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典投资执行总裁王秋杨:自然自在 驾驭生活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5日 17:59 《东方企业家》杂志 |
自然自在驾驭生活 成功之前,她也渴望拥有财富, 成功后,她将金钱看的很淡, 如今,她平衡着人生的得与失, 快乐体验着丰富多彩的人生 文/本刊记者 谭琴 1992年,大学毕业不久,王秋杨和丈夫张宝全为了筹集50万元拍自己想拍的片子,选择了下海。他们完全没想到,十几年后竟然拥有了一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集建筑施工、装饰装修、物业管理、海洋运输、酒店管理、影视文化、网络通讯、国际投资等于一体的今典集团。旗下不仅有十多家成员公司,而且建立了国内最大的民间美术馆——今日美术馆,国内首家室内潜水俱乐部——空间蒙太奇潜水俱乐部,后两者为今典集团的多元化经营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历经商海浮沉,王秋杨骨子里却还保留了一份冒险的冲动。她喜欢将城市的一切远远抛在身后,驾驶着越野车行走在壮美的高原或荒凉的沙漠。她说不必在乎从哪里出发,到哪里结束,只喜欢那种边走边看的过程。于是她视旅行、探险为人生的最大乐趣,穿南极、闯北极、自驾车走西藏、穿越罗布泊,早已洒脱自由。而今年5月她又把目光投向了四川的四姑娘山。 2003年,凭借对西藏教育事业的杰出贡献,王秋杨获得年度海内外十位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荣誉称号。她在《极度体验》一书中的“西藏之行”里谈到,公司捐助1000万元用于西藏阿里儿童教育的动机朴素而自然,当她流着泪让丈夫张宝全掏钱的时候,丝毫不带任何商业动机,仅仅因为自己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在得与失间平衡生活 王秋杨和丈夫张宝全是先有婚姻后有事业的,相识5年后结婚,结婚后穷得一塌糊涂,“下海也是别无选择。当时年轻啊,而且我们俩都是特胆大的人,没有多想,没有带任何救生圈就跳到‘海’里去了。”他们的档案在人事局放着,上面写着“待业”两字,所以王秋杨觉得自己站在悬崖边上了,没有退路,只能往前闯。刚开始时,张宝全在海南做地产,王秋杨在北京做贸易,“那时挺艰难的,什么都没有。公司从开始创办到后来发展壮大的过程,也经历了很多几乎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境地。这么多年过来,我确实觉得风风雨雨挺不容易的,但我这人不太会跟人讲不开心的事情。”王秋杨感慨地说。 在海南做海洋运输的生意让他们掘到了“第一桶金”,而1992年开始进入房地产业,是看准了“房地产暴发的机会和可能性大”,从而使事业稳步上升。王秋杨把成功归功于客观上的运气和主观上的努力,“成功不是一瞬间可以完成的,而是一个过程。当很多人关注你,谈论你,认为你成功时,你才是成功了。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努力工作甚至是挣扎,总是不断出现更多的目标,自己不停地追赶,但感觉并未超越什么。人的生活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 王秋杨觉得女人能够进入刚性的地产业并不奇怪,她相信“盖房子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感觉”,在一个几乎全由男人组成的团队里,女人特有的细腻和韧劲儿对她十分有利。所以,尽管成天在男人圈子里打转,王秋杨丝毫不觉得自己另类。她说,执行总裁的工作就像开了个诊所一样,接见所有要见的人,解决所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她坐在办公室里,像医生一样喊着,下一个、下一个…… 具体到“夫妻档”的成功,王秋杨认为得益于“互补”。“他很感性,很有创造性;而我更擅长运营管理,帮助他实现他的创造。我的理性成分是他做重要决策的判断依据,我们两个人在合作上可说是天衣无缝。”原来,她在公司就是扮演“大管家”的角色,主要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代表“理性的一面”。难怪今典的员工也说:“张总有时脾气大,而王总比较冷静。” 沉静、淡然的王秋杨以为,人生就是得与失之间的平衡,“在成功的光环下面,人们只看到你的获得,却没有看到光环背后你的付出。命运其实很公平,生活的过程,就是得与失的过程。我早就学会了不患得患失,学会感谢,越拥有,越要感谢。” 