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田家炳:回报社会是我一生不懈的追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1日 11:51 新浪财经

  他是一位勇于开拓,功业卓越的实业家,凭着坚强的毅力和过人的胆识,在人生道路上创造了奇迹,成为誉满香港的『人造革大王』。

  他是一位享誉内外的爱国志士,胸怀博大的慈善家,为了践行自己捐资助学的诺言,身为亿万富豪的他,不但舍不得乱花一分一毛,而且还卖房助学,成为世间佳话。

  回报社会是我一生不懈的追求

  ——记香港田家炳基金会董事会主席田家炳

  华商韬略编辑委员会 毕亚军/文

  田家炳博士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实业家和慈善家,他于2001年变卖掉自己居住了37年、价值5600万元的

豪宅,将所得款项全部用于捐资助学,自己则搬进了一套租来的小公寓。至今,田博士已累计为各项社会公益及慈善事业捐赠超过10 亿元人民币,而自己每月生活开支却仅为3000元。

  有为青年 展现不俗商业才华

  田家炳博士1919 年11月20日生于广东大埔县陂镇银滩村的一个书香世家。父亲田玉瑚是一位急公好义的儒林耆宿,他创办“广泰兴”商号,经营油米杂货,兼营一些砖瓦窑生意。田家炳出生时,田玉瑚已48岁。田家炳的“家” 取自《朱柏庐治家格言》的“家”,“炳”则是照亮世界的意思, 老来得子的田玉瑚希望儿子不仅能成为全家的希望与光荣,更能造福人群,报效国家。

  小时候社会动乱,学校经常不开课,父亲就成为田家炳的第一老师。在他的言传身教下,田家炳不但品学兼优,更从小就养成了洁身自爱、刻苦自励的性情,以及慈悲为怀、乐善好施的品格。

  田家炳常说:“我受先父身教言传的影响最大,今日我小有成就都离不开他的教导,他怜贫恤孤,乐善好施,通过《朱柏庐治家格言》教我修身立品,做一个好人,一个为社会谋福祉的善人。我和父亲之间有很多故事,那时我家乡穷人多,父亲总是体恤他们,关心他们的温饱。牢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古训,让大众都生活得好。至今,我对516字的《治家格言》还可一字不漏地背出来。

  1933年,田家炳进入大麻中学读书。刚读完初中二年级,父亲就去世了,16岁的田家炳就辍学继承了父业。因为家乡经济疲弱,很难有更大发展,两年后田家炳决定到异乡去另闯一番事业。

  因为自己祖上有瓷山,具备瓷土经营的原料优势,而且家乡有人在越南西贡附近开瓷厂,再加上去越南比较方便。自幼对陶瓷很感兴趣的田家炳,就到越南开设了瓷土经销公司。

  因为他采取的将祖上瓷山的瓷土提炼淘精后,运到越南由自己直接销售的办法,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价格,所以受到市场欢迎。刚满20岁时,他就已成为越南最大的瓷土供应商。

  可惜好景不长,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两年后,汕头沦陷,瓷土运输中断,田家炳被迫解散了瓷土公司。

  在这段血与泪的洗礼中,对日寇侵略行径深恶痛绝的田家炳进一步认识到什么是没有国家,哪来小家的道理,明白到了什么是亡国奴,什么是民族的存亡,心中激起了爱国主义的狂潮。在战火纷飞中关闭瓷土公司的同时,他下定决心,迎难而上,立志创业,服务国家。

  结束瓷土生意后,田家炳踏上远赴南洋的征途。于1939年秋,从越南转往到印尼万隆,经营一些洋杂土产,生意刚刚有所起色,就又关门大吉了。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田家炳居住的地方成了日本的军事禁区,他只好到族人开办在雅加达的工厂去打工,从商业转向工业,体验到了工薪阶层的辛苦。

  打工期间,田家炳得到族人的信赖,勤勉劳作,努力向上,并时刻留意着东山再起的机会。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呈现新的发展趋势。田家炳洞烛先机,因应当时树胶产品销路大的形势,创办了一家名为“超伦”的树胶厂,大展鸿图,并邀请一些朋友入股,大家齐心协力,锐意经营,研发生产了多种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很快就取得成功,业务鼎盛,誉满南天。

  1951年10月,田家炳创办南洋树胶有限公司,扩大了印尼的树胶产品市场,为推进自己的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个人也成为誉满印尼首都的青年工业家,成为当地著名的华商新贵。

