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反差刘积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 18:37 《新财经》

  文/ 本刊记者 王晓慧

  商和文原本是悖论,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互不相容。而这却被刘积仁演绎得淋漓尽致。

  现代化装饰的房间布置着清代家具;信息化的园区放置着蒸汽时代的火车头;寸土寸金的城市建造低矮的园区;在中国企业国际化跟风的时代他选择自力更生……

  刘积仁善于制造反差,反差也满足了刘积仁和东软的需求

  汽车穿过沈阳的繁华街区,进入东软园区时豁然开朗。草地比房子多,房子比树木矮,中国地图形状的一潭湖水镶嵌在园区中央。青砖青瓦的房屋建筑,绿藤缠绕的庭院楼阁和闲逸的氛围让记者仿佛重回大学校园,根本想象不出这里有几千人在工作。

  园中,记者发现几个工人在铺设钢轨,于是戏言,东软是否要建火车站?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哈哈大笑,“铺钢轨是因为东软买了一个旧的火车头,放在园区里收藏,目的是想制造两个时代的反差。东软从事的是一个现代化的信息产业,而火车头是蒸汽时代的标志。”

  刘积仁把这个园区视为他的作品。他告诉记者,“我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时候,那个园区比这个大四倍。里面有湖,有鹿,有山,有天鹅和很大的草坪。我当时就想,如果哪一天我回到中国,一定要弄一个这样的园区。好的环境才能创造出好的软件,清静可以释放压力,创造需要激情和感悟。”

  刘积仁存有私心,他希望通过这个园区与外部环境的反差,改变人们对东北黑土地的印象,这个东北大汉可谓是用心良苦。

  说到改变印象,与两年前在北京初见时相比,刘积仁依然身材魁梧,神采奕奕,只是头发略显花白。

  国内市场,先化蝶 后破蛹

  东软集团的所有员工都习惯称刘积仁为“刘老师”,因为熟悉刘积仁的人都知道,如果他不做东软集团的老总,今天仍是东北大学的教授。入乡随俗,记者也称对面这个集将气和儒雅于一身的刘积仁为“老师”。

  在“下海”被视为可耻的年代,刘积仁毅然地选择了弃文从商。当初创办东软,刘积仁是想通过办产业来解决科研和教学经费不足的问题。现在倒转过来,他希望通过办教育来推动软件产业的发展。

  为此,东软集团近期针对企业资源规划(ERP)市场,与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和协同商务解决方案提供商SAP结成联盟,启动了名为“珠穆朗玛”的计划,“东软-SAP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是整个计划的出发点,目标是让中国企业能够在世界舞台上登上一个高峰。

  刘积仁对记者表示:“珠穆朗玛虽然景色诱人,但登顶需要克服重重困难。ERP同样如此,虽然具有很高的价值,但从实施到成功需要与合作伙伴、客户共同携手完成。‘携手登峰’,经验互补,可以提高登山者的安全系数。”

  据统计,约50%的ERP失败案例是由于缺少技术人才导致的。目前,国内ERP专业人才非常短缺,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刘积仁希望通过建立自己的信息学院,定期向社会提供人才。如今,东软拥有三所信息学院,这不仅是东软的资源,更是全社会的资源。

  “我们现在办教育,并把它作为战略发展目标。优势在于:我们比大学里的教育者更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比单纯的企业更懂得如何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刘积仁对记者表示了这样的教育观。

  SAP北亚区总裁西曼对东软投身人才培养的做法给予了肯定,“要保证这个市场能够成功,资源是一个障碍,而东软正是在培训这方面帮助SAP解决和突破了资源短缺的瓶颈。”

  “我们也很看重和东软共同开拓市场的商机,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市场。”西曼期望和东软进行资源整合,达到业务互补的目的,“借助SAP全球业务平台,整合东软的资源,争取业务突破。”下一步,SAP会将其服务于全球各个类型企业的经验汇总到东软的客户体验中心,进一步完善系统。

