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沈南鹏 两度征服纳斯达克的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2日 15:16 《中国投资》

  文/本刊记者 魏刚

  2006年10月26日,如家快捷酒店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首日即上涨63%,市盈率超过100倍。作为在纳市挂牌的第一家非互联网、非IT类的纯消费品中国公司,如家快捷颠覆了纳斯达克的中国概念。这也是自2003年12月9日携程旅行网上市以来,沈南鹏联合创始的纳斯达克的第二家上市公司。不同之处在于,3年前,沈担任携程网总裁兼财务总监,是一个繁忙的演员。而当如家上市时,沈的功能已经是一个幕后导演,是联席董事长。事实上,15年来,沈南鹏不断地变换舞台,在不同角色间如鱼得水,获得快乐和财富。

  沈南鹏现在的身份是美国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合伙人。

  辗转投行

  做一名成功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并非沈南鹏最初的理想。在成长过程的相当一段时间,他梦想成为一位数学家。

  在那个“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沈南鹏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由于数学成绩优异,高中毕业后,沈南鹏被保送进入上海交大数学系。毕业后,又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

  哥大数学系无疑是一个培养数学家的更大的殿堂,但沈南鹏却突然发觉,数学并不适合自己。“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在哪里,通过多年数学训练形成的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不能与数学天才和数学家划等号”。

  一个中国

留学生进入了华尔街最好的公司,对沈南鹏触动很大。他意识到,前途并不只有一条,除了数学家外,也可以向其他方向发展。当时,证券、商业都是很好的方向。没有太多犹豫,沈南鹏报考了耶鲁大学商学院。

  1992年,耶鲁大学商学院毕业生沈南鹏经过五轮面试,被花旗银行华尔街分行录取。1994年,大量投资银行进入中国。沈南鹏抓住了机会,回到中国国内,成为美国第三大证券公司雷曼兄弟驻香港中国区项目负责人。两年后,他转投德意志银行,任中国资本市场主管。此时,他还不到30岁,是德意志银行亚洲最年轻的董事。

  回头看,8年的投行生涯令沈南鹏受益匪浅。沈说,投行是一个站在顶峰的职业,投资银行家接触到的一般都是上市公司CEO或董事长,他们对一个企业或行业的视野更宽广,洞察更深入。

  联合创立携程

  如果沿着投资银行的轨迹行进,沈南鹏也许成为一位大中华地区的著名投资银行家。但对他这样一个不安分的人,不可能与互联网擦肩而过。

  1999年,国内互联网还不太热,但沈南鹏在投行工作中接触的人、在加州的很多同学,都不断向他灌输互联网的思想。看到美国互联网发展得如此火暴,沈南鹏毅然放弃了安稳、优雅的投资银行家生活,投身到互联网大潮之中。

  1999年5月,沈南鹏与梁建章一起创立携程旅行网。1999年底,沈南鹏最终认定携程网能实现自己的最大增值,彻底告别了投行生涯。

  在很多人看来,携程并没有什么核心技术,携程的竞争力表现在他的服务体系上、执行力上。

  2003年携程上市去路演,沈南鹏被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携程的竞争力在哪里?携程为什么能够保持30%~40%的净利润率、每年70%~80%的增长率?

  沈南鹏告诉记者,携程上市那一刻和竞争对手eLong的市场占有份额比例从1:2.5上升到现在1:5的距离,携程占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携程给别人提供了更好的服务,用户体验是最佳的”。

  细节决定成败,携程网从三年前就开始“预留房”服务。目前有800个酒店为携程网协议保留一定数量的预留房。在洽谈这个条款时,他们并没有期望能马上得到回报。但是其意义却非同一般。它保证了携程网的酒店订房业务在旅游旺季依然能够游刃有余。沈南鹏认为,旅游服务企业能否取胜,最终是由企业的服务体系决定的。能不能在处理几百间客房的时候,仍然保持非常优质的服务,这对企业管理能力是一个巨大考验。

  解读如家

  2001年,携程网的运营逐步走上正轨后,沈南鹏已不满足于简单的电话订房业务,而是向产业链上游延伸,自己变成酒店老板。

  沈南鹏等人考察后发现,经济型酒店很有潜力。尽管事实上中国不缺酒店,但高档酒店基本上被外国品牌所占领,中国也有10万以上的社会旅馆,但一个干净、规范、安全、价格可承受的酒店产品还很少。而中档酒店,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于是如家快捷酒店应运而生了。