  1956年,田家炳进一步拓展领域,创办了印尼第一家塑胶薄膜制造厂,不但高薪聘请日本工程师加盟,还斥巨资购买日本大套主机,一经投入生产,便产销两旺,获得巨大成功。

  由于华人勤奋、刻苦、节俭而且富有智慧,在印尼搞经营活动大多能取得成功,所以印尼的经济命脉基本上掌握在华人手中,华人和印尼本地人之间贫富悬殊,再加上文化差异巨大,引发了印尼人对整个华人社会的不满。1958年,他的事业正如日中天时,即预感到印尼大规模排华浪潮随时可能发生。为了解决子女教育问题和谋到一个更稳定的经营环境,未雨绸缪,他毅然举家迁移到人地两疏的香港。

  目标坚定 崛起成为人造革大王

  到香港后,田家炳看准香港具有发展国际贸易的条件,决意全力拓展塑料薄膜及人造革工业。上世纪50年代的香港,现代工业刚刚起步,塑胶工业尚处在萌芽状态。田家炳要在这里建立工业,是非常危险的一棋。人造皮革、塑胶薄膜投资大,技术高,但在香港却市场小、取利甚微,而且在香港是第一家,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大家也认为他这个计划凶多吉少。当时的化工原料权威(I.C.I 卜内门洋行)三番五次地“泼冷水”,要他打消原意,另谋出路。因为已有五家同行的厂商因找不到合适的地皮和不少难以克服的困难而放弃了同样的计划,并介绍多项较易经营的塑料工业,让他去经营。为了改变他的想法,甚至还有人建议他找一位著名的算命先生,作创业前途的预测。他不但没有采纳,反而更加坚定了理想。“人家做不成功,不等于我也做不成功。”他说,如果算命先生“算”出来的结果是好的,自己不努力去做,也是枉然,也可能误信命中有,就减少了创业的冲劲。万一“算”出前景不佳,那就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斗志。

  不怕任何困难,田家炳决定一直向前冲。为了实现理想,他以港币九角每英尺的价格买入了三十余万英尺的海滩,填海造地,建起了工厂。这在当时是一个颇为“疯狂”的决定,因为他不但要面临工厂建立后的一系列产品生产和销售难题,而且还要把大捆大捆的钞票往海里抛。因此,有人说他是“傻瓜”,他填海建厂的事情,不但还成为坊间的谈资,更登上了香港报纸的头条新闻。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拼争,1960年,在荒芜的香港屯门海滩上,一座规模巨大、气势恢弘的现代化工业区——田氏工业城,拔地而起了,田家炳和田氏工业城一起,名震香江。

  产品精良,价格合适,深得客户喜爱,田家炳的事业蒸蒸日上。由他创办的田氏塑胶厂及田氏化工厂有限公司财源滚滚。后来,他又在屏山扩建分厂,同时,还致力为本地同行厂家在提供加工技术、解决原料供应、开发海外市场等多方面给予协助,拉动整个行业发展,为香港产品在国际间占有一席之地做出贡献。

  因为这种特殊的贡献,1982年,田家炳获得英国女皇颁赐荣誉奖章。

  伴随香港整个经济的起飞,田氏塑胶厂及田氏化工厂有限公司,短短10余年时间,就成为了东南亚最大人造革制造厂,田家炳也赢得“人造皮革大王”的美誉。

  在塑胶及人造皮革有所成就后,他还开展多种经营。投资地产,建成了总面积为2万平方米的荔枝角道田氏大厦和总面积为10万平方米的三座现代化工业大厦。这些大厦,一部分留作田氏化工厂总部,一部分出租,租金每年在6000万元以上。同时,他还先后担任京华银行董事,新安企业公司及华安置业建筑公司董事长。1992年,又在广东省东莞市成立东莞田氏化工厂有限公司,建立了现代化、自动化的PVC薄膜及人造革制造厂。其规模、技术、管理等都居国内前列,并于1997年取得“ISO9002国际标准品质管理证书”,2000年春取得“ISO14001国际标准环境管理体系证书”。同年又在广州设立广州田氏塑料有限公司,设厂扩充业务。

