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正文
 

黄河集团权杖交接水到渠成 乔秋生时代到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 10:04 《商界名家》

  本刊记者 李玉申 发自河南长葛

  与李海仓、王均瑶等人相比,乔金岭突然去世时,儿子乔秋生的接班似乎一切“顺理成章”,明显缺少外界对前者类似的期待和悬念。而在继承父亲家业之后,乔秋生对黄河集团的远景目标更加明确,并在主业之外采取了更加保守的发展策略,行事谨慎而低调,这一点从他“继位”后外界为数不多的报道就可以看出。

  在全国范围内,“缺少”新闻的黄河集团似乎就这么被逐渐淡忘了。

  权杖交接“水到渠成”

  从河南许昌市区向北40分钟的车程,就来到黄河集团总部所在地——河南省长葛市。到了该市人民路,不用打听,远远就能看到“黄河集团”几个红色大字。

  在这个只有几十万人的小城,黄河集团是绝对的龙头企业,员工达4000多人。如果说黄河集团所在地是由乔金岭一手打拼出来的“院子”,那方圆2平方公里的占地面积足以让它成为最大的“乔家大院”:1.8公里长的黄河大道,一眼看不到尽头,以黄河大道为分界线,以北是生产区和办公区,以南则是生活区。

  正值初春,中午的阳光照在略显空旷的厂区,一群下了班的工人三五成群地从北区走向南区住处,他们都穿着清一色的蓝色工作服,这也是黄河集团的基本颜色。在这里,从乔秋生到普通车间员工,都是这样的打扮。如果说有谁可以不同,那就是所有是共产党员的员工胸前,多了一枚标明党员身份的牌子。

  沿着黄河大道每隔不远,就有一个类似公交站牌一样的大灯箱,每个上面都有一名黄河集团员工的大幅照片,并写着“管理模范时长敏”、“黄河老兵尹忠义”等字样。这些灯箱一字排开,构成了厂区内一道特殊的文化景观。

  继续向前,靠左分别是职工家属楼、外国专家楼、小康住宅区、大学生公寓和专家别墅区,右边则是机械公司、触煤厂、办公区和金刚石厂等生产企业,整个厂区规划严谨,井井有条。

  集团办公室主任李强接待了记者。2000年大学毕业后,李强来到黄河集团,先是在黄河集团南方某销售分公司做业务员,还下过车间,由于工作出色,近两年调到办公室。李强向记者介绍,在黄河集团,每年都会有很多这样的大学生加盟,“长葛虽然不比大城市对人才有吸引力,但公司能为毕业生提供的平台和生活一点也不比大城市差。”他举例说,在大城市工作3年也许存不了多少钱,在这里却可以住上属于自己的房子,“这就是幸福”。据说在长葛,只要是说自己是黄河集团的员工,连找对象都很容易。而且,为了留住人才,黄河集团还鼓励应届毕业生把自己的对象一起带来。

  在黄河大道上,记者遇到金刚石厂的一名工人,他告诉记者,像他这样的普通工人每月可以拿到千元左右的工资,在当地属于中高水平。“而且,公司里都是年轻人,这种感觉很让人留恋。”

  这种“让人留恋的感觉”不仅仅是员工年轻,一位参加工作不久的黄河员工告诉《商界名家》记者,是公司的企业文化让他感到踏实。“实干创造未来”是现任当家人乔秋生最为推崇的企业文化,两年半来,他反复向员工传达“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的黄河精神,正是这一点,让黄河上下充满了安全感。

  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平静得让人忍不住憧憬的地方,两年半前却经历了一场风云突变:53岁的企业创始人乔金岭突然死亡,他撒手丢下的不仅仅是当时的3000多名员工,还有外界的质疑、政府的焦虑和合作伙伴的彷徨。

  当然,最不知所措的,恐怕还是他的儿子乔秋生。

  乔金岭幼年丧父,一辈子的坎坷经历使他认定“人要想有出息就必须吃得了苦,没有苦中苦,哪来甜上甜”。这一点,看着父亲创业、跟着父亲从苦日子走过来的乔秋生深有体会。

  乔秋生从16岁开始当兵,有一次乔金岭去部队探望,当时天寒地冻,“那么寒冷的天,父亲没有穿袜子,就光脚穿着鞋子,想起来心里就忍不住难受。”

  转业后,乔秋生加入了父亲的企业,同时上了郑州轻工业学院的大专班。当时,老乔让儿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深圳去卖金刚石。在那里,乔秋生只是一个普通的业务员,很快,他就把找客户、发货、收款这些做销售的基本程序都弄得一清二楚。回到长葛,老乔没有马上提拔他,而是把他安排进烧结工车间做班长,这还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管理工作,照样需要和普通工人一样干活。

