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上海企业家之江南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0日 12:45 《中国企业家》杂志

  分众创始人、现任CEO,1973年生于上海,华东师大本科,学生会主席

  “超级胆小鬼”

  超级胆小、非常谨慎、惧怕风险,江南春认为自己是典型的上海人。不过他更想说的是,即便如此,并不妨碍上海人做出大事业

  江南春不会游泳,因为“怕水”。很小的时候就听妈妈老说:不要靠近水,掉下去会死掉的。那时候江南春是个乖孩子,他牢牢地记住了妈妈的话。长大了,江南春身高1米9,体重85公斤,赤手空拳打下富贵江山,但还是不会游泳。小时候怕惯了水,现在还怕。

  “我属于超级胆小。”江南春说。小时候和爸爸妈妈一起过桥,桥两边有栏杆,小江南春一定会特意绕到爸爸妈妈之间,让他们俩走靠栏杆的一边。“只有跟栏杆之间有间隔,我才会安心一点。”

  可是,正是这样的孩子亲手创立并领导着中国市值最大的媒体公司。他创造的模式开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之先河。不要意外,江南春说:“我肯定属于一个非常典型的

上海人”。也许,上海人的胆小和谨慎都有他们自在的逻辑和生命力。

  弄堂、诗歌、邓小平

  从小就住在老上海的弄堂当中,一帮孩子在石库门房子里长大。那是非常狭小的空间,20平方米5个人住;属于个人的私密空间非常之小,一不小心就会惹来争端。小江南春早早学会了约束自己:不侵占别人,也不愿意踏入别人的领地,这样换来别人的克制,相安无事。住这样的弄堂,跟野性和大气不沾边,他后来感悟说。

  狭小的弄堂是一个单纯的生长环境。它带来了群体生活和人性化的空间:每个阿姨、阿婆都认识和熟悉你,有很多人关心你;你就天然的觉得生活在一个集体之中,彼此之间都负有责任。正是这种感觉,让江南春在不自觉中朝着“乖孩子、好学生”的方向行进。小学、中学、大学,三好生、奖学金、学生会主席,在一条预设好的轨道上迁移。

  读大学时,在外面闯荡的父母挣到挺多钱,江南春开始有自己的房间。生活好了起来,但内心并没有任何要靠近商业的想法。他喜欢文学,将来就想做一个编辑或者老师,所以选择了华东师大中文系。“过一种知识型的、安定的、衣食无忧的生活”,也正是父母对他的期望。虽然父母自己都在商业上闯荡,但对自己的儿子,还是觉得编辑或者老师的安定生活才是更好的出路。那是在1991年,江南春读大学一年级之前。

  1992年,邓小平游历到深圳,发表了一些对改革开放的看法。历史上叫做南巡讲话。这次讲话,把几千里之外的一个城市乖孩子彻底改变了。

  社会开始“朝另一个方向发展”,校园跟着“基因突变”,商业潮流取代学术氛围。那之前,华东师大女生判断男人的价值观是:拥有多少才华,能写多少诗歌。那之后,评判标准变成:能赚多少人民币。那之前,读中文系、醉心于诗歌、还是学生会主席的江南春是女生心仪的对象。那之后,在校门外开小店的个体户成了女生们追逐的目标。江南春很在乎这个,他为此伤心。从古至今,哪个情感丰富、多愁善感的诗人不多情呢!

  不过,江南春并没有象酸秀才一样哀叹“世态堕落”,而是“与时俱进”。头一天还在四处张贴海报邀请青年才俊一起为诗歌精神流泪,第二天就跑去跟学校里炒钢材、炒桑塔纳轿车的师兄们请教经验;头一年还在写着“用一枝玫瑰堵住你燃烧的嘴唇”,第二年,就已经靠写文章、拉广告赚着大笔的钞票。“诗歌精神挺脆弱的”,江南春说。

  其实诗歌只不过是一个出口,藏在背后的是汹涌的激情、强烈的欲望。一旦诗歌不能满足这股情绪,那它就只能再次寻找替身。江南春猛然发现,自己对赚钱一下生出了高涨的欲望,原来不写诗歌也可以活得很好。他彻底转向另一条道路,跟小时候预设的梦想完全相反。