  回顾创业历程,田家炳随香港先后经历了1965年的银行挤提、1967年的社会动乱、1973年的股市崩溃、1974年的世界原油供应失常、1982年的香港回归人心惶惶、1984年的房地产暴跌及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等一次又一次的经济风暴。在这些浪潮中,不少结构健全、经济基础甚好的企业均受淘汰或移迁海外,但田氏化工却始终屹立不倒,这中间自有田家炳的原因。

  大埔地处闽粤边境的层峦叠嶂之中,山多田少,交通闭塞,谋生困难,被列为贫困县。这就使不少海内外的同乡都以为自己命苦,条件这么恶劣,实在没有振兴的办法。但田家炳却认为:“我们大可不必自我贬低、怨天尤人,相反地可能正因为我们自然条件稍微差一点,才培养成我们刻苦耐劳、艰苦创业、诚实敦厚、朴素勤俭的美德。家家重视教育,人人讲礼义廉耻,使我们寄居在世界各地,都能在任何困难的环境中自强不息,力争上游,开基立业,独创天地。”.

  在实业交往中,田家炳以诚待人,严于律己,恪守“以诚相待”的准则,他所建立的“田氏化工”堪称现代儒商的典范。

  他说:“做生意诚信最重要,我们的生意做得并不大,但与我们来往的客户都知道,我们说话算数,与田氏来往,绝对不会吃亏。虽然我经历过了许多困难,但最后还是安全度过了,这与我做人的原则

  有很大关系。做人最根本的就要讲一个“诚”字。

  一切出自真诚,要做到心中有“诚”,口心一致,将心比心,绝不能说一套做一套。不管你与商界、政界、百姓还是跟谁交往,也不管你与他有没有利益往来,都要始终以诚相待。只有“诚”才能助你事业长久,只有“诚”才能让你赢得越来越多朋友的信任和支持,也只有“诚”才能化解一切矛盾,帮你渡过难关。”

  田家炳深信,在漫长的人生岁月中,面对一次又一次,无法控制的经济风暴,如果没有人格品德配合,纵有再好的学问才干,也是无法稳如泰山地渡过。他说:

  “香港经历了很多经济风暴,特别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影响最大。我在当时最困难的时候也始终以诚待人。我欠人的钱百分之百还清,我宁可别人拖欠我的。当我有困难的时候,我总是提前坦诚地告诉对方,说明原因,并承诺自己何时可以克服困难兑现资金,然后就尽最大努力提前兑现给对方。面对困难我从来没有回避过,我从不找借口不接电话或避见别人,即使是自己出差时也要嘱托办事处的人接待和处理好一切事情。总之,正是这种‘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的诚实品行深深感动了很多与我打交道的人,他们对我总是很放心,总是愿意与田家炳合作做生意。恪守本分、笃守诚信、薄己厚人,多为别人着想,让人家觉得与你做生意或相处不吃亏。这种‘诚’会给你带来一生都享受不尽的幸福。”

  德泽四方 慷慨义举誉满神州大地

  田家炳白手起家的经历极富传奇色彩,但他为世人瞩目的原因,不是因为富甲一方的家业,他爱国爱乡的慈善情怀和助教兴学的满腔热忱,才是赢得尊重和推崇的关键。

  事业上的巨大成功并不是田家炳的最终目标,报效国家,造福于民才是他的最高理想。

  早在20世纪60及70年代,田家炳就曾出任香港博爱医院、东华三院总理,现仍兼任仁爱堂咨议局委员及多间慈善机构的社会事务。他很早就致力推动社会福利工作:兴办不牟利青少年中心、老人宿舍及服务中心、幼稚园、小学、中学、图书馆等事业,造福广大市民,还设有奖、贷学金嘉奖成绩优异的青年。在台湾,1984年他捐出5千万元新台币成立田家炳文教基金会,推动各种具有公益性的文教事业发展。

  1978年改革开放后,田家炳受到很大鼓舞,以积极姿态率先参与到了内地的经济建设中。为了帮助祖国发展人造革业,他主动捐赠一套价值数百万港元的生产线给广东省(省府拨给佛山市),并多次派技术员前往协助,使其产品质量符合国际水平。之后,又陆续为国内不少单位引进新的技术,发展新的产品。后来,还直接投资办厂。

  参与经济建设的同时,一系列帮扶家乡及各地的捐赠也同时展开:

  1978年,田家炳在家乡大埔捐建了第一座公路大桥——“湖寮大桥”。1982年,田家炳在大埔捐建了第一间中学——“家炳第一中学”。至今,田家炳已在家乡捐建了120余座大桥,还有学校、医院、电视台、发电站、体育中心等400余个项目,令家乡的面貌焕然一新。

