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陆敏君
天才还是笨蛋?承载在史蒂夫-恺斯身上的有声誉更有非议。曾经一手促成了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世纪并购”案的史蒂夫-恺斯,背负了迄今为止美国并购史上几乎最大的失败。
谢幕后的他,依然故我地徘徊于天才与笨蛋之间,因为他相信,真理就在其中。
47岁的美国在线联合创始人史蒂夫-凯斯(Steve Case)在日前正式向媒体宣布了他从时代华纳退休的计划。尽管,凯斯自2003年从董事会主席一职退下以来,就明白离开是无可回避的选择。
但是,他从董事会的全身而退,还是让时代华纳现任CEO帕森斯(Richard Parsons)松了一口气,随着凯斯的离开,股东们对于美国在线的看法总算能相对客观了。
手持并购后大幅缩水的股票,股东们发泄在凯斯身上的怒气似乎情有可原。但是,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实权的董事会主席,一个对未来策略影响甚微的策略思考者,他所遭受的敌视也实在有点无辜。
在过去两年,凯斯疲于奔命,他不仅要应付股东的诉讼还要处理美国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调查。但他并没有让自己因此而陷入僵局:“我筹划了新公司,‘革命’健康集团(Revolution health group),和美国在线一样服务普通大众。”
显然,凯斯已成功走出了并购的阴霾,潇洒挥别昨日。
谁坏了“世纪并购”?
无可否认,这次“世纪并购”以失败告终。即使宣布了全身而退,作为“始作俑者”的史蒂夫-凯斯依然无法逃离那些期待、审视、质疑的目光。
“我一直努力实现合并的承诺,但遗憾的是,我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当史蒂夫-凯斯总结自己在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并购案中的教训时,他显得无奈而无力。他确实曾在并购前许下关于未来的承诺:把时代华纳旗下的娱乐节目同时在线、华纳电影的结局编写能让网民互动参与、《财富》杂志的编辑能与读者平等对话……但凯斯只是急切希望为他的2000万注册网民提供除了上网连接之外的更多权利,他没有用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老练考虑周全。
“建立一个和电视、电话一样在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全球性媒体公司……甚至比电视、电话还更有价值。” 20世纪末,凯斯为大众许下的未来让美国在线一天比一天值钱。那时,美国在线人的电脑右下边显示的永远是公司的最新股价。眨眼之间,美国在线的露天停车场停满了宝马和法拉利等高级车。1999年初,美国在线比迪士尼和时代华纳还值钱。当时,时代华纳的利润五倍于美国在线,但在华尔街和大众股民眼里,美国在线的前景代表了梦想的方向。
当凯斯主动走向时代华纳,CEO李文(Gerald Levin)的确难以拒绝这个网络新贵热情的拥抱。如果说,世纪之初的时代华纳对成功孜孜以求,那么,在时代光辉笼罩下成长起来的杰里-李文看来,凯斯是时代华纳必须努力套牢的救生圈。
1992年,当53岁的杰里-李文成功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娱乐公司主席、CEO兼总裁,攀上权力之巅的他却无法高兴起来。日益庞大的人事架构、各自为政的公司部门……承载了太多昔日辉煌的媒体帝国正无可救药地走下坡路。时代华纳是无可争议的娱乐媒体第一把交椅,旗下包括《时代》、《财富》、《人物》等出版物,加上华纳电影、亚特兰大唱片公司等影视媒体,它足以傲视群雄。然而,当互联网以异常的速度连接覆盖了越来越多的个人电脑。新的传播工具是时代华纳这样庞大的老媒体受到的最大威胁。到1999年底,时代华纳的股票一直在60多美元徘徊不前,而美国在线则一路高歌挺进。
尽管来自完全不同的阵营,但是凯斯的美国在线如日中天,预示着公众沟通世界、获取资讯的庞大市场,李文的时代华纳则暮气沉沉,来自常春藤精英们控制的媒体王国已被数字化未来抛在了后面。他们互相需要。
当凯斯直奔主题:“我们是不是应该把两家公司合并到一块。并购后,你当CEO。”李文无法回绝,他有太多的目标需要实现。曾经一手促成了时代与华纳合并的他一直偏执地认为,转型性的变化能为时代华纳带来“生机”。
