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陈宏的中国高盛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 15:04 《新财经》

  “做中国的‘高盛’。”是陈宏放出的豪言。他带领刚成立三年的汉能投资公司,开始跟有百年历史的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国外投行巨头叫板

  文/本刊记者 刘立新

  汉能投资公司成立仅三年,而其完成的一系列投融资项目一度引起业界轰动:为框架传媒完成分众媒体对其1.83亿美元的收购、帮助千橡集团完成4800万美元的第三轮融资、为中软国际集团(HK:8216)赢得战略性投资3500万美元……七月流火,《新财经》记者在位于CBD中心地带的富尔大厦三层——汉能北京办公室采访了汉能的缔造者陈宏。

  面对陈宏,你很难把他跟一个计算机博士联系在一起。计算机博士给人的木讷、学究气很难在陈宏身上寻觅。他双目炯炯有神,说起话来激情四溢——彰显着一个资本高手的智慧和交际能力。

  钟情创业

  “我人生的转变其实挺大的。”陈宏自我总结道,“我最早是个工程师,逐渐变成一个创业者,之后是一个努力的职业经理人。改变是我不断追求的东西,我的理想就是创业。”这可以说是他职业生涯的真实写照,创业不止、屡创屡卖是他的风格,这既满足了他创业的理想,同时让他赚得盆盈钵满,也在无形间成就了一个职业的资本高手。

  1994年,在全球商业性互联网接入服务刚起步时,怀揣着纽约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的陈宏来到硅谷成立了一家网络服务公司(ISP)AIMnet,公司的迅速成长使得陈宏从Vertex Management获得了第一笔风险投资200万美元。AIMnet很快便跻身北加州网络服务商的前三位。在ISP开始整合的1997年,陈宏以1000万美元的价格将其卖给了Verio。

  出售AIMnet后,陈宏很快在国际网络漫游上看到了机会,1997年,陈宏成立了Gric,向全球客户提供接驳上网服务——用户不必受限于单家ISP的服务范围,可以同一账号在任何地方接驳上网。随着美国AT&T以及日本NTT、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大的网络服务商加入他的国际漫游联盟,Gric的业务实现了飞跃。1999年12月,Gric登陆纳斯达克,市值曾一度高达15亿美元,是当时中国人在美国创办的最大的公司。

  很多人说陈宏的性格很适合做投资银行,因为他善于跟人打交道,能和共事者或者朋友融洽相处。而陈宏也在他自己认为时机成熟时,开始了自己事业的新起点。2003年2月,陈宏辞去Gric的CEO仅保留董事长一职。4月,汉能投资集团同时在美国加州和北京注册成立,专门提供高科技领域的融资收购顾问服务,而且每年做一到两个直接投资项目。

  资本高手的嬗变

  记者印象

  陈宏是个精力充沛的人,他说自己是个很爱折腾的人,始终保持着浓浓的创业激情。陈宏现在身兼GRIC董事长、汉能投资集团董事长兼CEO、华源科学技术协会会长等三职。而他的妻子也亲手创办了爱盛科技(Aicent)并担任CEO。他把年仅16岁的女儿送到世界知名的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实习。功成名就的陈宏,亲手创造并生活在这种浓浓的创业氛围中,给记者的感觉是,创业结果似乎并不重要,一直保持一颗创业的进取之心,才是最难得的。陈宏的办公桌上很整洁,两个相框、一台电脑、一个电话,相框中的家人让他们即使远隔千里,也能感到彼此间鼓励和支持的目光。

  记者手记

  陈宏确实很忙,采访期间,先后有新加坡分公司的经理、神州数码的郭为的到访,让我们的采访不得不提前结束,不知道这些会晤是否又会碰撞出新的火花。祝愿陈宏这个爱做梦的人能梦想成真,中国投行的高盛梦不再遥不可及。

  陈宏坦言:“很早以前没想过成为投资家,我跟田溯宁是好朋友,我们在性格上也很像。我当时去美国创业时,不是为了赚钱,是想证明中国人也可以做国际化的企业。因为当时的中国人只被看做是很好的厨师或工程师,升迁的机会很少,真正创办国际化公司的更少。”

  让陈宏至今记忆犹新的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科技部去美国访问,当时陈宏是中华专业人士协会的亚洲会长,科技部让协会安排去见一些美国相关领域的人士。这却让陈宏犯了难,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人,也没有相应的关系,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了美国银行的一个副总,跟科技部的人见了一面,而在美国银行副总只是个中级职位。这更坚定了陈宏让中国的企业进入主流的想法,要创业建公司,改变国人的形象。于是他做起了企业,并一直做到纳斯达克上市。

  善于交际的性格使得陈宏在华人和美国IT圈如鱼得水。1994年,陈宏成立了华源科技协会并任会长。这个协会是个华人企业家组织,还帮助中国企业上市,现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一座桥梁。让他津津乐道的是每年一次的“数字中国高峰论坛”,陈宏拿起今年“数字中国高峰论坛”的相框给记者看,杨元庆、李彦宏、李东生、田溯宁、丁健、郭为等国内知名IT公司老总一一映入眼帘。陈宏组织这些IT圈老总们一起沟通、娱乐、打

