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开掘上海周边一小时经济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 02:49 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世贸集团董事局主席曾智雄

  赵何娟 卢园园

  曾智雄或许不及其父曾宪梓及其弟曾智明出名,他们是金利来集团的两代掌门人。上世纪80年代初,曾智雄刚来到内地时也还显得有些羞涩与内敛,他常说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所以不大喜欢与媒体打交道。

  如今曾智雄已经身兼数职,中国世贸集团董事局主席、香港青年联会主席、中国青联会副主席等,并且频频出现在各种社交场合,面对媒体采访也早已能如鱼得水。

  日前,曾智雄在参加同里举行的“世博会商机论坛”之余,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专访,由于前阵子在香港,深受绯闻的困扰和家庭变故,他在接受专访前显得格外谨慎,一再申明不谈“八卦”,但当谈起他近年来不断拓展在内地的事业,他逐渐打开了话匣,侃侃而谈,偶尔还会讲点小笑话。

  策略性投资

  在曾智雄看来,父亲永远是最佳的榜样,但却不是枷锁。

  曾智雄很早便随父亲到内地工作,是金利来在内地第一任经理。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他开始研究家族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曾智雄认为,除了

零售业之外还有更大的空间,那就是现代服务业。

  2002年,曾智雄离开了家族企业金利来集团,独自创办了中国世贸集团,开始有了另一个身份:中国世贸集团主席,人们也逐渐开始不再仅仅只称呼他为那个领带王国的公子。

  曾智雄的商业眼光表现为:紧跟国家政策,他称其为“国家策略性投资”。曾智雄认为,中国入世后五年是发展的绝佳机会。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时,他去了西安;提出振兴东三省时,他去了沈阳和长春;中部崛起的号角吹响时,他又去了武汉。

  世贸集团在经营了一年多以后,开始在美国纳斯达克

股票市场上市。2004年9月,曾智雄又分别在广州和北京并购了两家相关企业。曾智雄说:“我们的业务发展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不断衍生出来的。”

  为了适应商务发展的需要,曾智雄的投资领域不断扩大,策略性投资增多。但他否认了将会涉足

房地产投资的说法,他说他买的房地产都是自用的,从买地、经营到管理,效果还不错,但他表示不会以房地产开发商的身份去做。曾智雄说他的管理理念很简单,就是“大势、机缘、诚信、人和以及努力”。

  开掘“一小时经济圈”

  “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景点,我们旅游集团会做出投资决策。”在“世博经济圈”中,曾智雄看中了同里。曾智雄对同里在“世博圈”地区的商业机遇表现出极大的信心。他称这是他紧随国家发展的又一策略性投资。

  世贸集团在2004年9月,收购了华南地区最大商旅服务集团之一的“新一代商务管理有限公司”,有了自己的旅游集团。曾智雄说,国内、国外有很多好的旅游资源还未被开发,有很多机会将中下游服务发展到上游。

  “同里是中国GDP最高的几个城市的中心地带,在‘上海周边一小时经济圈’内。”当记者问及选择投资同里的原因时,曾智雄一语中的。此外,同里优越的天然环境,江南六大水乡中同里独有的世界文化遗产,基本上没有工业的古镇等都是曾智雄投资同里的重要依据。

  曾智雄预计,计划完成最起码要十年,希望在三年半内做完第一期,最迟能配合世博会,突出同里作为上海后花园的一个功能。“我们是旅游公司的大股东, 代表了同里的旅游的责任,要把旅游服务的设施、服务态度和服务体制等软件建立起来。”

  当问及没有选择杭州的原因时,曾智雄解释说:“首先,杭州在‘上海周边一小时经济圈’外,比同里远;其次,杭州现在本身已经发展得很不错了,从公司投资的立场来讲,可做的空间没有同里大了。”

  “具体的业务我从来不做。”曾智雄笑称,“我的责任就是用公司的文化让专业的团队、专业的人才去配合国家的发展和公司的发展,把人才聚集在这个平台上,善用他们的专业化去做。”

  用“关系网”整合资源

  用曾智雄自己的话说,他是一艘不会停泊在港湾的船。

  曾智雄说,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WTO,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大势所趋。中国企业开始迫切需要到国外去投资、参股,去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他看来,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关系学”都在国内外资源整合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贯穿了整个商业过程。

  这是他运作俱乐部的初衷之一,他将遍布国内外的俱乐部会员组成了一张巨大的“关系网”,尤其从2004年5月,他收购了中国首席执行官(CEO)俱乐部,并且获得了美国CEO俱乐部在内地和港澳地区的经营权。

  当记者问及他是怎么收购前两个公司时,曾智雄说他们从来不会不合作就收购,一定先是合作,接触多了,发现大家有共同的理念,建立了一定的关系,再考虑收购。“没有合作过不了解收购就不会长远,为了赚钱而多赚钱,我觉得没什么意义,那样钱多了但是朋友没有几个了。我没想过做什么首富。”讲到此,曾智雄爽朗地笑了。

  然而,一旦走出国门就会有很多商业和非商业因素的困扰。如何能更好地把国外的投资跟国内的好项目结合起来?如何能让有发展潜力的国企和民营企业走出国门?曾智雄说,关键是要消除不同国家和企业间商业和习俗等方面的隔阂,在他们中间搭建一个沟通、交流和服务的平台,即:做一条商业服务链,提供全方位的商务会议、投资运营、商务差旅、上市等方面的服务。就在这种资源整合过程中,曾智雄从中看到了商机。

  这也正如中国世贸集团的创立过程。中国世贸中心俱乐部坐落在广州金利来大厦。世贸中心俱乐部是世贸协会创办的国际商务会员组织,总部设在美国,会员服务网络分布在110多个国家,300多座城市,拥有80万世贸会员。

  这些会员都是企业家。曾智雄想,如果能在中国经营世贸中心俱乐部的业务,为国内外商务会员提供全方位的商务会议、投资运营、商务差旅、金融等方面的服务,将是实现其理想的最佳选择。当时的中国世贸中心俱乐部负责人正好是曾智雄的朋友,愿意与之合作,让其控股,把这个公司做好。于是,顺理成章的,曾智雄用父亲给其并不薄弱的本金,将创业地第一站定位为收购,成立了中国世贸集团。

  曾宪梓在2003年底,将三儿子曾智明定为金利来集团接班人后,曾评价曾智雄很勇敢,胆子大,但曾经在管理金利来公司时有勇无谋。“胆子很大,就会投资很多,并且跟我的投资方向是不一样的。我一投资下去就要赚钱,但他投资方向就是现在投资几个亿以后,看一看再说,三年五年再赚,但我说我不干。”

  对于父亲当年对他的“有勇无谋”的评价,曾智雄丝毫没有介意,他说若干年前年少气盛,有勇无谋,但是随着经历的事情多了,逐渐变得成熟、理性了。曾智雄对自己认准的事情努力去做,而不要求结果很好。“经历的过程对我是最好的鼓励。”

  所以,曾智雄认为自己只是阶段性地有了成果。“父亲才是我成功的标准和楷模”。

  曾智雄

  ●籍贯广东梅县

  ●1981年,成为金利来内地第一任经理

  ●2002年,离开家族企业金利来集团,创办中国世贸集团并任主席,致力于商务服务。一年多以后,中国世贸集团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2004年9月,收购华南地区最大商旅服务集团之一的“新一代商务管理有限公司”和总部在美国的“中国CEO俱乐部”

  ●2005年初,正式涉足于投融资顾问服务领域

  ●2005年5月,出任香港青年联会主席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