快乐体验多样人生 在北京奋斗了十多年,盖的楼房一栋接一栋,可王秋杨却对城市本身越来越疏远,总想时不时地逃离城市,因此被张宝全戏称得了“都市恐惧症”。从小就梦想当徐霞客的王秋杨喜欢旅行和冒险,她说这是骨子里就有的一种爱好,她喜欢“在路上的感觉”。每次行进在路上,不管路况有多恶劣,条件如何艰苦,她从来不会问:现在离目的地还有多远?还要走多少时间?她只是迷恋路上的风景,美丽的或是残缺的。 1998年,王秋杨曾随南极科学考察队一同到达南极。当时,他们穿越南极航线上令人闻风丧胆的“魔鬼西风带”时,船在风浪中倾斜得很厉害,船体已经倾斜到几乎是30度角了,随时都有翻进海里的可能,生死就在一线之间,此时的王秋杨真正感觉到了恐惧,心想“再也不冒险了!”而当她踏上南极大陆,看到一排排企鹅在冰凌中起舞,之前的畏惧又全抛到了脑后,“下一次还来!”现在,如果一起在南极共过生死的朋友问“还有没有信心再走一次南极”时,她会立刻感觉到血液向头顶涌动的兴奋和激动。 在西藏阿里,淳朴的民风让王秋杨知道从来不必担心什么。她经常是到一个路边小店住下,把行李往自己的房间一扔,就跑到走廊尽头的厅里和藏族朋友聚会去了。房间的门没有锁,她也从来没有想到要锁。从入藏的第一天起,她就把自己披在身后的长发,在脑后编成了一条辫子,像那些藏族姑娘一样,以致许多藏民都把王秋杨当成了“自己人”,即便是会说汉语的藏族人,第一次见面时,对她讲的也是藏语。 “但我需要这个城市,这个城市成就了我。”尽管热爱都市外的行走,但她并不拒斥优越的现代生活,同所有时尚女人一样,她非常讲究生活的品位。在北京、巴黎、纽约、东京……她一身华服的身影,常常出现在各种富丽堂皇的场所、上流社会的社交沙龙。时尚杂志来做采访,为她做好形象设计之后,照镜子时她还会十分孩子气地惊叫“哇,这是我吗”。 每一种人生体验,王秋杨都愿意用快乐的心情对待。 她还记得第一次接受电视采访时紧张得满头大汗,但她愿意尝试所有的事情,“永远有好奇心,所以想去探险,但不是盲目冒险。” 王秋杨每次回北京就像回训练基地一样,把身体锻炼好,准备下一次的出发。“张宝全笑我天天拿着一张西藏地图,满脑子想着把西藏所有的路线都走遍。情感的事最难解释,它没有什么理由,就像爱情和婚姻,这种东西只有自己知道。”她已经痴迷到把手机的电话铃声都设置成了“青藏高原”的旋律。 努力无止境 北京这个“包罗万象”的城市,让王秋杨真正体会到了百味人生。初期创业的捉襟见肘;开盘热销时难以言传的快乐…… 对于金钱,王秋阳认为那只是一个数字而已。“也许别人会说我虚伪,当我没有获得这些财富时,确实拼命地想获得。当我不知不觉已经获得后,回过头来再反省自己,你会发现成功也不过如此。但财富也确实给我带来虚荣心的满足和很好的物质生活,就像我现在要从事的这种极限运动,想玩这种东西的人很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条件,像我一样,高兴买辆陆虎车我就买了。这也是由财富基础决定的。” 在王秋杨的眼里,一个企业家不但要在商业上取得成功,更要在做人上获得成功,“企业家更应该主动关注社会,更好地运用财富。最近,国家基因工程正在邀请我做形象大使,以号召更多的人捐献骨髓,我非常愿意树立这样积极的形象。即使你很有钱,也需要积极、健康地生活,而不是只图吃喝玩乐……” 王秋杨一年只逛一两次商场,她怕耽误时间,所以几乎从不看电视,结果让自己很“落伍”。偶尔看到电视里出现一个被一大把话筒包围的明星,会忍不住问“他很有名吗”,小保姆就用很纳闷的眼神看她,“他你都不知道?!” 有时间王秋杨宁愿学习,“这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时代,学习是有乐趣的,可以不断丰富你的心灵,在学习之中也会不断发现商业机会。”她的一些商业行为就是从爱好中得到启发的。“爱好能够带动商业”。因为爱好潜水,她成立了室内潜水俱乐部,“长期看这将是一个很好的产业,虽然现在只是投入,还没有回报。我认为文化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以后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你就可以去享受并投资你所爱好的产业,这种感觉是很快乐的。不过,“没有物质,精神何以为寄?” 王秋杨的一天通常这样安排:7:50起床,上午是运动与学习时间;中午时分到达办公室,整个下午处理公司日常事务;晚上7点以后还会在办公室工作,与各个公司的老总谈话;回家通常是在晚上九点钟,在两个儿子睡之前,与他们玩一会儿。 王秋杨越来越知道,努力无止境。生活与事业的成功,是一种让自己更自然,更自在的境界。人生的目标有大有小,无论开小铺子还是做大企业,能够驾驭自己的理想,自然自在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