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正文
 

新华美通的布道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7日 22:42 《市场圈》

  走过水土不服的阶段,新华美通——这个海外市场成功模式的翻版,正加速在中国复制。在Gregson和Williams看来,争取更大的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文|本刊记者 陈振烨 曹朝霞

  一场急雨,并没有阻挡Charles Gregson来华的行程。2006年5月9日,这位美国企业信
息通讯社首席执行官,坐在北京昆泰大厦的新华美通的办公室里,面带微笑、神情自若地接受《市场圈》的独家专访。

  上任13个月后,Gregson第三次到访中国。如果说前两次还带有观望、考察中国市场的意味,那么这一次,他已经对盈利的前景有了充分的把握。Gregson向外界明确透露,“未来6个月内,将继续加大在华业务的投资。”

  出于对中国市场潜力的判断,Gregson的自信和大刀阔斧的进军,有着充分的理由。

  复制“美国”模式

  美通社创立于1954年,作为全球最大的新闻稿件传播机构,它不仅改变了美国企业将新闻稿“由人工送至媒体”的形式,也实现了“同时送达多个媒体”。这一服务模式沿用至今,并且通过30种语言,可以将新闻稿件发布到135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美通在亚洲区域第一个进入的市场。2002底年,美通社和新华财经合作成立新华美通,核心业务依然是新闻稿发布,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美通特色,是既不属于新闻通讯社,也有别于公关公司的运作模式。正因为如此,定位于“专业新闻稿发布机构”的新华美通在中国,还未遇到直接的竞争对手。

  弃日、韩而专攻中国,Gregson有明确的思路,那便是先入为主。他认为,在日、韩成熟的市场里,可能早已有一些公司提供类似的服务,“我们更愿意来一些正处于发展初期的市场,没有与此相关的服务,在这样的市场开展业务,会更加有意思。”

  “对公关公司来说,他们的核心业务应该是为客户提供咨询。比如确定一个公司所要宣传的主题,公关公司也好,投资者关系公司也好,主要是通过咨询等服务,给他们的客户提供价值。公关公司的人会和记者一对一的沟通,这确实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而美通所做的,就是给这些公关公司及投资者关系公司,提供更好的媒体发布渠道,确保客户的新闻稿发布到最相关的媒体或者投资人手里。”Gregson这样解释美通与公关公司的关系。

  在Gregson看来,公关公司应该做战略咨询,之所以还做发稿业务,是因为中国的专业发稿机构太少,而公关公司剥离发稿业务则是发展的大势所趋。的确,一些跨国公关公司比如普乐普,早经放弃单纯的发稿业务,这给走专业细分路线的发稿公司带来了机会。

  因专而准,因专而精。

  “准确是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不是说要把新闻稿发给所有人,而是把新闻发到最相关的媒体手里。”50多年积累而成的媒体网络,已经成为美通的一张王牌。目前可以向全球4万家客户提供电子新闻稿发布、目标发送和媒体简报、监测评估等服务,并在全球14个国家设有办事处。新华美通依靠美通的海外发布网络优势,在中国也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发布网络,国内有2600多家媒体的6000多个编辑记者,每天都在接收新华美通的新闻稿。

  “冒险”后的收获

  每天一早,年逾花甲的John M. Williams骑着单车,准时奔向位于北京朝外大街乙12号的办公室。作为新华美通董事总经理,干起工作,John总有使不完的劲儿。Gregson评价道,John最大的优势就是对工作的热情和精力,并且能够向其他同事传递和分享这种情绪。

  John说,他非常认同斯彼尔博格那句“为梦想而生存”,也很欣赏比尔盖茨“为什么不这样做”的创新精神。因此,在很多中国员工眼中,John既有为梦想而冒险的勇气,又力求不断创新。过去的两年中,新华美通在中国业务的快速增长,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人需要有冒险的勇气,不冒险就不会有回报,当然冒险在一定的范围内。美通决定在中国开展业务,这也是一种冒险。”John说。然而,“冒险”之初的12个月内,新华美通没有任何业务,没发一篇新闻稿。

