记者的掌声。

  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杜青林向记者畅谈参加“两会”感想,勾画出四川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四个跨越”,着力解决十大问题

  杜青林代表说,在今年四川省两会上,以“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为主题,提出了“四个跨越”的战略构想。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推进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推进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

  “四个跨越”, 富民兴川。为此将着力解决十大问题:切实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之路;破除体制性机制性障碍;进一步提高开放度;加强科技创新;转变增长方式;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区域布局;做强特色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要把“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稳定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汇聚成促进和谐四川建设的强大合力。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十大惠民行动”为民办实事

  杜青林代表认为,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这充分说明了“百姓盼望的,正是政府关注的;政府要做的,正是百姓急需的。”

  2006年12月就任四川省委书记的杜青林,在短短3个月时间,轻车简从,已经走遍了全省所有市州,处处留下了关心群众,关注民生的佳话:到仪陇革命老区调研,与宣汉

天然气溢流事件疏散安置群众共进午餐,前往高原看望患大骨节病的藏族群众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在春节与基层群众共度佳节等等。他说,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事关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问题,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最基本的就是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真正做到亲民、爱民、为民、利民。民意最重要,民忧最紧迫,民生最根本。

  为此,四川省以解决群众根本利益为着力点,制定实施了“十大惠民行动”,通过就业促进、最低生活保障、教育资助、医疗保障、农村交通建设、饮水安全、农民工培训、农村安居、扶贫解困、生态环境保护十项举措,切实解决群众最实际的困难。杜青林代表介绍说,四川省在 “

十一五”期间规划投入超过千亿元,今年投资近280亿元,着力办好群众急需、群众受益的实事。

  四川是个好地方,四川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作为一名到任不久的省委书记,杜青林代表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深情地谈到了对四川的感受:“我是四川的‘新兵’,到四川时间不长,但感受很深。四川独具魅力、富有生机和活力、充满希望,是个好地方,当前各项事业蒸蒸日上,蓬蓬勃勃,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四川人民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求发展、促和谐。在历届省委、省政府工作的基础上,四川现在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四川的发展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发展前景可观!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