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肖金成接受专访时表示新区“将成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
“整个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乃至北方地区也需要一个亮点。我们觉得,天津滨海新区可担此任。”肖金成的这个想法,眼下已经变为了现实。
作为“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肖金成带领20多名专家起草了提升滨海新区国家地位的调研报告,报告的很多内容被近日公布的《国务院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所采纳。而且,《意见》比课题组的研究报告更进了一步,比如将滨海新区由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前沿”变为“门户”。
昨天下午,肖金成在办公室内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对话
记者:关于经济增长第三极的说法,国内出现了好多版本。东北振兴时称东北是第三极,有的也把环渤海经济圈称为第三极。
肖金成:我们在报告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深圳是第一增长极,20世纪90年代浦东是第二增长极,21世纪滨海新区是第三增长极。国务院的《意见》也认为它是继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以前把东北和环渤海称为第三极,严格说都是新闻界的炒作,不很科学。东北和环渤海经济圈是一个大区域,深圳只是一个城市,甚至连珠三角和长三角都不能和其相提并论,它们太小了,不在一个量级上。
记者:滨海新区的发展,对深圳、浦东有多大影响?
肖金成:可以说,没什么负面影响。他们不具备正面竞争关系,因为不在相邻区域,也不在同一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也不同。
记者:你认为滨海新区的发展有何瓶颈?
肖金成:我个人认为,就是体制的瓶颈。现行的体制很难改变,主要体现在滨海新区内部各自为政,非常严重。
记者:各自为政具体指的是什么?
肖金成:滨海新区内各行政区和功能区是平级的机构,而新区管委会也只具指导和协调的功能,不是领导机构。
分散决策的体制不改变,面对蜂拥而上的资本和项目,大家各干各的,有重复建设、环境保护等问题。另外,还有和周边区域的合作问题,真正的竞争不在深圳和浦东,而在滨海新区和天津、唐山、大连及青岛。
本报记者 韩福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