  乔秋生的第一份管理工作是车间主任。在父亲的企业里,乔秋生的性格一直是被公认为踏实肯干,为人厚道。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乔秋生一直是乔金岭极力培养和寄予厚望的接班人。到1991年,他已经是黄河实业集团公司五分厂厂长,后来又被委以销售公司总经理的重任。

  当时很多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老乔已经开始准备“退居二线”了,乔秋生很快就会坐上集团总经理的位子。但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这次老乔并没有表现得那么着急:当时,黄河集团与日本一家金刚石生产企业合资,乔秋生和黄河集团的20多个人一起,被乔金岭派到日本学习金刚石制造业的管理技术。其后,乔秋生先后担任过集团副总经理和上市公司的副总经理,主要负责销售工作。

  转折点应该在1998年,黄河实业控股的黄河旋风(600172)拟在上海上市。乔秋生投入了公司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并颇有建树。

  上市之初,乔金岭想让儿子来挑总经理这个担子,却下不了决心,担心担子太重,儿子挑不起来。最后终于决定聘请一位职业经理人来做上市公司的总经理,给乔秋生留了一个副总的位子,让他好好学几年。

  但是黄河集团的一位副董向乔金岭建议:“别再请别人了,这是个让年轻人锻炼的好机会,放手让他去做吧,想培养接班人就得给他机会,没有第一次他怎么能学会自己做主呢?就得把重担压在他身上试试。”

  此番建议打消了乔金岭的疑虑,也许他想来想去还是培养儿子重要,随后乔秋生开始正式以黄河旋风总经理的身份独立管理上市公司,乔金岭则退居幕后担任董事长,给儿子充当后盾。

  后来,在这场父子权力的接力中,乔秋生又顺利接任了上市公司董事长和黄河集团的总经理、副董事长等职务,乔金岭只保留了黄河集团董事长的位子。

  可以说,黄河少帅基本上已经通过了父亲严格漫长的考核。早在乔金岭去世以前,乔秋生就已经获得“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河南省劳动模范”、“许昌市第四届人大代表”等荣誉和社会职位。

  尽管如此,当时人们仍然相信,即使乔金岭将董事长一职也让给乔秋生,他的个人决断仍然左右着上市公司的发展,乔在数十年的打拼中与当地政府、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合作方建立的默契而牢固的关系,也非乔秋生所能替代。

  但从2003年9月7日开始,一切开始也必须发生变化。

  乔金岭突然死亡的几天,黄河旋风股票曾一路走低。当时甚至有媒体传言,黄河集团再也没有了乔金岭和政府、银行的默契关系,当地工行已经停止了对黄河的贷款云云。

  “黄河集团几乎独自撑起了长葛市财政收入的半边天,解决了当地大量的就业人口。”据黄河集团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当时在对待黄河集团的问题上,大家的态度是很一致的,没有人希望如此庞大的企业就此垮掉。

  在乔金岭死后召开的黄河集团董事会扩大会议上,长葛市市委副书记李英杰明确表态:“乔秋生能够担当重任,大家应该支持他,董事长去世后,担子自然地落在秋生身上,乔秋生接任上市公司董事长以来,管理有方,以诚待人,有驾驭全局的能力,市委市政府是信任的,相信乔秋生能够担当重任。”

  无论是能力还是资历,乔秋生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力而成为了新的董事长,而一般民营企业接班中经常出现的财产继承争端也没有出现。

  据《商界名家》记者了解,乔金岭一共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只有老大乔秋生一人是乔金岭一直着力培养起来的,另两个儿子一个在当地城管部门工作,一个在本地公安部门任政法委书记,一个女儿嫁给郑州某公司老总,赋闲在家。

  “我想乔总的弟弟妹妹没有一点想法也许不现实,但这个问题早在老乔总时代也许就已经解决了。”黄河集团一位部门负责人认为,乔秋生的弟弟妹妹似乎也从没想过要在黄河集团上班,“他们生活都有保障,也没必要那么做。”

  “当时觉得,肩上的担子真是有千斤重。”乔秋生承认自己那时“还只是个干活的人,公司的主要决策大权都是父亲亲自执掌。”

  乔秋生曾在父亲的追悼会上表态:“在很多方面,我暂时还比不上父亲,但黄河集团有一个团结的领导班子,有一套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他请求各界领导、社会各界、董事会及4000名员工,监督自己的一言一行,如果不称职,将“自动辞职”,按照父亲提出的用人标准选贤,带领企业发展。

  乔金岭去世前曾是河南省工商联副会长,长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乔秋生接班后,省工商联立刻增补乔秋生为副会长,长葛市人大也增补小乔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后来又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2005年,河南省工商联曾与浙江省工商联分别选一名优秀民营企业家进行过一场“江河对话”,乔秋生作为河南省民企代表参加了对话。在关于财富继承的一番对话中,乔秋生回忆当年父亲“下放”他到基层锻炼的感受,曾用“恨死他了”来表达当时的想法,直到自己接班后,才明白“当年父亲的一番苦心”。

