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掌门王永庆退居二线 心系大陆贫困乡镇小学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0日 03:14 财经时报 | |||||||||
赵军 执掌台塑集团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王永庆,6月5日将权杖正式移交。今后,他将以顾问的身份为公司的发展建言献策。 台塑总经理李志村接替王永庆出任董事长,李虽是外姓人,但他跟随王家多年,颇受
王永庆如今头戴“台湾首富”、“经营之神”、“塑胶巨子”等多顶桂冠,探究这些桂冠的由来,都离不开他50多年前创办的台塑公司。 台塑在台湾企业界堪称龙头老大,它从无到有、从有到大的过程,可谓王永庆创造的一个神话。 70多年前,年仅15岁的王永庆为讨生活背井离乡,这一走揭开了他传奇一生的第一幕。王永庆第一份可以糊口的活是在一家米店当小工,专给客户送米。人小鬼大的他一边卖力工作,一边琢磨怎么做老板。第二年,他就用借来的钱开了自家的小米店。勤快加上质优,他很快赢得了顾客的信任,生意越来越好。离家第三年,王永庆即拥有了一家碾米厂,还雇佣工人,此时的他已经成为了小小的实业家。 可好景不长,就在王永庆生意不断发展之际,抗日战争爆发,动荡的局势亦波及到了他的米厂,在步入商海的第十个年头,他无奈关闭了工厂。此后几年,他开过砖瓦厂,做过木材商人,可生意做得都不太顺,不过,这似乎也成为“天将降大任于王永庆”的前照。 上世纪50年代初,台湾着手推动一系列工业发展计划,其中包括美国援助兴建石化工业基本原料的聚氯乙烯工厂。本来这次机会归一家大财团,但经考察后却认为不可行,这下“便宜”了王永庆,他的台湾塑胶工业公司因此得以兴建。 命运之神往往是给出一枚甜果,接着就会抛出一枚苦果。王永庆尝到的“苦果”是,出自台塑的产品囤积滞销。困境面前,他沉着应对,为台塑开出一剂良方,解决了公司的生存问题。 此后,王永庆带领台塑一路摸爬滚打,凭借独到的经营眼光和有效的管理制度,再加上刻苦耐劳、信守承诺、勤俭持家、凡事追求品质的作风,最终将台塑一步步打造成了台湾规模最大的制造业集团,它现已横跨了炼油、石化、塑料、纺织、纤维、电子、能源、运输、生物科技及医疗、教育等多元产业,拥有员工7万多人,资产总额达1.5万亿新台币。王永庆也成为台湾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在台湾富豪中雄居首席,在世界化学工业界居“50强”之列。在台湾,他是成年人心目中的“创业英雄”,也是企业家最佩服的同行。 生意做到极致的王永庆,也是一位慈父,他有七个女儿、两个儿子。王永庆的孩子差不多都在海外留过学。他有个女儿13岁就被送到英国读书,他要求女儿每周写信汇报思想。女儿说父亲的回信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仅帮她修改错别字,还和她深入交流,回信经常是密密麻麻地写满好几张纸。对从事家族生意的孩子,王永庆把他们当职业经理人看待,他们在台塑都是从基层做起,经历了各个层级。王永庆节俭的作风也影响着孩子们,在他们眼里,父亲和“富豪”两字似乎根本不沾边。正是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之下,王永庆的孩子个个有出息,即使家财万贯,他们也都很独立,事业有成。 年近90高龄的王永庆退居二线后,也是闲不住,他要忙着写回忆录,还想着在大陆的贫困乡镇建小学,给当地孩童提供上学机会。早在多年前王永庆投资祖国大陆之初,就曾多次表示如果有所得的话,一定要在祖国大陆发展事业,回馈社会。两年前,王永庆开始还愿,他计划拿出30亿元人民币,分批在祖国大陆贫困地区兴建1万所小学,这些小学统称“明德”。到今年4月,已捐建2300所小学。 王永庆虽然交出了权杖,可他在王氏家族仍是灵魂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