  风险、算计、激情

  什么是胆小?胆小当然不是怕水这么简单。

  胆小的本质是什么?江南春说,胆小的本质就是避免任何风险、永远做最熟悉的事情,就是留有余地、绝不孤注一掷。“我为什么要把自己送入危险的境地?我不会做一件自己没什么把握的事。”

  做最有把握的事。大学一年级的江南春“下海”,选择的第一个工作是做家庭教师。这个完全没风险,高材生都能做。第二个,放电影。当时是学生会主席,利用职权谋点私利,不犯法,没风险。第三个,做广告。那时的广告全靠文字,这可是诗歌老手的强项,江南春最擅长不过了。一口气干了整整三年,直到大学毕业正式择业,江南春抱紧这个职业,不撒手。

  不过,2002年创立

分众传媒够冒险了吧?这可是一个全世界都没有先例的新模式。江南春说,当然不。

  2002年,江南春的广告代理公司已经相当不错,他已经是个千万富翁,就算从此歇手不干,也够终生“小资”了。从1991年入行到2003年,十多年的积累,江南春对这个产业的理解已经非常之深,业内资源丰富。“以十年之功做这一件事,对我来说不是一件冒险的事情。”江南春说,“一定可以成功。”

  对于资金。一开始就盘算好,把自己的几千万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存起来,养老之用;另一部分作为投资,如果没有见到效果,就壮士断腕,不会再投入。“不要冒风险,不要为一件事把十年努力付诸一旦”。但2003年碰到SARS,第一笔钱果真烧完了。江南春面临的选择是:要么就此打住、把公司卖掉;要么再投入一笔钱去抢救前面的钱。最后他选择第三条路,也就是最没有风险的一条:用别人的钱来抢救我的钱。江南春径直走到分众办公室对面的软银,摇三寸不烂之舌,软银果真给了他一笔救命钱。

  “即使没有风险投资,我也不会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进去。”江南春说,“退一万步讲,我还是要保持我的小资生活。”

  对于运营。做分众之初,江南春并没有怠慢传统的中介业务。一边做代理,一边给分众设计显示屏,“这花不了几个钱”。样品设计好了,就放到

写字楼里测试,然后做市场调研,看群众对这个新玩意的看法,“也花不了几个钱”。有调研数据之后,就拉广告主去看,“这个广告你会不会买”。得到正面回答之后,也不能急着就大规模生产。要先去找上海前50大楼盘,只有说服他们全部接受才之后,才能动手造机器。到这一步,因为前面环环相扣,风险几乎都被化解掉了。

  “如果其中任何一步有困难,我就会放弃。”江南春有点调侃地说:“只可惜每一步都很顺利,就做成了。”

  直到今天,分众上市,家大业大,他还是一如既往的“胆小”。分众总共投资有五个产品线:楼宇、卖场、框架、LED以及手机,这些业务都是投资当年即赚钱,没有哪个业务是到第二年才赚钱。市场有很多诱惑,像列车广告、校园广告,也有很多被收购的对象,但江南春牢牢坚持谨慎的投资规则,不见兔子不撒鹰。其实作为上市公司、融到很多钱,如此谨慎的投资规则是受到诟病的,企业应该有投资后两年、三年才盈利的远期项目,不过江南春不在乎。

  “我这样的性格弱点会导致失去机会”,他承认。“不过客观来说,虽然会失去机会,但能少犯错误。我是小心驶得万年船,慢慢的来。”

  不过,如此谨慎,似乎跟一个喜欢诗歌的激情形象不太一致?胆子小,忙算计,凡事留后路,怎么激情得起来?矛盾!

  江南春呵呵一笑,这怎么会矛盾?“你算准了以后就会有激情,算不准、或者算来算去没把握,那怎么会有激情?”哦,这个“胆小鬼”的逻辑就是:因为胆小,所以怕冒风险,就不得不去防范风险;这样被逼着做很多的准备和计算,磨砺出精算的能力;而一旦算准了,知道一定能赢,激情就由然而生。而如果算不准也豪情满怀,那是愚勇,等于喝酒壮胆,蛮干!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