  在大埔,流传着这样一首歌:“家炳牌楼家炳亭,家炳图书家炳琴,家炳电站家炳馆,家炳情谊家炳心。家炳电台家炳楼,家炳学校家炳桥,家炳医院家炳路,家炳星光照千秋。”

  田家炳先生在基金会办事处田家炳雕像前留影2002年9月田家炳先生为内蒙古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揭牌爱心无界,家乡之外其他地区的公益及慈善事业,只要力所能及,田家炳也关心,也参与,也支持。他说“我的地方观念虽然有,但不强烈,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都是祖国的一部分,都有自己的同胞,只要他们能珍惜我的资助,我乐意尽自己的绵薄。”

  1982年,田家炳在香港注册成立“田家炳基金会”,专门用作支持慈善及公益事业。除留下 “田氏化工厂”给儿女经营外,将其余名下价值十亿余元的四栋大厦租金收益,全部拨给了基金会,并把家族生意每年所赚利润的1/10用作基金会的经费。1984年,他将“田氏化工”交给儿子经营,自己则全情投入回馈社会的奉献工作中。

  20多年来,田家炳一直实践自己的诺言。到目前为止,他捐赠的教育文化及基础设施项目以数百计,向社会捐资额累计达十多亿元,遍及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及英国等地。

  在捐赠中,田家炳最为重视的是教育。在教育中,田家炳尤其关注师范教育。他认为兴国之道在于人才,而人才培育始于教育。要办好教育,必须首先培训教育英才的教师,因而发展师范教育,不啻为播种植苗,开辟水源。在他的捐赠下,一座又一座以“田家炳”命名的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成为了各地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他说:“我选择教育作为回报社会的方式之一,开始是为家乡大埔县每个镇和梅州市每个县兴建中学,后来就扩大到为全省每个市和全国每个省兴建中学,还为每个省的师范大学兴建一所教育学院。我相信只要好学校、好老师、好校长越来越多,中国的教育事业就一定会兴旺发达起来,人口素质也一定会得到提高,这也是我几十年来支持教育事业特别是师范教育的朴素初衷。”

  1997年金融风暴之后,田家炳旗下物业的租金收入,大幅减少。

  收入减少,对他的生计毫无影响。唯一影响的,就是已经承诺的助学项目,未能如期实行。为了实践承诺,一翻深思以后,田家炳做出了一个前无古人,今后也难有来者的壮举:卖屋助学!

  2001年4月,为让自己的捐款计划不因金融风暴造成的损失受到牵连,已83岁高龄的田家炳,毅然将自己居住了37年、1997年前时值逾一亿港元的花园洋房以5600万港元的价格卖掉,把全部的款项投向了内地的几十所学校,自己则租用了一个120多平方米的公寓楼。忆及此事,他说:“在国内,很多人都知道我支持教育,所以基金会每年会接到来自海内外很多学校的申请,有时会超过自己经济上所能承受的能力,但答应了的事,我一定会尽心竭力做到,我不愿意在人前说大话,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诚信要永远摆在第一位。2000年我答应了捐助一批中学,但因亚洲金融风暴影响了产业收益,而不少中学的工程又已开工,等着资金用。于是,我决心宁可自己少享受,也要尽力支持教育。另外,以前子女跟我一块住,子女长大成家立业后陆续搬出去了,700多平方米的房子就我两口子住也觉得太浪费了,我宁可私人生活少一些享受,毕竟当时卖屋的收入可支持20多间中学的建设啊!今天回想起来,把个人享受的东西,换来造福后人,发挥了更大的社会效益,所以我从不后悔当初的决定。”

  后来,他还专门写了《卖屋、租屋与捐资助学的情怀》一文,在文中,他写到:“看到一幢幢教学大楼的兴建,听到万千学子琅琅悦耳的读书声,不但经济效益更大,而且精神上的安慰也好得多。” 听到万千学子琅琅悦耳的读书声,是田家炳晚年最大的心愿。

  2003年田家炳曾向银行贷款以捐助香港高等院校争取政府配对,为香港公益事业中绝无仅有的义举。2005年春,为尽快提前清付已承诺的捐款,及增加资金加快其它捐款,他又将一物业(工厂大厦)低于市价出售。田家炳对捐资教育的一往情深,传为佳话,赢得社会各方的称颂。

