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正文
 

王其鑫:发达不忘领路人 把CSR带到上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 11:54 公益时报

  本报记者 程 芬

  2月24日,午后,北京中民大厦某会议室,100多人在谈论“环境保护与企业社会责任”——一个时尚而难免枯燥的话题。

  王其鑫坐在主席台上,以“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的身份。

  轮到王其鑫演讲了。他站起来,却没有走向演讲台,而是拿起话筒,站在U字型的会议台前,面对台下听众即兴讲述起“新上海人”的故事。

  “有人问我,你是专程从台湾来参加这个会吗?我说我是一个典型的新上海人,我是从上海过来的。90年代初,我们全家就搬到上海定居,那时候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

  王其鑫的语气很平静,普通话也挺标准。如果不是他自己提示自己是“新上海人”,也许大家都不会想到他原来是一个台湾人。

  “我有两个孩子,老大当时到上海实验小学读一年级,他是那个学校里的第一个台湾学生。后来到了国庆节日,老师让小朋友们画一幅画庆祝国庆,我儿子画了一个双色气球,大家都看不懂。我儿子说,这个双色气球在国庆节一定要有的。”

  显然,王其鑫的小故事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兴趣,大家开始专注于演讲台上传来的信息。王其鑫画龙点睛地补充了一句:“在我儿子的世界里,两岸已经统一了。”

  在场的人纷纷点头,睡意全无。看来,这个不愠不火、儒雅谦恭的演讲者不会令人失望。

  王其鑫继续讲述另外一个更好玩的故事:“我的父亲是辽宁人,他是

国民党员,1948年到台湾。他请孙女给他唱歌听,那时候我女儿还在上幼稚园,她就唱了一首刚刚学会的《我的爷爷是个老红军》。”

  大家都乐了。王其鑫回到演讲台,开始正式报告他所代表的台达电子的环境责任表现。

  初到上海闯天下

  实际上,除了“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这个非营利头衔,王其鑫还有一个营利性的身份——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论坛结束后,在《公益时报》记者的要求下,王其鑫继续讲述全家人从台湾人到“新上海人”的故事。

  王其鑫说,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的大趋势促成了自己在沪的落户生根。

  那一年,他32岁,他的大儿子刚上小学。

  “我们一家大小顶着双方长辈的反对,以近乎移民的心情来到上海定居。”

  记者从一组题为《新台商在上海》的报道中了解到,王其鑫选择上海是因为这里“更贴近改革的中央”。

  王其鑫爱读史书胜过读管理经典。他认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一定的循环,总是从混乱、整顿到盛世。从鸦片战争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混乱、落后、屈辱。现在,他相信中国到了走向新纪元的时候。

  “我隐约感觉到,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在中国大陆,我感到自己更贴近改革的中央……台北是温馨的,但台北不在这场改革的中心。”

  也许正是为了贴近“改革中心”,王其鑫一家来到上海后就没有回去的念头。

  他的事业,也在朝着期待的方向发展。

  1992年9月,王其鑫被派到上海,出任台达公司与斯米克公司合资的中达斯米克公司总经理。当时的大陆刚开始走向“市场经济”,台达董事长郑崇华一再为他卸压解忧:最初两年,先熟悉熟悉情况,适应适应环境再说。

  创业初期,公司不到10个人,整天天马行空想点子,王其鑫形容当时是“傻傻的”寻找“可以做的事业”。但是由于对市场特性不熟悉等原因,两年后,他们的项目就宣告放弃。

  王其鑫家居浦西,公司位于浦东,一江之隔使他对城市道路交通十分敏感。回想当初,王其鑫说:“当时我最担心的是要面对“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的瓶颈,好不容易找来的人才会不会因上下班交通不便而流失呢?我身为总经理,对此深有体会,原来上班40分钟的车程,一堵车就延误了1-2小时,公司要加强管理,自己必须身先士卒,早上8:30上班,往往天一亮就往公司赶。”

  王其鑫最担心的事没有发生。对于黄浦江的立体交通发展,王其鑫用“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来概括。他常常扳着指头、如数家珍地告诉台湾来的朋友:近几年上海发展之快,已非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可比。

  交通顺畅了,王其鑫所在的公司也在日益发展壮大。现在,上海中达斯米克电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更名为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在全国各地设有30多个分公司和办事处,主要为中国最具成长潜力的通信及自动化市场提供设备和服务,其产品涵盖动力、宽频网络、机电自动化、视讯设备等4个方面。产品通过ISO9002和ISO14000国际质量和环境体系认证。