  正因为用人的失误,新华美通初创时走了一些弯路。之后逐渐意识到,媒体关系是业务的基础,应该任用理解中国媒体和公关的人员,舍得花时间建立媒体关系网络。“我们做的是传播的服务,一定要对新闻有理解、有热情。”曾在报社做过记者的John,对传播和沟通有着充分的理解。他说,“员工眼睛发亮时,就是大家沟通非常充分的时候。”

  在新华美通,可以感受到团队的充分沟通和紧密协作,每个部门的沟通都很频繁,编辑会经常花时间了解媒体关系的工作;做客户服务工作的,会把有关信息反馈给销售和编辑;编辑、销售、客服、媒体关系两人一组,每周都会一起吃饭、开会。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协作非常紧密,北京员工去上海开会、上海员工来北京培训等等。John已把团队之间的信任与协作,看作决定一个组织成败的关键。

  32名员工中,只有3名是外籍,新华美通已经实现人才的本土化。“我们计划把新华美通设置成完全的本土化公司。”John说。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这才能人、事两顺。抢到国内首家“专业新闻稿发布”身份的新华美通,正因为有这样一个团队支撑,才得以实现一个又一个的突破。

  Gregson坦陈,“在过去的两年里,总部通过新华美通发到中国的稿件增长很快,增长率高达400%。”截止到目前,新华美通的客户已近300家,迪斯尼、百度、联合利华等知名企业均在其中。

  如此发展速度,更加坚定了Gregson和美通总部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增加投资、扩充人员……新华美通正加快布局中国的脚步。一个只适用中国客户的网站,在未来的三四个月内建成。此外,除了北京和上海,还将在深圳设立办公地点,并积极寻找一切可能的合作机会。Gregson相信,“随着中国的公关公司或者媒体越来越成熟,争取更大的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对话

  《市场圈》:在中国,新华美通如何开拓市场,延展业务范围?

  新华美通:国内的客户越来越多,大概已经占到总量的60%。中小企业和机构是新华美通的主要客户,但有些对我们并不了解,所以要不断提高市场教育的幅度。一方面是推广自身的服务,另一方面倾听市场的需求和反馈。我们也会研究哪些行业是可以进入,汽车也好,IT也好,找到潜力最大的行业,研究如何帮助他们推广产品、形象、股票。要确保客户、媒体合作伙伴都有益处。

  《市场圈》:中小企业在公关方面的预算并不高,而且很多公关公司都是自己发稿,这对新华美通有没有影响?

  新华美通:没有人阻止企业和公关公司自己发稿,但通过新华美通,稿件被媒体采用的几率会更高,更快捷有效。在中国,我们正在建立自己的媒体网络,了解它们报道的范围和需求。稿件发布是我们的核心业务,不会向客户推销他不需要的服务。实际上,中国客户与全球客户没有区别,都是关注服务的价值和投资回报。一旦客户了解到新华美通的价值,价格就不再是问题,何况我们的定价比较低。

  《市场圈》:如何针对目标客户进行推广?

  新华美通:主要是和中国国际公关协会这样的组织合作,参加行业展会、展览、研讨会,口碑相传,介绍我们的服务和成功案例。每月在北京、上海定期举办媒体茶会,邀请资深媒体记者和编辑给市场人介绍媒体概况。

  《市场圈》:近一段时间的预期目标是什么?

  新华美通:希望业务、客户群不断增长,推出新的服务。

  《市场圈》:新服务指得是哪些?

  新华美通:以前发稿件多是电台、电视台和纸媒,现在更希望在网络、博客上,尤其是博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客户希望把新闻发到博客的写手那里,可以互动、更正。以后会有多媒体传播运用,包括图片、图像和声音等等。还可以通过技术把新闻稿直接发给消费者的手机或者PDA。中国家庭对新科技的接受甚至比美国还要快,这是很好的基础。

  《市场圈》:如何控制博客的发布呢?

  新华美通:发稿到成百上千万的博客上是很困难的。但在某个特定的圈子里,还是会产生影响力,也方便监测。

  《市场圈》:在博客上的投入预计是多大?

  新华美通:不是很大,但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做调查、监测。现在很多监测博客的工具,我们也在利用。

  《市场圈》:2006年的盈收目标是多少?

  新华美通:我们是上市公司,暂时不方便透露。但可以说,今年在中国的收入计划要比2005年增长100%。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