  国际市场,先立业 后成家

  “刘老师是否染发?”记者借刘积仁接电话的空隙向东软集团BBC公关部部长杨吉平验证。杨吉平摇头否认,“刘老师的头发变白也是近几年的事情,他的心思都放到东软国际化的问题上了。”

  软件企业国际化是近几年中国软件业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而外包是目前国内软件商涉足国际化的主要方式。提到外包,人们大都会想到印度,众多媒体总是拿印度和中国的软件企业做比较。对此,刘积仁不以为然,“为什么总是视印度为我们的竞争对手?没必要!日本没有一个企业说美国是它的竞争对手。中国企业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贬低自己。”

  刘积仁的这种情绪是有依据的。他认为中国软件行业的发展速度并不比印度差,只是过去只专注于中国的市场,在其他软件企业都在向印度学习的时候,刘积仁依然坚持着自己的观点。

  “重要的是如何把握市场机会。”刘积仁指着外面的太阳说,“在印度,我在外面站20多分钟,脸都晒肿了。他们的基础设施和中国相差十年甚至二十年,但是依然有大批欧美企业迫不得已到那里寻求合作,原因是经济全球化使竞争更加激烈,所有的企业都面临着生存的压力,他们到印度去是找自己的生存之路,现在开始向中国转移。但中国不会单纯学习印度模式,而是在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结合中找到自己独特的模式。”

  “东软有别于其他企业的是,培养可以和别人共享的东西。如果东软没有任何一种资源对别人是有价值的,那就很难和别人达成一种长期的联盟。比如在ERP领域,东软在中国拥有8000多客户,这对任何一个合作伙伴都是很有魅力的数字。同时,东软自己的技术可以和别人组合,也可以独立,拥有自主权。”刘积仁补充道。

  可以看出,东软的国际化路径是建立在合作关系上的,这也是国内软件企业进行国际化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当众多中国软件企业寻求海外“金龟婿”的时候,东软依然待字闺中,坚持着“先自立再谈恋爱”的模式。

  刘积仁的理由很简单,“一个漂亮的女孩儿大家都会追求,这是市场行为。企业首先要构建自己的魅力,一个没有魅力的企业也就很难拥有长久的婚姻。联盟是一种利益的结合,拥有交换的砝码,才能有个信赖的结合,才能长远。完全依附‘傍大款’终究是有问题的。”

  企业战略,别人身体我的“芯”

  从东软的年报上不难看出,其利润分别来自电信、电力、保险、医疗等众多领域。2005年,东软医疗系统的主营业务利润率高达37.2%,是其软件及系统集成业务的近两倍,医疗为东软作出了巨大贡献。

  东软不务正业?

  刘积仁并不这么认为,“东软的核心业务依然是软件领域,只是将软件运用于不同的行业,并没有生产其他行业的产品。比如,东软设计的整个医疗系统中,CT机、磁共振等产品的硬件制造都是外包。供应商向东软提供部件,东软组装软件后销售。对东软来讲,软件是我们的核心,只是它表现在电信、医院、防火墙等不同的行业。软件企业首先应该做软件,然后用软件在市场上演绎不同角色的产品。”

  对于跨多个行业经营,刘积仁向记者讲述了一个至今还后怕的故事:“1995年,东软在反思,跨越多个行业的战略是否正确?企业是否应该回到一个行业发展?而就在当年,东软的电信业务不断增长,邮电部却发了一个通告,全国的邮电软件必须由它指定的企业来做,东软被排挤在外。如果当时没有别的行业支持,那就死翘翘了。”

  做软件有两种选择,一是做软件产品,以微软为主;二是做软件服务,以IBM为主。东软垂涎做软件产品,但刘积仁的定位很清楚,“我们不可能成为微软那样的公司,因为我们走的是不同的路。软件产品的确很有魅力,微软把软件放到了塑料的盘体上,东软为什么不能把软件放到不同的设备里批量销售呢?我们要做出软件产品公司的感觉,从而提升价值。”