  发达不忘领路人

  在台达电子公司做了近三年董事长特别助理的王其鑫对台达董事长郑崇华一直心存敬仰,即使是在大陆作报告,也“实事求是”,毫不隐瞒领导人郑崇华先生的表率作用。

  “领导人的率先提倡是至关重要的,台达集团的企业社会责任是郑崇华先生亲自提倡的,他本人也是身体力行地一直在提倡环保观念。”

  在王其鑫的大力推崇下,记者了解到,作为年产值超过200亿人民币的世界著名的开关电源生产企业的前任董事长,郑崇华先生确实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大有作为。

  前两年,他从美国进口了一辆丰田环保车,这个车型在台湾没有人代理,所以买主必须要负担很高的关税,郑崇华先生所支付的价格是在美国购买原车的3倍。

  “为什么他还要进口这部车呢?原因是这个车每100公里耗油只要3公升。这是一个消除空气污染的一个创新,所以他是在作一个环保的示范。”王其鑫介绍,台湾的汽车杂志专门为此采访了郑崇华先生。

  “他现在将近70岁了,已经不怎么过问公司的事情,但是只要是跟环保、社会教育有关的活动,他都要亲自参加。”

  由于郑崇华先生的身体力行,台达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就上行下效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记者得知,除了企业之外,郑崇华先生也把自己的资产捐出来设立了非营利性的基金会,即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

  过去几年,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陆续举办了很多公益活动,包括去年的“621夏至关灯活动”,目的是提醒市民节约能源,口号是冬至吃汤圆,夏至关灯火。台湾的市民特别响应这个活动,那天晚上所有的灯火都关上了,最主要是对他们观念的做法。

  去年,基金会还举办了6次大型户外活动展出,一共有20000多名学童来参与。其他方面,台达基金会也提供一些节能计划,举办一些儿童环保夏令营、绿色地球等活动。

  把CSR带到大陆

  王其鑫说,对企业本身来讲,CSR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社会上乃至于国际商家非常关注的课题,“全球有CSR协会,有关部门也发表了一个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撰写纲领。去年初,我们也顺应了潮流,在台湾公司总部设置了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委员会,具体来管企业社会责任的政策编写。去年夏天,我们公布了可能是台湾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的报告,据我们了解,在全球前250大企业中,大概已经有70%的企业出了这样的报告,在大陆和台湾都还比较少,我们在这方面是率先奉行的企业之一。”

  在大陆,台达也陆续推广了一些计划。

  “我们每一年都要捐款。这几年大概平均在80万美金左右。”王其鑫说,在大陆,台达主要从事科技教育、环保等方面的公益事业。

  “最早从2000年开始,我们跟6所大学合作,包括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我们支持每个学者30万奖金,鼓励他们科研开发。从2003年开始,我们增加了北京交大和哈尔滨理工大。我们特别鼓励这方面的开发。”

  除此之外,台达也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赞助。王其鑫强调,台达所有的赞助和捐助都是不加任何附加条件,也不要求出名,完全是公益的行动,比如支持清华大学的环境与法研究中心,也是鼓励他们多做一些这方面的研究。

  “因为按照欧美一些先进国家的经验,环境与法是起到相当大的作用的。在环境保护方面,政府、企业、公益团体三方面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很高兴能给他们做这方面的支持。”

  北京的自然之友也得到了台达基金会的资助。王其鑫说,他是在一次电视节目中看到自然之友的介绍,为梁从诫的精神和作为深深感动,所以决定资助自然之友。

  最后,王其鑫提纲挈领总结这次以“企业社会责任”为主题的谈话:“可持续发展已经是全世界势不可挡的理念。既然这样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了,企业推行环保就能够有效的赢得员工的认同,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公司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在不少记者眼里,采访王其鑫这位精力充沛、台大经济系毕业、经美国花旗银行打造、而立之年来沪创业的“中达”掌门人是一种享受。

  确实,在半个小时的专访中,本报记者体会了《数字化》期刊记者周天柱对王其鑫的评价:“那标准的普通话、醇厚的男中音,说起其公司和上海发展便如数家珍,一五一十,侃侃道来。”

  一席话后,记者感觉到,在这位儿女已经在美国上大学的父亲身上,台湾似乎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而上海才是他事业腾飞的地方。当然,从台湾到上海的跨越中,台达是他永远的桥梁。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27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