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杨澜:我肯定算不上慈善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3日 04:06 第一财经日报

  杨澜将1月13日在上海举办的“用爱心照亮微笑”慈善晚宴上所筹集的200多万元善款,悉数捐赠给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昨天,她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自己是给第一线做慈善的人当拐杖的

  吴丹

  杨澜的博客目前有1200万点击率,关注她的人在这里流连,看她荧屏外的另一种姿态。

  “1月13日在上海举办的‘用爱心照亮微笑’特奥慈善晚宴上,我一次次被感动着……那晚,一种温暖拥抱着大家。”在最新一篇博客里,杨澜详尽叙述着自己那一夜的情绪。

  去年,胡润发布的2006年中国慈善榜上,阳光文化基金会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杨澜以5.5亿元的捐赠总额位居榜眼。而在2005年的同一个榜单上,杨澜的名字还排在第四,捐赠善款6090万元。杨澜最新的动态是,联手北大、哈佛开办慈善研修班,进行慈善机构干部的培训,帮助各类慈善机构提高他们的运营能力。

  名誉跟质疑总是如影随形。就在杨澜位居胡润“2006中国慈善排行榜”榜眼时,有人质问,从杨澜的捐赠中找不到具体数据,阳光媒体的51%股权只是权益,并不能等价为5.5亿元人民币。这一“真金白银”的质疑,又让杨澜从榜首跌落。“我肯定不是一个慈善家,我只是一个按照自己心愿选择人生的人。”杨澜如是说。

  慈善是人性的一部分

  《第一财经日报》:去年,关于你在慈善事业上的“技术性争议”,使得你在不同的慈善榜单上先上后下,有人说,你的遭遇说明了中国的慈善事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经历这次事件之后,你怎么看待中国的慈善事业?

  杨澜:“技术性的争议”很正常,其实我们所知道的慈善形式很单一,在世界主流慈善基金会,捐赠的方式包括现金和权益,无论是洛克菲勒基金会还是盖茨和美琳达基金会,都是如此。中国的慈善事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无论从筹集到的款项、公众的参与度上来说,我们都没有把民间资源充分发掘出来。

  王菲成立的“嫣然基金”是一对一的专项性慈善基金,但“阳光文化”基金会不是。我们的方向是推进中国的慈善文化和教育,而不是一对一的扶贫帮助。我这样做,既能借助到我在传媒领域的经验和人脉,也能让慈善的效应释放和放大。中国的慈善文化有待于培养和提升,我们就是给第一线做慈善的人当拐杖的。

  《第一财经日报》:1997年你刚刚回国时,就捐了自己的第一笔稿费30万元给希望工程,算起来,你的慈善生涯已有十年之久。2003年,你曾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交出第一个提案《完善中国民间非营利性机构的生长环境》。那么多年过去,你觉得中国慈善事业的环境有没有改变?去年的事情有没有动摇过你的想法?

  杨澜:我觉得要用积极态度去看中国的慈善环境。我的想法是:第一,慈善绝不仅仅是有钱之后才想到去做的事情,很多朋友说,等我有钱了再捐。其实人的悲悯情怀和相互帮助的意愿,是人性的一部分,这不是由财富的多少来决定的,你捐助多少钱并不决定你心愿的高低;第二,现在的社会是,很多人知道你做了一件事,但态度却集中在“你还有什么没做”上面。我觉得社会应该给予慈善事业一种鼓励,给予一种承认,这才是良性的社会能量。鼓动更多的人出来做事,怀疑和提问也是能量,它会让很多人觉得做慈善就会遭遇一些麻烦,有些人就不敢做,或者偷偷摸摸地做。如果社会上弥漫的气氛是,大家做事都很避讳,都充斥着一种紧张气氛,就是一种消极的能量。我想呼吁大家,看看每个人都能做些什么,而不是看别人没有做到什么。

  《第一财经日报》:“阳光文化”成立这4年多来,你每天都得工作十几个小时,鲜有时间照顾家人。在现代职业女性身上,这种困惑似乎越来越多,很多人只有选择其一以免重负。你曾经总结,“协调能力很强的女人容易成功”,你自己如何去协调的?

  杨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每一个女性被问到这个问题都会说,家庭重要、孩子重要,但具体面临到每一天,就是在无数的小事上挣扎。我不敢说我处理得很好,我心理上的负担和时间上的压力都是非常大的,经常有顾此失彼的感觉。我跟职业女性们一样有挣扎——期待事业上有所发展,也知道家庭、生活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但常常会忽视他们的要求,总是觉得他们在那儿,他们会理解的——以这样的借口花了很多时间在工作上。

  我今年1月陪孩子们的时间很少,每个剧组都会在年前提前录节目,我就像疯掉了一样,第一天录三集节目,第二天开策划会,第三天又录三集节目。但我跟他们说好了,2月会多花些时间陪他们,带他们去学滑冰,这个时候的我也是非常享受的。

  今天的女性无论在心理还是时间上,压力都是非常大的。我也是困惑者之一,不是一个能提供完美答案的女人。

  提倡“大女人”精神

  《第一财经日报》:在做《天下女人》这些日子里,你怎么看待今天中国女性的独立和职业心态?

  杨澜:我做《天下女人》就是想探究我们这一代女性的困境和选择,这是我暗含的主题。我觉得每一个人都有困境——不管她在别人眼里有多么成功。

  我曾经在跟胡因梦做访谈时深受她的感染,一个聪明的女人要学会把眼光由向外看变成向内看。胡因梦说要把自己的内心安顿好,遇到很不愉快的事情,有麻烦和怨恨,是因为自己心里有一个钩子不愿放掉。这个钩子对女性的身心伤害都是挺大的,所以这个时候能不能把钩子放下来,才是拥有更健康更轻松的生活的前提。

  《第一财经日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曾做过一个问卷调查:在“女强人”和“小女人”中,女性们更愿意充当什么角色?55%的女性选择了前者,你的选择呢?

  杨澜:我觉得这个选择题是男人给女人的。生活中没有这样一种绝对的状态出现,我的答案是,我们可以做一个大女人。

  “大女人”的概念是,我们并不是只有通过跟男人竞争才觉得自己有价值,也不是把自己幸福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我提倡“大女人”的精神,就是说女人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对自己的幸福负责任。其实无论“女强人”还是“小女人”,都有一个隐含的男人在旁边——前者要通过凌驾于男人才有权利的感觉,后者则是依附于男人才有一种安全感。

  我觉得现在的女性不需要作出这样的选择,我们应该选择的是:今天的晚餐我是要跟孩子一起吃,还是去加班。

  《第一财经日报》:你希望以后人们在提到杨澜这个名字时,想起的是一个优秀的主持人、一个慈善家、一个成功的女性,还是别的什么?

  杨澜:我肯定算不上慈善家。我不想用标签来分类,生活有太多变化的可能性,按照自己的心愿去选择自己的生活,将来人家提到我时,说我是一个按照自己心愿选择人生的人,我就很满足了。

  我是一个不怕放弃的人,一个人一辈子要活得快乐、活成自己想要的那种样子是挺难的。周遭对你的要求很高,经常身不由己。但我的人生信条是:宁可在尝试中失败,不在保守中成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