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南鹏:投资靠理念 把自己变成别人的人脉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9日 11:11 《英才》 | |||||||||
投资者的荣耀是希望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红杉投Google时,它只有几个人;投yahoo时,它只有两个创始人。能把这样的公司扶植起来,这是对整个经济一大贡献。 文·本刊记者 郭健 当15岁的沈南鹏和14岁的梁建章第一次相识时,这两个懵懂少年不会意识到17年后他
之后沈南鹏进入上海交大数学系,而梁建章就读于复旦计算机本科。4年后,两人同时来到美国,沈在耶鲁攻读商学院,梁在乔治亚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一个在华尔街做投行,一个进了ORACLE(甲骨文)研发部。 若干年后,他们的命运再次交叉。 “那时在上海,一顿非常普通的午餐,我和建章、季崎三个人聊天。当时正是互联网第一波浪潮的时候,我们自然就谈到了能否在互联网上做些文章。大家谈到了新浪、网易、搜狐,想着还有什么产业能和互联网结合出火花,建章首先提出了改造传统旅游产业的想法,就这样,携程网随后诞生了。”沈南鹏对《英才》记者描述道。 “当我们发现彼此的理念竟有着惊人相似的时候,那瞬间思维上的化学反应无法形容。”那一年是1999年。 也许会有人认为“沈梁配”在携程网的成功是风云际会的产物,但不可忽视的是,沈南鹏正是在尚不知资本为何物时,就已经构建了自己的第一个人脉:梁建章。也正是这一草蛇灰线般绵延十几年的人脉“伏笔”,最终演变成了市值接近14亿美元的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奇迹。 人脉跟着时间走 从数学家到银行家,再到资本家,沈南鹏梦想的转变总是包含着神奇的偶然性,他把它归结为“跟着感觉走”。 “因为我在美国的第一站是纽约,如果当时去的是德克萨司或者加州,那么我肯定不会是现在的样子。在纽约,这个世界经济中心的氛围下,大家谈论的都是经济、股票,我自然也就跟着关注经济及资本市场。于是,我从最初的数学系转到了MBA,也就这样‘随大流儿’地进入到了资本这个领域。谈不上幸运,我仍然很羡慕我原来那些仍在做科研的同学。” 1992年耶鲁大学商学院毕业以后,24岁的沈南鹏从花旗银行华尔街分行开始了投行生涯,那时他最发愁的就是没有人脉。 “当时的市场环境不是很好,找工作很难。我是刚毕业的学生,没有工作经验,也不认识什么人,还是亚裔,没有任何优势。我在去花旗之前应聘过十几家公司,都失败了。” 在花旗银行华尔街分行的日子里,沈南鹏开始做普通的投资银行工作,关注的是拉美证券及衍生产品。 默默无闻的两年以后,情况突然发生了改变,由于中国经济形势持续看好,开始有第一批企业海外上市,有中国背景的证券业者格外吃香。 “1994年去雷曼之前,我接到了几个OFFER(要约),那种感觉真是完全不一样了。” 投行业是个“个人英雄主义”的行业,“当年看人家去财政部都是找某某同学,而我没有这样的现成关系,我的同学在这个年龄都还没做起来。” 沈南鹏颇为感慨。“人脉是与年龄呈‘线性比’的,是一点点跟着时间走的。” 之后沈南鹏出任了德意志银行的中国资本市场主管,其间,沈最引以为豪的是帮助中国财政部成功发行了5亿马克债券和多家中国企业发债上市。 可沈南鹏却是一个天生不“安分”的人。在做了8年投行,事业蒸蒸日上,积累了大量令人羡慕的“关系”时,他却离开了投行业,转去携程网创业。 “很难说清楚为什么,当时的确是犹豫过,毕竟已经做了8年,成本很大,但还是怀着一股激情出来创业了。现在想来,互联网的泡沫也不全是坏事,在那个挺‘忽悠’的年代里,‘泡沫’刺激了我们的创业神经”。这一次,沈南鹏还是“随大流儿”。 “我在做携程的时候,有媒体说我以前做投行,所以融资比较容易,信手拈来,其实根本不是,哪有那么容易,一些大的投资银行看不上小企业生意,当时携程刚刚创始,我和IDG接触时,之前根本没有关系,所以找他投资时也是要从头谈。只是理念上的契合,加上对我们企业未来的认可,他们才会投。” 人脉价值凭感觉 5年的携程网经历让喜欢挑战的沈已经不堪公司日常事务的繁琐。 2005年8月,他再次选择了单飞,和同为海归创投的张帆共同成立了红杉投资中国基金,开始了风投的生涯。 从投行到投资,沈南鹏感觉自己找到了能将人生价值最大化的职业——投资者。 “投行与投资的不同在于前者面对的是比较成熟的企业,一起走过的日子会比较短,一般投行、承销商就是挣一些承销费,之后就分手了。而投资是在企业还是一个雏形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会与企业共同经过一段打拼的岁月,至少会和公司有五六年的时间在一起,会进入董事会,会与公司的高层有更多的时间接触。所以投资者与企业的关系会更加紧密一些。” 红杉投资是世界最大的风险投资基金,成立于1972年。 “我国直接投资和风险投资的历史很短,而红杉的业迹值得敬畏。选择与红杉合作是我看重红杉的辉煌投资历史所反映的特殊投资基因。 “如果你最早投了苹果,可以说你幸运,可当你还投了雅虎、Google、思科、Oracle等这样的公司时,你就会问,为什么这些人总是能找到最好的公司,其中一定会有一些特殊的基因。” 过去沈也做了一些个人投资,但都是凭感觉为主,比如投分众、投金丰易居。沈和江南春就是吃两顿饭,感觉很好,沈就说‘让我也当股东吧’。 “投资者的荣耀是希望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红杉投Google时,它只有几个人;投yahoo时,它只有两个创始人。能把这样的公司扶植起来,这是对整个经济很大的贡献。红杉有理由自豪,它创造了很多帝国。” 人脉催生用理念 沈南鹏是个自信的人,在别人都在利用各种场合,结交关系、搭建人脉的时候,他却信守自己的原则、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寻找着投资机会。 “我与刘二飞、阎焱他们不一样,在年龄上我都没法和他们相比。我的投资更多的是依靠理念。” 在他的关系圈里很难找到能够引领他走向某种成功的人,反倒是他经常会不自主地成为别人的“黄金人脉”。 “当时我是在加州参加一个会议,和张帆一起认识了红杉的主要合伙人。由于我有过携程网的运营经验和以前投行的经验,张帆有出色的投资业绩,大家在一起谈的很投机,理念上很契合,于是,就成立了红杉中国基金。” “从我的角度看,它也许是我的人脉;而从红杉的角度看,我和张帆又是红杉的人脉。” 这是典型的沈南鹏式的人脉催生方式:用理念契合产生的化学反应催生人脉。 “也许原本我们并不是很熟,但是共同的理念会让我们成为彼此的人脉。我们是红杉的合作者,不是母公司与子公司那样的合作,而是伙伴关系的合作。” 多年的投资行业经历,让矢志成为中国资本投资教父的沈南鹏形成了自己的投资理念:不是找到了某个像韦尔奇的人就一定能发财。还要有好的项目,共同的理念来整合,投资业的“金脉”是理念。 “风投行业经常讲投人,你在这一行里积累的时间较长,个人阅历更加丰富,大量的行业内的联系。而将关系转变为投资,需要的是一个好的切入点。比如我认识齐向东、江南春可能很久了,但没有一个具体的事情来呈现彼此的理念,就不会产生化学反应,就不会有合作,也就不会把关系变成投资。” 依靠自己的人脉去赚钱的人是一种投资的境界;而把自己变成别人的人脉,引领别人走向成功是另一种投资的境界,沈南鹏就属于后者。 配料(摘自《人脉即财脉》) 打好手中牌:人脉活字诀 1.“交”牌:多交朋友多条路 2.“敬”牌:敬人三分,人敬三分 3.“信”牌:被人信任,是笔财富 4.“忍”牌:不该出手不出手 5.“谦”牌:不在骄傲中葬送自己 6.“帮”牌:帮人即是帮自己 7.“硬”牌:给自己一个支撑点 8.“愚”牌:在糊涂中赢 9.“和”牌:和气生金财 人脉武器攻略 1.平等相待:打开心扉的钥匙 2.微笑——融化坚冰的阳光 3.幽默:破除尴尬的法宝 4.宽容容人,是能量的另一种表达 5.双赢是继续合作有基础 6.聆听:另一种动听的语言 7.脚下有路自己闯 8.用你的双手往上爬 9.人在屋檐下,低头为了明日抬头 10.礼多人不怪 会说话,好办事:在语言上下功夫 1.按别人的话题走 2.恭维是最好的润滑剂 3.“流行语”为你添姿着色 4.口下留情,脚下有路 5.勇于表达才能交得人情 6.不仅要敢说“不”,更要善说“不” 7.善意的谎言胜过无奈的真语 8.不要处处与人抬杠 9.不做半路程咬金,让别人把话说完 10.说服人,理“词”气壮难达目的 11.安慰人,靠心不靠嘴 警惕人脉盲区 1.亲密要有间,距离产生美 2.知己难求,得一足矣 3.不与别人台阶下 4.轻易得罪人 5.碰壁本寻常 6.有仇不报真君子 7.不求自省但求人 8.异性之间,瓜田李下 9.与小人斗气 10.睡不着觉怪床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