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正文
 

《做最好的自己》:心灵告白 谆谆诲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 15:52 《中国商人》杂志

  段颖峰

  微软似乎有这样的传统,当其某个高层离职的时候,总要出本书热闹一下,然后再高调进入一个新的公司任职。吴士宏迈出了前脚,借着一本《逆风飞扬》的热炒,她“飞”进了TCL。2005年7月19日,原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跳任到Google公司中国区总裁,引起了全球上万家媒体的追逐报道,也在国内引爆了一场关于职业道德的大讨论。

  作为一个生长于西方文化社会的标准职业经理人,李开复显然不甘寂寞。在跳槽到Google之前,李开复职业已多有变动。从初期任职的苹果公司跳到SGI公司,再到微软公司,李开复的跳槽,多少也体现了他对此职业的困惑。这种困惑在李开复看来,不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受不到列国君主重用后的“失落”,也有别于孔子所说的“四十不惑”,李开复对自己的工作转换,是以西方现代的价值观来阐述的。

  李开复很喜欢“写信”,他曾经为青年学子写了《我的人才观》、《给中国大学生的一封信》、《大学四年应怎样度过》等书信,但这远远不够发挥他对人才教育所抱有的像对IT事业一样的激情。

  如今,李开复撰写的第一本中文图书《做最好的自己》出版了。在书中,李开复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事业成功的经验,提出了“成功同心圆”法则,他希望以自己的经验来帮助中国青少年“做最好的自己”。

  对于中国大学生而言,李开复并非简单的商业偶像,他更多的是以励志者的身份出现,扮演人生导师的角色。2004年11月起,他花费10个月的时间,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事业成功的经验,写出了《做最好的自己》一书。他想通过书来影响年轻人,《做最好的自己》只是一个开始。

  李开复一直把他那养育了七个孩子的妈妈视为人间圣母。妈妈总是面带微笑,耐心地倾听儿子的诉说,仔细揣摩什么才是儿子真正需要的东西,一点一点地引导着儿子。于是,他在这本书里首先把信写给了家长,这么一来就不难理解这本书的畅销了。

  书中提出“成功同心圆”,即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核心,辅以积极、同理心、自信、自省、勇气、胸怀六种重要的人生态度作为同心圆的第二层,再以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六种行为方式通构成同心圆的最外一环。这一通向成功和达到卓越道路的抽象模型,对于青年学子们选择未来的道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雕塑自己,可以作为参照。

  李开复的思想无疑是很个性的。用西方伦理学的名词来说可称之为“自私”,这个“自私”不是中国人所说的自私自利,而是在法律道德允许的范围内为个体的真正兴趣而工作,而不是为了某个特定的企业。

  这样的“自私”思想在对待成功的标准上赞成多元化,因为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喜好,各人的天赋也迥异。这是典型的美国思维。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崇尚多元化成功的社会,其人才体系和成功途径也是多元化的,人们对各自成功的设定也纷繁各异,对工作的定位也是如此。一个时髦的口号是“做我自己喜欢的”。

  中国社会受儒家的伦理价值观影响很深,人们往往追求一元化的成功,很多职业经理人也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委曲求全”,往往容易迷失自己。他们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跟老板“对着干”,这种职业经理人一般都很厉害,能够在某一领域甚至是全面的领域建立业绩,树立自己的威望,但容易让老板觉得失去控制,往往落个扫地出门的结局。另一个极端是盲目顺从,职业经理人为了自己能够生存,对老板刻意逢迎,最终丧失职业立场,甚至失去独立的人格。

  “我并不排斥将成绩或名利视作成功的标准之一,但同样有价值的成功标准还有许多种,不能因为强调成绩、名利而忽视了其他因素,更不能因为推崇某一种成功模式而堵死了所有其他通往成功的道路。片面追求成绩或名利、限定成功方向的做法是典型的一元化成功模式,一旦走入一元化成功的误区,就会因为急功近利和目光短浅而忘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即便最终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名和利,也不一定能体验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李开复在《做最好的自己》里说。

  今年李嘉诚在长江商学院讲到“管理的艺术”时说:“想当好管理者,首要的任务是知道自我管理是重大责任,在流动与变化万千的世界中发现自己是谁,了解自己要成什么模样是建立尊严的基础,自我管理是一种静态的管理,是培养理性力量的基本功,是人把知识和经验转变为能力的催化剂。”

  也许,超人的这番话可以给困惑中的职业经理人一些启示:职业经理人要建立自己的职业尊严,在此前提下,别忘记多点“自私”——为自己真正的兴趣而工作。

  一本好书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阅读过程的片刻愉悦,更是为人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在这一点上,《做最好的自己》没有辜负众人的厚望。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总会情不自禁用自身与之对比,不经意间,便成就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这是一次很好的自省,对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有了一个相对清醒的认识,也让人得以重视自己曾经忽略的一些东西。

  良师益友对一个人的成长大有助益,但良师益友却可遇不可求,良师尤为如此。可称之为良师的人,大多是在某一领域经验丰富且善于思考者,如此才能高屋建瓴为人指出明路。虽然不遇良师并不妨碍继续前行,但良师的催化作用,可以让人少走许多弯路,加速成长。

  李开复是一位良师,《做最好的自己》算得上这位良师的心灵告白,通过它,虽不曾与李开复谋面,却不妨碍与先生神交,听着先生将一些道理娓娓道来,辅以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乐在其中。

  尽信书不如无书,简单照搬书中建议恐怕也不是李开复希望看到的,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精彩。再好的一本书也不会让人读罢便脱胎换骨,成就一番大事业,它给人带来更多的是一些可以指导我们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原则,和一些对待问题的思考方法。

  书名:《做最好的自己》

  作者:李开复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