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正文
 

穆桥石:全球最大水务公司的中国撑伞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08日 02:30 第一财经日报

  威立雅中国区总裁耕种东方12载

  “我花了很长时间理解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做事的方法,若现在还不能信赖这个国家,那么我最好早点离开。”他说:“同中国订了婚,然后结婚,有了很多孩子——这些就是我们的一个个合同与项目。”

  本报记者 田享华 发自上海

  尽管很多跨国公司的老板在华都喜欢叫他们中国员工的英文名字,但是在威立雅中国公司,人们看不到这样的情况。这是因为这家公司的中国区总裁穆桥石(JorgeMora)有太深的中国情结,或许也因为他有四分之一的中国血统。

  他说:“我很乐意叫中国同事的中文名字。”他还说,如果哪个外国同事不能接受用中文名字叫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开威立雅。

  尽管穆桥石正式担任威立雅中国区总裁是在去年6月,但12年前穆桥石已经作为威立雅的第一位代表访问中国并领导拓展中国市场。12年后,同事们都得意于威立雅在中国取得的成绩——威立雅在中国的业务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

    耐心的“撑伞人”

  穆桥石所在的威立雅环境集团(法国)是全球最大的水务公司,有着150多年水务经营管理经验,2004年全球500强企业排名 128位。

  现在,穆桥石把自己形象地比喻为威立雅环境集团在中国的“撑伞人”:用一个声音说话,使集团各个子公司能够更加有效地运作,并形成一个共同的对外沟通联系与交往的渠道。

  回忆起1994年来到中国的情况,他对《第一财经日报》说:“第一次来到中国,我们既没有任何项目,之前对这个国家也没有太多印象,我们当时也不相信有一天会在中国开展这么庞大的业务。”

  1997年,威立雅水务与天津市供水部门签订了我国第一个特许授权合同,改造并经营凌庄水处理厂,揭开了在我国水务领域投资的序幕。当时,他们的合作主要是两种模式:一种是与当地市政企业合作,由中方控股;另一种是BOT模式(建设、运营、转让),由威立雅建设水厂,投入运营后转给当地水务企业经营。

  天津的项目投资30亿元,天津市环保局控股77%,威立雅控股23%。2002年建成的成都市水处理厂是威立雅水务集团在中国的第二个项目,同时也是在中国的第一个BOT项目。

  但是,在中国内地开设公司后的第一个五年,确实让穆桥石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在五年中,穆桥石仅获得了2个水务方面的项目。他回忆说:“很多人都在怀疑和指责,认为中国的市场可能没有多大希望。”但穆桥石最终说服了那些怀疑的人,并且选择了继续留在中国。他的耐心最终在2002年左右获得了回报。

  那一年的5月,威立雅与浦东自来水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经营上海的水务服务。同年11月,威立雅分别在宝鸡拿下一个自来水项目,在珠海拿下一个污水处理项目。此后,威立雅的业务开展越来越顺利,“中国巨大的市场将不会再被忽视”。

  穆桥石充满激情地说,集团在中国的业务已经不再局限于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触角已经深入呼和浩特、乌鲁木齐这样的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以及中小城市。他承认中国的中西部还不太富裕,但他并不打算给它们特别优惠的待遇,他强调一切都会按照市场的规则办。

    对中国的“信赖”

  如果说耐心是威立雅在中国获得成功的法宝,那么耐心又基于什么?在中国待了十余年的穆桥石的答案是:“信赖”。

  “我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去理解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做事的方法,如果现在我还不能信赖这个国家,那么我最好早点离开。”

  又如他所说,“同中国订了婚,然后结婚,有了很多孩子——这些孩子就是我们的一个个合同与项目。”

  穆桥石还表示,希望能维持同中国的“长久婚姻”,他们在中国开展业务绝不仅仅是图一时之利,而是同中国各级政府、公司和企业有着长期的战略合作构想。因此,他们在中国的项目期限最长的达到50年,最短的也有10年。

  这种信赖的风格也弥漫在他的公司里。穆桥石的第一个秘书就是在大街上“碰到的”。早在1994年,穆桥石刚来北京工作的时候,员工尚未招齐。他自己跑到写字楼附近挑选办公家具,正逛着时,看见在角落里,一个女孩在向另一个人哭诉。穆桥石便跑过去问这女孩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女孩回答说,她刚刚失去了一份工作。穆桥石通过简单的英文对话及了解,立刻决定聘任这个女孩为他的秘书。

  “在与人沟通、相处的问题上,我认为首先要做到的是信任,只有充分信任,才有今后共事的基础。”

  面对中国环境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他表现出了极大的关心。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委员会的数据,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52%。这个数字在穆桥石看来则是有将近50%的生活垃圾没有得到有效处理,绝大多数垃圾填埋场都存在资源浪费严重、土地利用率低、处理工艺落后、管理粗放、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部分填埋场甚至成了城市的集中污染源。

  面对这些问题,穆桥石借威立雅的背景给出了他的建议,处理垃圾问题也应该节约土地。威立雅从全球经营的140多个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合适的垃圾填埋设计、营运和管理的现代化技术和经验。其中一个项目就是上海老港四期,在给定用地361公顷的土地上,原设计是要求填埋垃圾总量2000万吨,使用20年,但是威立雅利用其设计,不仅使得库容翻了两番达到8000万吨,而且延长使用年限为50年。

     仔细阅读“十一五规划”

   在整个访谈过程中,穆桥石一再强调他的信心来源。

  “中国国家领导人的眼光和魄力越来越清晰地显示这个国家正在做什么和将要做什么,”他说,“这给我带来信心。”在他眼里,中国政府给他们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那就是环保不仅仅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是脚踏实地的做事。

  对穆桥石而言,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十一五”规划中,中国强力推行环境保护的战略,并且力图使得“绿色GDP”深入人心。

  “我仔细阅读了规划全文,在多个章节里都表达并强调了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把可持续发展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穆桥石很激动,“我们每天做的工作就是节约水、节约

能源,通过对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当然,他也承认在中国曾有些不适应。他说,在国外,协议的签署就意味着项目谈判大功告成,并且确定公司赢得了20年乃至50年的业务,可以举杯庆贺了,但是在中国,协议的签署仅仅是成功的第一步,中国的合作方还需要继续坐下来商谈,可以有第一次第二次等修改,他有些无奈地笑笑,“一个50年的合同,很可能是一个将持续50年的谈判。”他将这理解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而且不仅在这方面,中国还有许多有特色的文化以及思维方式需要去了解。他正在学习如何去了解和理解这种文化,尽量不会像某些跨国公司那样,只知道恼火,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

  喜欢儒学的他认为“和谐”才最美;谈判之时,他总是提醒自己找到平衡,实现双方的共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52,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