为了留下一份有意义的遗产,李文必须做些大胆的事,而最大胆的事就是和美国在线并购。但是,凯斯和李文都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他们没有投入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去说服员工、说服股东。
即使双方都很真诚也很努力,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总不能成功地找到一个合作方式,就连电子邮件这样的日常事务都变成了争议的焦点。当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开始要求所有员工改用美国在线的电子邮件系统时,时代华纳杂志部门的工作人员提出抗议,为家庭电脑用户设定的邮件不能附加很大的文件。
而类似的沟通问题在办公地点相隔275英里的两个总部之间时有发生。更让人沮丧的是,并购后的数月,公司内部人员大量抛售股票,美国在线的股价急速下降。
无论是凯斯的信念还是李文的期待,随着并购后股价的持续下滑,所有的幻想都破灭了。鼓噪的当然首先是合并后的股东,他们兜里的股票自2001年并购以来“缩水”了2/3,大约2000亿美元的股东资产不见踪影。
事实是,无论美国在线2000万注册会员的需求如何膨胀,都无法一口吞下这台运转了大半个世纪的“时代帝国”。
并购3年后,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股东反对凯斯再入选董事会。捆绑着凯斯朴素梦想的,是时代华纳沉重的期望,这无疑远远超出了凯斯的能力。
庶民构筑商业梦
正如凯斯自己所形容的,他一直在天才与笨蛋的循环中追求着真理。几乎没有人把他形容为“富有远见”的探路者,即使他结合内容、界面、网络的独到眼光在今天依然得到广泛共鸣。
就在凯斯宣布退休的几个月前,时代华纳现任CEO帕森斯再次把旗下的AOL部门放在了公司头等战略位置。他分拆时代华纳曾经斥巨资搭建的有线电缆资产,以换取足够的现金来帮助AOL抢购热门互联网资产。
在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并购案接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美国司法部调查的时候,另一个媒体王国新闻集团也向互联网迈出了数字化的步伐。与此同时,维亚康姆集团也把经营领域延伸至互联网,在买下了为小孩子提供虚拟宠物的Neopets后,正筹划继续买进MySpace和IGN娱乐。迪士尼正打算把其热门电视剧《绝望主妇》以数字格式放置于视频iPod中。新旧媒体联姻的故事,在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合并后依然在此起彼伏地上演着。
从高峰过后的谷底慢慢爬升,时代华纳的股东们才开始慢慢醒悟,在那场灾难性的并购中,美国在线的价值被他们小看了。有分析师指出,今天的美国在线真实价值是150亿美元到200亿美元,既不是2年前的最低价,也不是5年前的泡沫天价。但是,凯斯挥挥手离开了:“我更擅长创建,而不是经营管理。”
大学毕业后,凯斯在必胜客担任比萨饼口味测试员。在不断调试新比萨饼口味的过程中,一个简单的事实深深触动了初出茅庐的凯斯:人们总是喜欢最普通的芝士和酱汁。傻瓜,别把事情弄复杂!于是,关注大众最简单的需要,最终推动凯斯创建了昨天的美国在线和今天的“革命”健康集团。
当时年仅24岁的凯斯用带有一个2.5兆赫兹的处理器、64K内存的电脑,花100美元买了一个账号第一次上网。“当我终于登陆上网站并发现自己在小公寓里和全国各地的人们连在了一起时,我真的很兴奋。”凯斯相信,自己的兴奋同样能感染像他一样的普通大众。
找到方向的凯斯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一家科技网络公司的职位。虽然小公司每况愈下,但在凯斯的推动下,公司开始为军队的电脑使用者提供网络在线服务,经营状况在进入了互联网领域后渐渐有了起色。凯斯因此被升任为CEO。之后,凯斯依照他的思路把公司重新命名为“美国在线”。这一年,是1991年。
一路走来,凯斯的商业理念一直遵循着简单而朴素的原则,他并不讨好精英,他只是努力取悦最挑剔的大多数——普通大众。
