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华谊兄弟的直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6日 14:12 《互联网周刊》

  自言没有“创意”的王中军,用艺术家的直觉带领华谊兄弟超过了很多“创新”的公司。

  本刊记者 陈玉鹏

  学美术出身的王中军更愿意别人把他当成一位艺术家,而不是商人。虽然王中军的正式头衔是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不过他认为自己做事情的方式和商人不一样,“我没有太多的理论,理论都是事后媒体给总结的”,他和艺术家类似,更相信自己的直觉。这位曾被媒体称为“冯小刚背后的男人”的“艺术家”,1994年用10万美元起家创立华谊兄弟,1998年拍摄《刺秦》开始进入国内电影市场,如今华谊兄弟已经占据了国产电影1/3强的市场,成为国内最大的民营影视公司之一。

  事实上,面对高速发展的国内电影市场,如何能够做到与市场一起成长是众多影视公司共同面临的问题。华谊兄弟能够成长起来,王中军自言并没有依靠什么创新,而是得益于当时一个凭直觉的判断:必须要吸引人才。

  现在华谊兄弟签约导演除了冯小刚外,还包括陆川、路学长、滕华、黄磊、陈大明等新锐导演。凭借王中军的直觉,华谊兄弟往往能够在这些导演尚未成名的时候把他们发掘出来,用一个合适的价格签下来。而此后这些导演也纷纷用不错的成绩证明了王中军的慧眼。陆川的两部作品《寻枪》、《可可西里》均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路学长用《卡拉是条狗》证明了自己的实力,陈大明的《鸡犬不宁》反响不错,而滕华的新作《心中有鬼》也即将上映。

  有了人才,如何留住对许多企业来说也是难题,对于这些以难于管理著称的艺术人才就更是如此。王中军觉得自己用人“胆儿大,敢于相信别人”的特点帮了他的忙。这种相信一方面是在经济上,“说俗一点儿就是散财聚众,冯小刚能和我拍七部戏不离开,不仅是感情好,还有一个利益共享的问题。”另一方面,王中军相信还需要有容纳别人的心胸。成为华谊“兄弟”之一的冯小刚,就曾经对众多媒体发出了“要在华谊兄弟干到退休”的豪言。

  而陆川对于王中军“为别人画饼”的本领也心存感激。在陆川拍摄《可可西里》之前,陆川和《孔雀》的编剧李樯曾经带着剧本找到王中军,陆川后来回忆说,“其实《孔雀》也是好电影,正是由于中军斩钉截铁的说你不应该拍《孔雀》,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可可西里》。对我来说拍《可可西里》是一种历练,因为《孔雀》的那种电影表达方式对中国电影还是传承的东西多,但是拍《可可西里》的时候已经没有传统继承了,所以《可可西里》对我以后电影拍摄有很大帮助。”

  其实,王中军不仅对导演敢于相信,对待金融界的朋友更是敢于信任。华谊兄弟的私人金融顾问和投资顾问的名单上赫然开列着美林

证券中国区主席刘二飞、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总裁朱云来、信中利董事长汪潮涌等金融界的风云人物。王中军觉得“自己学美术的,很多事情没有太多思路”,所以对于周围朋友的态度是“反正谁跟我讲这个事情有价值,我就说你帮我弄一弄,我这个人最大特点是比较容易相信对方。”

  而这“弄一弄”的结果是,华谊兄弟不但保证了公司的内部增长,资金链条良好,还完成了产业链的整合,通过一系列的收购行为,现在华谊兄弟不仅包括电影制作、发行,还涉足广告、电视剧制作、音乐制作、艺人经纪等多个领域,正在构建一个传媒集团的雏形。

  2007年,华谊兄弟的目标同样没什么“创意”,王中军希望一方面加强华谊兄弟的电视剧品牌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公司法务部的建设,通过打击盗版来增加公司的盈利增长点。

  对于王中军的直觉,很多人都很好奇他的直觉背后应该是什么样的思考和判断,这对于不擅于理论总结的王中军来说,好像也很难说清楚。不过常有人说,王中军很少埋头烦杂的日常事物,平常闲暇的下午时间,他经常会去北京三里屯某处酒吧坐在外边晒太阳,而王中军自己觉得“每天最多工作三四个小时,再多了都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