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正文
 

布道者Jud:推销中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 14:36 《中国电子商务》杂志

  Jud说,中国是一个资源,而不仅是一个市场。因此,就生意谈生意未免太简单了

  王长胜@本刊记者

  个人名片

  Jud,美国人。

  投身广告业,但其志并不在此。

  在中国做生意 最大的困惑是:他们总是在价格上纠缠不清。

  这个广告人遵循的原则是:价值与成本恰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Email:jud@willmountainfilms.com

  Jud和其他来中国淘金的老外不一样。Jud的判断很独特,他认为中国是一个资源,而不是一个市场。虽然他在中国做的生意很成功,但这并不是他的所有专注所在。

  来中国内地十几年,Jud经常会有回美国的想法,每隔两、三年就有一次。Jud说,就像三文鱼,成熟后都要回流。之所以一直没有离开,只是因为被中国的

传统文化所深深吸引,他对于中国文化有一个梦想,还没有实现。

  Jud来中国,一直从事着影视行业,曾供职过迪士尼等多家国际著名影视公司,三年前,在上海开办了自己的广告公司。但这些似乎并不是他的主业。他说,有些事情为了别人做,有些事情要为自己。

  钟情太极和中医

  Jud的父亲,年轻时代正值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所以,叛逆式地开始了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专注于中医文化。

  于是Jud读大学时也选择了中医专业以及影视制作,毕业后便来到中国,先后在台湾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南京大学学习中国文化和中医。

  这样的成长背景,可以理解Jud对于中国文化受着怎样的浸染,又有着怎样的情感维系。

  Jud不像一个生意人,倒像一个布道者,他要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喜欢影视的他,经常去武当山、陈家沟等太极发源地拍摄太极纪录片。而这只是他梦想中的第一步,Jud下一步要拍摄一个关于中医的纪录片。通过这些纪录片,Jud试图诠释中国深邃的哲学思想。

  在采访过程中,Jud对记者大讲“精、气、神”的关系,头头是道,俨然一个布道者的角色。

  Jud说,目前经营的广告公司更像是一个跳板,利用这个平台,他首先要养活自己。

  他说,他的纪录片可能会卖给Discovery或者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但那不是他拍摄的最终目的,他反复强调,他的作品如同艺术品,制作时从来不会考虑到价钱,那是他的一个梦。

  如果说Jud经营广告公司是为了别人,那么,拍太极和中医的纪录片就是为了他自己。Jud把前者定义为一种社会责任,是所有活着的人都要做的工作,而后者是自己的心愿,一定要执着下去。

  难怪Jud说中国是一个资源,而不是一个市场。他还想开一家麻布服装公司,因为麻布既可以保护环境,又独具特色,美国没有麻布。类似的资源,中国还有很多,Jud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些。

  一分钱一分货

  做影视广告生意,Jud总结自己的优势在于挑剔。对于自己的作品,不容有丝毫的质量缺陷,做就要做到最好,不会为价格竞争而降低作品的品质,Jud一直把广告产品称为作品。

  Jud给客户的报价是同行中最高的。一次,他给美国通用公司的一个宣传片报价12万元,而一个同行报价只有5万元,通用问Jud可不可以再低一点,Jud摇摇头说,价格低宣传片质量就会下降。最终对手以5万元的价格优势得到了通用业务。而三个月后,通用突然给Jud打电话,打听12万元的报价还可不可以做,Jud说可以。原来,报价5万元的公司做出来的宣传片根本无法达到通用的要求,Jud用一句地道的中国话说:“一分钱一分货。”

  Jud说,这是在中国做生意最大的困惑,无论是和客户谈判还是与同行竞争,总是在价格上纠缠不清,浪费很多精力。“预算总是低的,要求总是高的,时间总是短的”, Jud说,在美国并不是这样。对于影视广告这样一个相对成熟的竞争性行业,Jud一直坚持着一项基本教条——价值与成本恰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要么以高成本向客户提供高价值,要么以低成本提供相应的低价值。Jud宁愿坚持自己的“一口价”的做法,虽然目前公司很小,但不能急功近利。

  值得欣慰的是,Jud不断赢得客户的认可,尤其是一些跨国公司,其中不乏美国通用,可口可乐,耐克等。

  做生意不能有偏见

  Jud对中国似乎很了解,当被问到他如何看待他在中国10多年来的变化时,他的回答令记者有些吃惊。他认为, 10多年来中国没有什么变化。因为,100多年来中国只有四次巨大而深刻的变化: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而这之后变化很少了,有的只是不断发展,楼越盖越高,汽车越来越多,机会也越来越多。Jud说:“如果说非要有一个变化的话,倒是选择学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了,十几年前,除了我,没有几个外国人肯学汉语。”

  Jud认为连中国人自己都不理解中国,也许他指的是正在消失中的某些中国传统文化吧,当被反问时,Jud说他也不理解中国。

  在中国创业,服务的也多是跨国公司,Jud似乎应该有一些独特的文化背景优势,但是Jud不以为然。他说,很多跨国公司来到中国,几乎就成了中国的公司,包括员工和文化氛围。就连这些跨国公司都会对Jud有偏见,难怪Jud说外国人在中国很不容易。一次,Jud的报价单上演员一项是2000元,而同行的报价是800元,客户就认为因为Jud是外国人,所以演员公司要的价格就会高于中国人的广告公司,Jud觉得有些委屈,他说800元的是群众演员,2000元的是专业演员。

  现在,Jud会经常被其他公司聘请过去做导演,拿到的佣金和自己开公司赚到的钱差不多,虽然,他也尽量让自己的公司能够独立运转,但是很难。

  Jud送给《中国电子商务》一张刻有他部分作品的光盘,里面有他拍摄的可口可乐电视广告——没想到那个整天在电视台看到的广告,居然出自这样一个有点不务正业的广告人之手。光盘里还有一个关于

飞碟运动的片子,那是Jud最喜欢的运动,他要把飞碟运动在中国推广,并正在参与组织一些联赛。布道者的特质再次暴露无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