当盖茨直视凯斯并宣称:“我可以在这个生意中把你赶出局。”盖茨口中的“这个生意”正是美国在线的核心所在:为所有人提供一条连接世界的互联网通路。凯斯相信这个“所有人”的梦想能推动他把“所有竞争对手”抛在后头,包括一直步步进逼的微软。“他内心深处的信念就像放射镭一样永远存在,并一直推动他前进。”正如他的工作伙伴所形容,凯斯始终坚信美国在线的未来一片光明。
直到今天,凯斯依然因为“美国在线”而被回忆,因为他所做的一切使互联网不再神秘。“美国在线的整体目标是使一切简单化。我们希望成为网络世界的可口可乐公司。”的确,凯斯对美国在线简单的目标陈述,也一如他自己的风格,圆脸、褐色短发,让你想起在游艇上玩推圆盘游戏的大男孩。
“小子”谢幕另起航
曾经,凯斯在商业领域上为数不多的冒险被描绘成“灾难”,而如今,他依然兴冲冲地开拓新商业模式,而且不惜一掷千金。
2003年,当凯斯决定从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董事会主席的职位上退下来,他已开始为自己筹划未来。如今,两年过去了,凯斯以私人名义投资50亿美元,创建名为“革命”(Revolution)的新公司,预计总资产为82.5亿美元,包括卫生保健、休闲、疗养胜地三大块。
凯斯相信,休闲和健康将从精英消费转变成为大众主流。为这个前无古人的商业理念取名“革命”,“因为它的确是一次有点大胆、有点急躁的尝试。”事实上,这盘生意寄托的除了“革命”梦想,还有更多凯斯的个人情感。
他唯一的哥哥,年仅44岁的JP Morgan投资部主席丹-凯斯(Dan Case)2001年3月被诊断患有脑癌,在经历了一年的折磨后离开人世。凯斯自言,他哥哥所经历的痛苦让他刻骨铭心。那时,丹需要每个星期到医院抽血检查,花费数个小时在冷冰冰的诊室内排队轮候。“这一切对于一个濒临死亡的病人来说实在是太残忍了,而且我哥哥已经接受了据称最好的护理。”凯斯回忆道,“整个医疗系统让人感觉极不人道。”
作为病人家属,凯斯看到了又一个由大众需求催生的新商业领域。“为什么病人不能在指定地点接受治疗?为什么这个几乎是最大的行业让所有人都厌恶?”凯斯敏锐地意识到,“病人以及家属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并没有获得自主权,他们觉得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是其他人在做主。”
于是,凯斯开始会见卫生保健方面的专家。“病人将来应该对自己的健康计划有更多的选择。卫生保健设施应该借助互联网完善服务沟通。我们应该以病人为中心构建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卫生保健系统。”凯斯说到做到,在过去一年,他搜寻了各种各样连接病人和医疗资源提供者的企业。他控股了MyDNA媒体,一个为大众提供医药新闻和信息的网站。他看中一家让大众消费者选择、预约医生的公司,并买下了其中大半股份。他还投资了另一家医疗诊所企业,专门以低收费提供日常门诊、复诊,并为病人提供零售药物代购服务。
就这样,凯斯的“革命”健康集团初具规模。但是,质疑的声音一直没有停。卫生保健体系是一个连政府都不胜重负的包袱,一个以“大众消费者利益为导向”的商人竟能构筑这样一栋摩天大厦?
面对纷繁复杂的商业事实,凯斯总是有他自己一套。当年建立美国在线时,他曾反问:“为什么连接世界的‘调制解调器’是一个外部设备而不是计算机的核心部分?”而如今,他也以同样的思路反问自己,“为什么病人看医生不能像选择餐馆一样方便?”“既然你可以在网上查看你的股票账号,那为什么你不能方便地跟踪自己家庭的卫生保健开支状况?”问得好。于是,凯斯带着他的团队尝试给出更好的答案。
凯斯曾经在20年前预言,资讯互动将成为主流,他也因此创立了里程碑式的美国在线,使网络互动交流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如今,凯斯再次为20年后描画图景,他相信大众应该成为健康消费的主导力量,而不是被动接受政府的福利摊派。
“我知道,之后的10年,这个生意都别指望赚钱。”一脸轻松的凯斯耸耸肩,“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至少我们是在经营一个可以预见的未来,而不仅仅为了换钱。”
当一个小男孩摇着你的手告诉你:“我要为世界上每一个人种一棵遮阴的树。”除了回报以微笑和鼓励,我们还能说什么?即使,他做得还不够好。
正如史蒂夫-凯斯的母亲所言:“我们相信爱、可能性和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