高尔夫球。马云的阿里巴巴和雅虎的并购就是在这些老总们打球时发生的。陈宏告诉记者,这个协会中的人物都是重量级的,很多投资银行机构为了挤进这个圈子,不惜投入重金。

  “考虑做投行,是基于Gric上市遇到的一点波折”,陈宏坦言。在Gric即将向美国证券委员会(SEC)递交上市申请表时,协助Gric上市的投资银行高盛因业务繁忙一度希望Gric推后一季度上市。对于当时非常需要钱的陈宏来说,即使推后一个月的损失都是无法估量的,直到朋友介绍加拿大皇家商业银行(CIBC),Gric才得以在网络泡沫前顺利上市。“这个波折让我认识到有一批中国大陆

留学生能占据硅谷银行家、分析师和资金管理人的位置是多么重要。”陈宏感慨,“中国的经济正成为世界焦点,中国需要也一定会有一个自己的跨境投资银行和投资基金管理公司。”

  整合媒体小试牛刀

  陈宏曾经把自己的公司做到纳斯达克上市,他创业过、买过公司、卖过公司、融过资,过去的十年基本都在跟投资银行打交道,这让他在与谭智合作操作框架传媒时积累了不少经验。对此,陈宏谦虚地说,“我觉得帮助框架传媒以1.8亿美元卖给

分众传媒这个项目之所以成功,运气占了很大成分。”

  陈宏以自己的经验发现,把某个领域的领头公司进行整合,收益会成倍放大。中国以前没有这样的投资观念,大部分是投资银行找好的公司,希望投的公司越干净越好,而像框架传媒这样不够完善健全的公司,一般投行是不会去关注的。而陈宏认为,在一个分散式非主导的市场中,每个加在一起的价值远远低于把它们整合起来所体现的价值。分众、聚众、框架三家公司,如果单独上市,不可避免地会成为竞争对手,杀得要死要活的,毛利会降低很多,三家加起来市值有10亿美元就不错了;而通过汉能的整合,现在市值已达35亿美元。

  在选择企业时,领导的执行力是陈宏非常看重的,他说:“企业领导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能力,谭智就是这样的人,说话说重点、简单明了。而且他非常有亲和力,员工愿意和他一起奋斗。所以,当时进入框架传媒后,汉能又附加了17%的股权,陈宏不无得意地说:“我们的投资标准很简单,就是希望在我们帮助下,使客户成为自己领域中的第一名。比如框架传媒在一系列动作后,很快拥有了中国主要城市90%以上的电梯平面媒体资源。此次分众收购框架,汉能获得的投资回报率在20倍以上。”

  在继媒体整合的小试牛刀之后,千橡获得来自以General Atlantic(GA) 为首的国际知名私人资本和风险投资机构共计4800万美元的投资也是陈宏的得意之作。汉能的特色在于用“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直接投资,另一方面开展投资银行服务,并将两者很好地融合。也因为如此,汉能对初创企业没有兴趣,大多选择在企业发展成熟的时候介入。

  投行的中国梦

  陈宏一直以来都认为中国国家强大了,必然要有中国人自己的跨国投资银行。陈宏说:“美国以前也没有自己的投资银行,欧洲的如瑞士银行等占主导,控制主要的市场。当美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企业有走向国际的需求时,国际化的投资银行也就应运而生了,如高盛、摩根士丹利、GP摩根、花旗集团、美林、雷曼兄弟等。按照高盛的预测,未来中国的GDP大概要占到世界的28%,到那时中国的企业一定是遍布世界各地,联想、华为、TCL等现在都已经出去了,而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所以,中国人的投资银行也一定会壮大。”

  陈宏真正开始做投行是2003年。他不想做一个简单的投资银行。“就十几个人,做完一个投资再投下一个,十年后可能还是十个人。”这不是陈宏想要的。三年前他刚开始做汉能的时候,包括好朋友、家人基本上都不看好。以创业为理想的陈宏,此次创业的方向是金融。而金融行业创业者很少,原因是成功的几率太低。但是陈宏却认为:“做一个事情不可能大家都做成功了你再去做,那就太晚了。太早了也可能是个牺牲者,而当时我认为时机已到。我在做华源科技协会的时候,很多的美国CEO都会问我中国的战略,就明显感到中美之间的交流会越来越多,而国内的投行现在发展还比较落后,做国际投行业务真是有些困难。而我想来改变,因为一定要有中国人出来改变这个,否则永远改变不了。”陈宏对记者说,“作为一个创业者,你一定要相信你所做的东西。”

  现在中国最大的投资银行主要做中国的证券公司和中国国有企业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并不正面跟国外大公司交锋。汉能已经谈成功的几个案子的竞争对手都是国外大投行,基本都在TMT领域,那是汉能所擅长的领域。陈宏介绍说:“中国有很多这样的投资机会,这不是一般投资银行所喜欢的,但却是汉能所做的。像凯雷花了3亿美元收购徐工,新侨收购深发展股权的案子中国投行很难做到,但是汉能有能力去做,我们愿意去投资大集团,和国外的投行竞争。”

  陈宏发现企业对于投资银行的接受和认可度方面,目前国内企业远不如国外企业,他说,“我们去和公司谈合作,往往比较容易说服美国公司,国内公司反而不好说服。所以,我们就会先代表美国的公司把项目做成,因为美国市值很大的公司都相信我们,反过来再做中国公司的工作就好做些了。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中国公司认识汉能,让中国的投资银行帮助中国企业。”

  三年多来,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逐渐认识到投资银行在企业增值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而愿意跟投资银行合作,这将给中国很多行业提供机会,促进新的投资银行发展起来。所以,汉能的出现,给中国新型的投资银行的兴起提供了一些经验和机会。陈宏说:“因为我有着一定的历史使命感,所以,工作的过程充满乐趣,一点儿不觉得辛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