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手成都眼镜皇后 胡开文演绎经营革命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 09:46 天府早报 | |||||||||
17日,一块标有“胡开文”的铭牌正式悬挂在成都市春熙路文化用品大楼的外墙上。闻名遐尔的胡开文笔墨店进入成都81年后,第一次试图对经营模式进行“革命性改变”。而巨变后的影响,预计将给成都竞争激烈的眼镜零售市场带来一场不可预见的震荡。 拉拢业主
胡开文低调扩张 成都最为敏感的商业神经中枢春熙路上,每一次大兴土木的背后,都代表着一种商业理想正在付诸实施,也意味着一笔商业资金正在注入。 早在11月,成都市春熙路文化用品大楼内装修忙碌,尽管装修涉及大楼二、三楼整层,与以往大张旗鼓的宣传不同,外界对大楼内部忙碌改装的背后,所隐藏的商业动向却知之甚少。关于文化用品大楼为何改装,也仅仅停留在一些强势品牌将进入成都等非正式的说法上。 直到12月17日,文化用品大楼外悬挂出胡开文招牌,一切才终于明朗化———在成都摸爬滚打81年后,胡开文正寻求改变经营模式,寻求壮大。 成都市胡开文文具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戢良华说,“这一天我们盼望了很久”。2004年,胡开文进行改制后成立成都市胡开文文具有限责任公司,就曾设想寻求合作伙伴将胡开文做大,但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这一想法一度搁置。 几月前,戢良华与文化用品大楼资产所有方商谈市场联姻,结果“双方一拍即合”。文化用品大楼二三楼面积共超过1500平方米,三楼开设为胡开文文房四宝及办公用品卖场,二楼为音体用品商场。目前三楼已经装修完毕,耗资300余万元,二楼工期也即将收尾。 胡开文在文化用品大楼开店,对于双方的合作,戢良华认为“大家各有所需”:文化用品大楼方看重胡开文悠久的品牌,而胡开文则看重对方良好的商业口岸。戢良华表示,胡开文与文化用品大楼之间不存在场地租用关系。 到目前为止,春熙路东段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右侧二楼还是胡开文总店,顾客只能穿过底楼一品牌专卖店才能进入。戢良华说,到明年1月1日,文化用品大楼的新卖场正式开张后将变成胡开文的总店,目前的总店将定位成胡开文精品店。 经过一个多月悄无声息的紧张筹谋后,胡开文在春熙路文化用品大楼开店已迈出扩张的第一步。戢良华说,胡开文明年计划在成都开设三家以上分店,走上连锁经营道路。 改变传统 力图拯救萎缩品牌 胡开文进入成都81年后,突然间改变传统经营模式,戢良华这一举措被称之为“胡开文的经营革命”,并认为惟有此法才不会让胡开文品牌在成都销声匿迹。 戢良华介绍,胡开文源于清乾隆年间,安徽绩溪上庄人胡余德拜师学艺制得一手好墨,后承师业开店,取号“胡开文墨庄”。“开文”即天开文运之意,“胡开文”与清代的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同为四大名家。1920年安徽桐城商人李润伯贩运安徽笔墨来蓉,1924年在青石桥开设“徽州胡开文笔墨庄”。成都胡开文经历史变迁,除至今仍保持经营文房四宝等部分传统商品,又增设了办公用品、宣传用品等专柜。1996年胡开文文具店被商务部正式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 “胡开文在岁月里积累起的品牌,却在近几年里逐渐萎缩。”戢良华说,2001年春熙路改造,经过多方努力才在建成后的春熙路上为文具店争得了一席之地。等待新落脚的楼房建成以前,胡开文文具店选择在离春熙路不远的红星路暂时安家。 胡开文文具店在红星路一等就接近3年,戢良华说,这期间胡开文品牌优势受到影响,迁回春熙路后,生意大不如前,“甚至为了保持品牌价值苦苦支撑”。她说,在品牌萎缩与彻底改变之前,只能选择后者。 拓宽领域 联手成都“眼镜皇后” 与文化用品大楼之间的市场联姻,还不仅仅是胡开文“经营革命”的全部内容。戢良华的连锁经营思路中,还有一个被她称之为“一个精明女人”的合作者,而记者了解到,她就是被称为成都“眼镜业皇后”的郭书荣。 郭书荣,是成都大型眼镜连锁企业“精视力保护专业店”的总经理,曾在成都具有60多年历史的精益眼镜公司任销售副总经理。从1998年起,郭书荣在羊市街开设自己的第一家眼镜零售店起,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以每年3至5家的速度开设分店30余家,综合实力列成都眼镜行业之首。 郭书荣说,与戢良华之间的接触是在一个月之前,“她向我表达合作意愿,认为眼镜市场好,想开胡开文眼镜店,让我们成为他们的供应商”。 郭书荣看重的是胡开文非常成熟且知名度极高的品牌,其品牌优势远远胜过“精视力”。而戢良华也认为,“胡开文有品牌,‘精视力’有钱,我们各有需求、各有优势”。 在接下来的实质性接触中,郭书荣建议“双方都不孤芳自赏”,首先在市场促销中联手,任何一方促销时都把另一方捆绑推出。她说,与胡开文之间的进一步合作并不局限于此,双方初步协商,在市场扩张中先进行“捆绑式半紧密合作”:共同考察今后新店地址,凡“精视力”分店旁一定让胡开文开设文具店,而胡开文文具店旁也伴生“精视力”;或者直接协助胡开文开设眼镜店,由“精视力”负责商品、技术、管理服务的全套供应。 目前胡开文与“精视力”之间的市场捆绑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昨日,郭书荣已收到戢良华提供的市场捆绑促销方案,本周之内,双方将对方案作细则打磨,并于明年元旦开始实施。 联手洗牌 眼镜业明年惊心动魄 胡开文与“精视力”的合作,这对成都眼镜行业来说,2006年将是惊心动魄的一年。 目前成都市区共有400多家眼镜店,而年市场总体容量仅有1亿元,郭书荣认为眼镜行业供需严重失衡,竞争已经进入“你死我活”的境地。 郭书荣忧虑的还不仅仅于此:2006年国家将加强眼镜销售行业的管理,没有“生产许可证”和“医疗器械许可证”的眼镜店,只能限制卖成品眼镜,甚至无权销售眼镜药水。为了获得两证,主流眼镜店只能加大经营投入,眼镜业市场竞争本已激烈,这更将降低市场存活率。 在严峻的市场考验下,“精视力”与胡开文成为盟友甚至组建共同体,都变得情真意切。 胡开文与“精视力”,一个是历史品牌,一个是商界黑马,彼此合作究竟是在相互借势中天长地久,还是在现实利益中相互吞噬,从而使合作功亏一篑? 郭书荣认为,结局更会是前一种。她分析,虽然她对胡开文品牌心动,但胡开文经营文具品种起码近万,“精视力”自叹不如;而“精视力”以技术密集为特征,这也是胡开文单独无法企及的。她认为,“精视力”虽成立不到10年时间,但是在新品推广、设备引进、员工培训上,一直走在同行前列。“我们一点也不担心胡开文”,她说,即便协助胡开文进入新领域后,一旦脱离合作框架,许多产品也是胡开文所不能完成的。 对与“精视力”之间的合作,戢良华也颇具信心。她说,合作不在乎谁最终吃掉谁,伴生共赢才是今后相互维系的利益纽带。 早报记者 兰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