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商业怪才马嘉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 10:07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郑言成报道

  十年时间,把一个当初只有50余万元的小企业,魔术般地经营成一个如今固定资产达14亿、销售额达181亿元的大型连锁企业,他在国内零售业界正创造着一个商业神话。

  在7月17日举行的企业成立十周年庆典大会上,他向业界宣布,未来五年内,他将再开1600家店,使商业网点增至3000家,销售额上升到400亿,把他的企业打造成华东地区“商业航母”。

  他就是苏果连锁超市CEO、被业界称为“商业怪才”的马嘉梁。

  创业苏果掘首桶金

  “事在人为,人在精神,要干就干第一。”这是马嘉梁的人生创业信条,7月20日,苏果连锁超市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正是这样的人生信条支撑着马嘉梁走过了他35年的创业生涯。

  生于1954年的马嘉梁,父亲是民族资本家。这样的家庭出身也许赋予了他此后的从商天赋,但特定的社会环境也使他创业之路充满艰辛,从而也造就了他为人处世“争强好胜”的性格。马嘉梁17岁参加工作,职业生涯中曾干过保管员、采购员、车站码头调运员、物价员、业务员、业务科长、批发部经理、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

  1996年,时任江苏省果品公司要职的马嘉梁和当时的公司领导者们居安思危,在分析了企业和市场变化情况后,决定走以批发养零售、以零售带批发的发展新路。

  在十年前,面对超市业态在国内作为一个新生事物,马嘉梁也曾一筹莫展。不过,马嘉梁并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中国人学习能力很强,反应快,有敏锐的洞察力。只是缺乏系统化、规范化。我们的态度是低下头去学习。”在回顾这段经历时马嘉梁颇为感慨。

  南下广东,东进上海,经过反复的学习和考察,马嘉梁开始了零售连锁经营的尝试。就在1996年当年,马嘉梁带领他的同事们4个月开出6家苏果超市,并创造了销售额650万元的好成绩。

  在1997、1998年,马嘉梁曾一反超市收取进场费的惯例,不向供货商收取一分钱进场费,与广大供货商结成了长久的相互支持与帮助的紧密联盟。此后证明,这个做法的意义远大于进场费。此后,苏果在马嘉梁的带领下,亦步亦趋,从一个胜利走向了另一个胜利。

  “要干就要干第一”

  面对我国对外资放开

零售业市场,国内零售企业惊呼“狼来了”,外资零售巨头家乐福、沃尔玛等抢滩,在国内扩张态势咄咄逼人。

  对此,马嘉梁并不惧怕,“在竞争面前要做强者,在困难面前要做勇者,在问题面前要做敢于自我解剖的大夫,趋利避害,就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通过实施人才战术、制度创新等一系列战略,始终致力于苏果团队内功的锤炼。

  2004年开始,苏果开始加大力度引进人才。面对我国本土零售企业人才的系统培训十分不足,马嘉梁推行“拿来主义”,开始着眼于从外资、台资企业挖人。仅从去年四季度以来,共引进中层管理人员100人左右。面对外资的扩张竞争势头,马嘉梁沉着应对。在南京,苏果通过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加大网点布局,对家乐福实行“围剿”战术,一度使家乐福销售额下降了12%。

  马嘉梁向记者表示,他打算向苏皖地区推广一系列“围剿”战术,让苏果成为在江苏乃至更大范围内外资企业必须“在乎”与重视的一家民族商业企业。在成功阻击外资巨头的扩张势头后,苏果才能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从而才能实现商业“超级航母”梦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