  从2001年底开始创业到2006年10月,如家经营及授权管理的酒店数量已达到110家。截至2006年6月底,总收入已达到2.49亿元。由于扩张迅速,如家已经超越历史更长的锦江之星连锁酒店,成为同类市场的第一名。2006年10月26日,如家登陆纳斯达克,在首次公开招股(IPO)中,如家共发售了79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融资1.09亿美元。

  携程是基于互联网提供酒店预订服务的旅游公司,而如家则是传统的连锁酒店企业。沈南鹏告诉记者,如家与携程的不同之处在于,携程是市场的引领者,而如家作为后来者超越了市场的先行者。这种超越是建立在产品改革和经营新模式基础上的。

  在发现中档酒店市场需求以后,沈南鹏和创业团队对产品进行了改革。首先对很多与这一类消费群体不十分紧密联系的功能做了减法,比如如家没有豪华的大堂,没有更多的娱乐设施,也没有昂贵的餐饮服务;同时也做了加法,比如如何保持床铺、卫生、沐浴方面的干净和舒适,特别是针对商务人士主导的市场,增加免费宽带上网的高附加值服务。通过加减法,如家对酒店产品进行了创新。

  除此之外,如家采用连锁经营的模式,更像一个零售企业。在连锁经营的过程中,标准化变得十分重要,如家靠标准化的复制迅速扩张。

  但同时又面临另一个挑战,那就是地域的差异性决定了各地消费者所喜欢的东西可能略有差别,这也是沈南鹏在如家经营中反复思考的问题。他认为,首先要保持产品的一致性,这是连锁企业的灵魂,在保持主题不变的情况下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需求、不同消费者的不同心理适当差异化。这种标准化中蕴涵差异化的连锁经营模式,使如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也因此吸引了纳斯达克的眼球。当然,这种强调标准化的连锁模式也解决了酒店高速扩张中如何保持服务的高品质和连贯性的问题。

  沈南鹏称,经济型酒店只是如家发展的第一步,未来方向是打造一个包括高、中、低端的综合酒店品牌。

  掌控红杉

  每当事业发展到一定高度时,似乎就到了沈南鹏的人生转型时期,激流勇退总是他的第一选择。

  2005年9月,沈南鹏、张帆创立红杉中国基金,手握2亿美元,成为风险投资新贵。著名的红杉资本创始于1972年,有超过40亿美元总资本、共投资超过500家公司、200多家成功上市、100多个通过兼并收购成功退出的案例。苹果电脑、思科、甲骨文、雅虎和Google、Paypal这些传奇的名字都与红杉紧密相连。

  在创立红杉中国之前,沈南鹏就进行过一系列的个人投资。最早的投资案例是手机游戏公司岩浆数码,已通过卖给华友世纪而成功退出。最令人艳羡的便是投资分众传媒实现成功上市,并持续高速增长。此外,他还陆续投资了做

房地产中介网络的金丰易居、中华学习网、一茶一坐、好耶广告以及一家芯片设计公司。这些个人投资经历,为沈南鹏正式踏入风险投资行业做了厚实的铺垫。

  沈南鹏创始红杉中国后,在2006年上半年,红杉中国就宣布投资9家公司,涉及的行业从TMT(科技、媒体、电信)领域一直延伸到农业、保险、动漫、福彩等行业。其中投资卡通企业湖南宏梦,是中国卡通业界第一次引入国际风险投资,而投资福建利农集团更是红杉资本全球成立30年来首次投资农业。

  之所以涉及这么多行业,沈南鹏认为,未来5~10年

中国经济增长机会难能可贵。“我们的团队每隔一段时间会坐下来讨论,看中国有哪些行业值得关注,这时就会发现,要关注的行业很多,美国高速增长的行业已经很少了,但在中国,可以列20个行业,会发现这20个行业都在高速增长,连航空业都有15%~20%的增长,所以投资者必然要视线更开阔一些”。

  在沈南鹏看来,30年来长盛不衰的红杉文化中有很强的传承性,科学的激励机制,让不同层面的人都有很强的参与感是其中的关键因素。虽然法律上是合伙人拍板,但合伙人是否有勇气、肚量或能力去鼓励下面的人提出自己的观点,这非常重要。除此之外,前瞻性强也同样是红杉资本的典型风格。红杉美国就有负责帮助企业招聘人才的专业人士,自己有人才数据库,对其投资的企业有很大帮助。

  对沈南鹏来说,红杉中国是一个更大的舞台,也带给他更多的压力和更紧张的生活节奏。这也是他选择香港定居的原因。这个来自上海的中年男人对香港有着格外的偏好,香港悠闲恬淡的生活氛围能让沈南鹏在紧张工作压力下找到释放的空间,在一张一弛中找到平衡是他的生活哲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