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正文
 

魏新洗冤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5日 10:16 中国经营报

  作者:窦毅 

  2005年12月底,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接受记者专访,终于可以敞开心菲,道出自己的难言之隐。

  2003年10月某媒体一篇《方正病危》的报道,将魏新推向了火山口。这个出身北大教
授的企业家入主方正以来,带领方正集团四面出击,买钢厂、入股券商、投资医药,引来业界一片质问声。甚至有人耻笑魏新是一个地道的“杂货铺”老板,方正精神领袖王选一手创立的IT高科技公司正在被一批“资本运作派高手”葬送。

  “有些话当初不好对媒体说,我们做企业其实做很多事都有难言之隐。方正事实上从来没有无序多元化过。”魏新告诉记者,“方正发展一直立足充分依托北大资源发展,定位从来没有改过,就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多年来,在行业上一直遵循二元化,即IT和医疗医药行业。”

  但两次大手笔收购,令方正以及魏新本人蒙受了来自媒体和公众的“不白之冤”。

  一是,2002年8月北大方正宣布入主浙江证券,并于2003年9月更名为“方正证券”。外界广为质疑方正进入一个自己不熟悉的证券行业发展。“现在可以说了,我们做这笔收购的初衷从来就不是想进入证券行业发展,而是通过方正证券稳定方正科技的股份结构。”魏新回忆道。

  魏新2000年被北大派到方正出任方正集团副董事长,2001年接任董事长,其间由于方正集团仅持有旗下最核心品牌企业、以生产PC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方正科技约5%的股份,对其控制力极弱。方正科技先是遭遇长虹暗中收购,后又有裕兴举牌风波,让魏新措手不及。“一些方正自己人甚至帮助别人收购。”魏新至今对某些参与者耿耿于怀。

  2001年魏新八面周旋,平息方正科技风波后,为了加强对方正科技的控制力,摆在方正面前两种选择:一是耗资几十亿元收购

股票,增加在方正科技的持股,二则是买一家券商,通过券商客户资金购买方正科技股份来稳定股份结构。“按照当时的情况,集团选择了2亿资金购买浙江证券来稳定方正科技股份结构。”魏新介绍,“自入主方正证券后,方正科技再也没有出现被举牌的问题。”

  另外一项大手笔交易发生在2003年5月29日,北大方正集团与苏州市国资委、工业投资公司签署资产重组协议,对苏州市资产规模最大、人员最多的市属国企苏钢集团进行全资收购。这笔交易又被媒体攻击为进军

钢铁业的“罪证”。

  “但事实上,我们的初衷是解决银行贷款授信度问题。”魏新说道,“受中国银行业体制所限,银行喜欢将钱贷给有地有实业的企业,这样才安全,但作为高科技企业这些条件不具备。”为了提高信贷能力,2003年方正到苏州去购地,而苏钢作为附属条件被苏州市国资委“赠”给了方正。这样,银行开始放心贷款给有地、有实业的方正。

  可能完全出于巧合,截至记者发稿日,记者见到在方正集团网页最首要位置摆放着一篇题为《中国进出口银行向方正提供50亿元综合授信》的文章。2005年12月6日中国进出口银行与方正集团签署协议,中国进出口银行向方正提供50亿元人民币的综合授信。

  “做企业可能今后还有更多的行为不能马上将本意告诉大家。”魏新感叹道。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