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有一天,发现周围的人在谈话中使用“信仰”这个词的越来越多了,已逐渐代替了“理想”这个词。最先留意到这点时是在瑞士达沃斯经济论坛中听溯宁提到的,他说企业家一定要有信仰,信仰如何重要等等。我当时还问了他一句:“你指的信仰是什么?”他回答说,就是企业家精神,并列举了许多国内外的案例。之后又在新浪博客上看到黎鸣先生写的一篇文章“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愚昧的民族”,他理解的信仰就是“对万事万物存在唯一性真理的坚信不疑的认定”。
前天,家里来了位朋友,她最近遇到了一件很不顺心的事,就给我和张欣讲述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向我们诉苦。我听完后劝她说,还是团结为重,先反省自己,然后再和对方坦诚地谈一谈,世上没有解不开的结。她说,对方是没有信仰的人,没有信仰就没有底线,没有底线就什么事都可以做出来,什么话也可以说出来。我当时也问她了同样的问题:“你说的信仰是什么?”她回答说,信什么都行,总要信点东西,如果没有了信仰,就没有了敬畏、没有了约束,人生和人生的行为就会失去目标和方向。她的这种解释可能是对信仰最低层次的解释,最泛泛的解释。
我们大家在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生活的目标很单一,就是填饱肚子、穿暖衣服,在年纪小的时候需要求学,接着就要养家糊口,总有一个具体的目标需要去努力才能实现。人到了中年之后,有些目标过时了,有些目标已经达到了,这时如果仍没有信仰,心里就会空荡荡的。有一次我和我们家的老人谈到一些事情,这位近80岁的老人说,我是共产党员,我不能说这样的话。当时,我从内心深处对他肃然起敬,活着有个目标,有可遵守和相信的东西,心里就踏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