  按照这种模式,截至2006年上半年,东软占到了中国社保信息系统50%以上的份额,中国联通信息系统和烟草信息系统30%以上的份额,电力系统10%的份额。以软件为核心,跨越不同的领域,这不但大大降低了东软的经营风险,同时使其跳出了行业的竞争,这就是东软的选择。

  刘积仁与越野车

  和其他企业家的“坐骑”相比,刘积仁的越野车非常抢眼。很难得,这个反差不是刘积仁刻意所为,“车子对于我来讲仅是一个代步工具。东北的雪比较大,而我喜欢在下大雪的时候开车到山里面,在特殊的环境下跨越到别人暂时到不了的地方,那是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刘积仁的个子比较高,但是车子里面的活动空间非常大,所以,跑长途的时候他可以把椅子放下来休息。“如果想刻意区别于其他的企业家,我就去开那种最古老的吉普了。”

  刘积仁的色彩

  刘积仁坚持将园区的房屋建成灰黑色。“很多人都不喜欢灰黑色,但是这样颜色的建筑容易与外界呼应。夏天时它和绿树相映,冬天时它和白雪形成一种反差。这是东软的一个标识。”颜色和人一样,事实上看你放在什么地方。不同性格、不同能力、不同脾气的人,必须要相互搭配才行。结构要合理。

  记者观察

  最廉价的享受

  如果让刘积仁重新做出选择,他表示不会再做软件这个行业。“一个人选择做什么是基于某个东西刺激他去挑战。一个是兴趣,一个是困难。兴趣会让人觉得新鲜而愿意去做,困难会激发挑战的欲望,我为什么不行?”而软件对于刘积仁来讲并非兴趣。

  刘积仁的兴趣在摄影、音乐、建筑、绘画,甚至是开着他的越野车去享受与外界融合的那种感觉。

  有一次,刘积仁和INTEL的副总裁一起进行空中之旅。聊得兴起,刘积仁建议打开各自的公文包比比他们平时随身带什么物品,结果两个老总的东西都是一样的:电脑、Ipod、录音笔、U盘、激光笔和一堆数据线,还有就是随身的数码相机。

  刘积仁非常羡慕这样一群人:在

丽江,自己开个咖啡厅,过着简朴的生活;抑或是在法国的南部乡村,布置个自己的画室,有人买就卖,没人买就自己欣赏。“这样的人已经从生活中解放出来,他们没有过多的物质追求,拥有真正的自由。我们还有事业,还有控制不住的野心,还无法做到那一点。”

  刘积仁喜欢旅游,但工作的压力使他根本没有时间,刘积仁会经常在机场购买时尚旅游的杂志,在飞行中看着书上的旅游介绍和风光图片,听着自己喜欢的音乐,闭着眼睛神游,享受在自己的遐想中。刘积仁开玩笑地说,“神游的成本很低啊。”

  刘积仁想到最浪漫的场景就是:有一首愿意反复听几十遍的歌曲,曲调可以是缠绵的,深厚的或者是刚性的,然后进入到那个音乐场景,世界给了你这个机会,构造了这个环境。当被歌者的情感带到音乐中所描述的情景中时,刘积仁说他似乎可以听到歌者咽口水的声音,或者是小提琴的弓子刚碰到音箱的感觉。

  刘积仁这样的老总们休闲的时间都少得可怜。一个集团的董事长,自娱自乐的方式竟是这样简单,这开怀大笑的后面想必更多的是酸楚。

  忙碌的工作,让刘积仁格外珍惜神游的机会,“像我们这样的人,很少有放松的时间。所以,一旦找到机会,我就会尽量让自己的思绪完全离开这个环境,去享受另外一个意境,哪怕只有5分钟或者10分钟的时间。这种反差可以让人更好地投身到工作中。”刘积仁话语结束之后是片刻的沉寂。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