  小乔认准“傻子金刚石”

  数字也许是商人表明成败最好的载体:2004年黄河集团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41%,利税增长28%,出口创汇增长39%;2005年,集团销售额达到30亿元,利税4.3亿元。

  人们开始对这位年轻的董事长刮目相看,当年乔金岭自杀后笼罩着整个黄河集团的疑云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甚至有人这样评价,“小乔比老乔还要有眼光”。

  乔金岭在世时,黄河集团曾经尝试过多元化经营,业务曾涉足饮料、医药、旅游等多个行业,还争取到了阿深(阿荣旗至深圳)高速公路80公里路段的建设经营权,与日本合资的一家饮料公司也已经完成了市场调研、项目论证及征地的工作。

  2004年,乔秋生上任后不久便对公司的业务作了全面调整,首先就放弃了高速公路项目,当初争取经营权的时候也遇到很多困难,乔金岭不但作了这个决定,其中很多谈判和筹备的具体工作,也是由乔秋生来完成的。几乎是同时,他停止了黄河集团对饮料项目的投资。“只要有我乔秋生在,黄河实业集团在10年之内就不会偏离人造金刚石主业。”

  乔秋生喜欢用数据来说明:80公里的高速公路要投24个亿,继续下去很可能拖垮公司,现在退了,心里的石头算放下了一块。乔秋生相信,随着生产工艺的改进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包括金刚石在内的超硬材料领域至少还有50-100年的发展期,而这个领域,他的企业已经经营了十几年。

  与此相对应的是,2004年,乔投资2亿元于主业,在德国、印度、法国设办事处,在郑州高新区、上海浦东设立研发中心。

  这么大笔的投入和发展金刚石主业,河南省工商联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赞赏,他认为,小乔比老乔步子迈得大。“年轻人就要有这样的开拓精神。”

  如今,黄河集团已经是亚洲最大的人造金刚石生产基地,仅次于美国通用和英国的“元素6”公司。在黄河集团的网站上,记者看到这样一条介绍:(黄河集团)公司今后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以长葛为基础,以郑州为窗口,以上海为依托,以人才求发展,以人造金刚石为主业。计划到2010年实现100亿元的销售收入目标,冲击人造金刚石世界第一。

  这是否意味着黄河集团真正的“乔秋生时代”已经到来?

  “100亿元的说法最近我们已经很少提了。”李强介绍说,并不是黄河集团放弃了到2010年销售百亿的目标,是因为“董事长不想那么张扬,也不提倡总把这些挂在嘴边”。他介绍说,最近两年,乔秋生甚至提出了黄河要做“傻子”金刚石的口号。“傻子”金刚石不仅符合乔秋生一贯坚持的“做人要朴实厚道”的原则,更包含“完全由市场定价,质量到家、服务到位”的意思,在他眼里,这将是黄河集团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即位”后,乔秋生更多保留并发扬了老乔时代的管理模式:每周一次的集团“两会”(厂部长办公会、总经理办公会);极其重视产品质量;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来长葛扎根……但在父亲的基础上,小乔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和眼光。

  “乔总给我的印象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平易近人,雷厉风行。他在集团做的任何决策,都会充分听取别人的建议,绝不一人独断。”采访中,李强还和记者讲起乔秋生这样一个习惯:乔本人平时喜欢读书,遇到自己深有感触的章节,他会通知办公室复印下来,在集团开会的时候分发下去,然后把自己的感受讲出来。

  每到逢年过节,乔秋生都会到一线慰问员工,这已经是他的习惯。“但遇到管理人员失职,他也在大会上发火。”李强介绍说,尽管如此,集团没有人认为乔秋生有家长作风,“熟悉乔总的人都知道,那只是他的个性使然。”

  已经41岁的乔秋生现有一儿一女,都已经10多岁。在黄河内部,员工很少见到乔的家人,他在本地工作的两个弟弟,也只会因工作关系才偶尔出现在集团办公室。在下属们眼里,脸色黝黑的乔秋生在公司说话不多,常年穿一身工装,中等个头,脸长得很精神,公司员工对乔秋生的评价是:“他心中有数,做事情也比较踏实。”一些当年跟着乔金岭打江山的老将们茶余饭后谈起乔秋生,有一点倒是统一的,那就是当年人们聊起乔金岭总是褒贬不一,会有争议;但是现在对乔秋生的好评倒是比较一致。

  3月9日晚,记者第三次致电在北京参加“两会”的乔秋生,电话中,他对《商界名家》的关注再次表示感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