  截至2005年12月,以“田家炳”命名的学校已布满中国各省,计有中学120间、小学39间、师范学校和幼儿园17间。仅是大埔县,就有11间田家炳中学。对大陆60余间大学院校、香港9间大学院校也都有捐款。田家炳被誉为“百校之父”。同时,他还捐助医院26间、公路6条、桥梁129座、1150所乡村学校图书室。另外,还捐助了北京自然博物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等项目。以至于人们常常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标题:“田家炳来到田家炳”。这里的前一个田家炳自然是他本人,而后者的田家炳则是学校、医院、图书馆、游泳馆、公路等等。

  因为慈善的事迹,大家都尊称田家炳为大慈善家。对此,他谦虚地说:“大慈善家我还不敢当,我只是在尽己所能为中国的教育和公益事业做一点点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我捐出的钱很少,这样做,只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期唤起社会对教育的关注。”

  田家炳热心公益事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赢得了世人的敬仰和称颂。1988年,他获得台湾政府颁赐热心公益金匾;1994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1965年发现的编号为2886号的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他成为当时全国获此殊荣的第五人,全国政协主席叶选平还专门为此题词——“名标星座,泽荫神州。”1996年,田家炳获得了英国女皇亲自授予的M.B.E.勋章。与此同时,更有海内外10多所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院士荣衔,仅在香港的9间大学中就有7间授予了他博士、院士称号。在内地,田家炳还被50多个省、市、县授予荣誉公民、荣誉市民的称号,并被数十所大学聘为荣誉教授。

  以德为重 言传身教成为光辉榜样

  田家炳平生修身立品,推己及人,在支持教育事业的过程中,不仅给他资助的学校带去了资金,而且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教育。每到一个地方,他都强调,“学校教育,以德为重”。他先后资助在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三届“21世纪学校德育发展路向”研讨会;2005年又出资委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推行“田家炳基金会学校德育发展及研究计划”,更具规划、更有针对性地推动德育工作。

  由于对祖国的年轻人寄予很大的期望,每建一所学校,田家炳都要亲自与学生们座谈人生道理,说些故事,勉励他们做人要脚踏实地,要把品德放在第一位。

  他常常忧心,如今的人过于看重物质方面,而忽视甚至抛弃了许多做人的美德。他每到一所学校演讲,都无一不跟学生们讲奉献,讲人生的价值,他说:“每个人的人生价值观不同,因为家庭环境、家世家风和父母的教育,以及社会风气和时代背景,都将影响到你的追求、你的人生价值观。但有一种人生价值观,在任何环境、任何时代都是可行的,那就是为别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不会被淘汰。”

  “我的做法,可能有的同学觉得过时,太老套。我觉得现在有些青年人追求物质享受多了一点,这可能是社会风气带动这些人这么做,而他们不觉得。大家要知道,就是现在你们认为最穷的孩子,也比我们那时最富的孩子还要享受。我们一定要知足,我信奉‘知足者常乐’这句话。”他说,我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几十年的生活享受是劳动人民给我的,我用一杯牛奶、一张纸都会想到它们是怎么来的。

  对于自己的子女,田家炳更是言传身教,德育先行。他有五子四女。他认为生为中国人,必须先学好中国文化,继承祖先优秀的文化传统。所以一律先让儿女进中文学校学习,接受正统中文教育,沐儒家思想熏陶后,才会送到美、加去读大学,以适应今天世界形势的需要。他的全部子女都在国外受完高等教育。因为从小在田家炳的教育中成长,子女们都敦品励行,孝亲睦邻。待人处世方面,处处勤俭立身,诚信为本,深明大义。

  田家炳的高风仁德对子女影响很大,儿女们都十分支持父亲的善举,还经常陪伴他到各地考察捐建项目。子女们的良好品格令田家炳十分欣慰,他曾感慨地说:“我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我的孩子们。”

  田家炳坚持奉行:“留财富予子孙不如积德予后代。”

  他说,“留财于子孙”会令子孙失去上进心。只有回报社会,大行善举,才能“积德于后代”,成为后人楷模。

  他认为,自己的父辈虽没给自己留下财产,但从小培养了自己做人的品德,他的事业成功靠的正是勤劳、才智和诚信、博爱的为人之道。如今,自己的子女都上了大学,各有专业技能,留太多的财富给他们反而无益,而祖国建设到处都需要资金,将财产捐献于教育和公益事业,所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把钱放在自己家里的价值。他说,“我的钱用在最有用的地方,比我自己用更有意义”。

  正是为了把钱都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田家炳素有“吝啬”的美名:他生活节俭,不事应酬,清茶粗饭,以步代车,乘坐地铁,然后走路上下班。在生意场上,他从不搞铺张的仪式;儿女婚嫁一切从简;自己80岁大寿也不摆酒;一双鞋穿了10年,袜子补了又补,每月生活开支仅3000元便足够;他戴的电子表,款式已旧得不便示人,只好装在口袋里。他每次外游,都自带肥皂,而不愿拿酒店的肥皂用,因为怕“用不完很浪费”;他外出吃饭,只要一杯清水,不喝饮料。一位香港记者问他何因?他回答道,全港700万人,若每人少开一罐饮料,一天就省下700万个罐,也省了700万个罐堆填的面积。

  “平时自己的生活,就是舍不得乱花一分一毛。因为,那一分一毛,可以用得更有价值!”田家炳说。

  “与其说我节俭,不如说我‘不敢浪费’!我深知每一样东西哪怕小小的一张纸、一根针和一棵青菜都来之不易。‘俭足以养廉’,‘俭’能净化社会风气,修养廉洁的品行。每当我多用钱物时,我就会觉得内心十分不安!我个人生活素来简朴,对个人生活享受从来没有什么要求。当初我决定从印尼回香港创业时尽管困难很大,但我是充满勇气的,就是因为我是一个既能俭又能勤的人,只要做到了这两点,

  田家炳就不愁在香港找不到一碗饭吃,也就不愁事业做不起来。”

  注:

  《华商韬略——记百位杰出华商领袖》一书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华商韬略编辑委员与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于2006年10月1日联合出版的大型华人商业纪实文献。

  《华商韬略——记百位杰出华商领袖》一书共688页,130万字,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副主任陈清泰先生作序,著名华人企业家李嘉诚先生、王永庆先生代序,并分别以“开创伟业、成就奇迹”报道了马万祺、庄世平、李兆基、郑裕彤、张忠谋、柳传志、陈永栽、赵锡成、王嘉廉、郭台铭、杨致远、黄光裕、曾宪梓、施至成、林梧桐、陈江和、罗康瑞、刘永好、林文镜、刘英武、胡玉麟、杨忠礼、宣建生、陈大江、彭云鹏、许荣茂、钟廷森、赵世曾、叶焕荣、张晓卿、庄思浩、施正荣、胡少杰、魏成辉、杨 钊、杜纪川、李信麟、林绍良;以“承前启后、发扬光大”报道了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联、辜濂松、蔡宏图、郭鹤年、陈有汉、谢国民、黄祖耀、曹文锦、荣智健、董建成、冯国经、霍震寰、郑有英、胡应湘、李文达、许胜雄;以“改革发展、国企之光”报道了张瑞敏、李家祥、陈小津、刘 玠、李小琳、夏国洪、童志成、常德传、段 强;以“开路先锋、做大做强”报道了蔡聪妙、林源德、宗庆后、金祥佐、沈望傅、陈觉中、胡介国、郑崇华、梁庆德、郑家发、王人庆、王锦彪、蔡燕萍、林训明、陈凯希、古润金、邓 龙、林金标、戴宏达、陈得福、欧宗清、陈贤进;以“首席高管、超越之路”报道了程守宗、薛荣兴、张剑炜、陈祖泽、陈奇伟;以“以商为辅、另有专攻”报道了黄保欣、伍淑清、陈丽华、李大壮、靳埭强、田家炳共100位来自不同时代、家庭背景,身处不同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但均在所处地域以及所处行业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杰出华人企业家的创业发展、人生里程、事业成就、社会贡献,以及所属企业的发展、成就与典型经验。 

  凭借高端的入编人物、权威的编撰出版背景、极具广度与深度的访谈报道,《华商韬略》已成为一部展示华人经济成就与发展格局、彰显华人商业智慧与商道精神、光大华人企业家经济社会贡献与事业理想,并汇聚了最多华人企业大家,赢得最多华人企业大家互动参与,且在内容上最具有权威参考价值的精品力作。目前,该书已发行至30多个国家与地区,得到好评。欲了解“华商韬略”更多情况,请联络 :8610—85592899 www.huashangtaolue.com)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