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正文
 

严晓群身陷债务谜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7日 11:11 财经时报

  □ 本报记者 赵军

  近日的媒体因有了“南京富豪二严”而变得煞是热闹。这不,严介和巨额资产遭到质疑的声音尚未平息,另一资本大鳄斯威特集团董事长严晓群又惊曝陷入三个多亿的资金黑洞。

  尽管斯威特就资金链危局对外界称,近期部分报道缺乏确切的调查结论,并擅自草率作出推测性结论,严晓群亦称“斯威特目前仍在健康发展”,但种种迹象显示,斯威特集团已陷入资金链紧张的境地。

  最明显的动作是严晓群出售上市公司“中国纺机”。中国纺机是严晓群在资本市场的得意之作,他曾经煞费苦心地摘下了其“ST”的帽子,然而为了还债,他不得不将此卖出。据严晓群说,此举是斯威特系的战略退出,斯威特系还会继续“瘦身”,而“瘦身”变现、收回的现金,一部分用于偿还到期债务。

  另一迹象是,斯威特正在面临着全国多家银行的逼债。

  最新的调查则显示,除上市公司公报已披露数字外,斯威特系至少还面临着2-3亿元的逾期贷款压力。斯威特集团长沙等地的分公司已有很多高官纷纷跳槽、离职,斯威特的内部开始陷入混乱。

  而对于斯威特占用旗下公司的三亿多元的去向,斯威特内部人士称:“只有严总知道钱是怎么花的。”

  严晓群此番遭遇是他开拓疆土以来的最大麻烦。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制造验钞机赚取第一桶金以后,严晓群转入通信产业,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到1998年年销售额已达到3亿元。

  2000年前后,严晓群已不满足于什么赚钱就做什么的初级阶段。在他的带领下,斯威特进入到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并用5年时间建立起了“斯威特系”。从2000年起,斯威特开始参与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工作,这一年的5月11日,其从上海第一钢铁(集团)拿得3500万股国有法人股,成为上海“一钢异型”(现名为“上海科技”)第一大股东。在资本市场的初次试水,严晓群不仅使一个濒临倒闭的上市公司在短时间内得到了盘活,同时也打开了通过上市公司进行低成本融资的渠道。

  此后几年,严晓群连连出手。2002年底,他入主著名纺织企业ST中纺机(现名为“中国纺机”),仅半年时间,中纺机便顺利地摘掉了戴了多年的ST帽子。2003年8月,他打败顾雏军,购得无锡小天鹅1亿多股国有法人股(占总股本的27.84%)。2004年9月,斯威特集团与小鸭集团签订了重组协议,以零资产、零价格收购重组小鸭集团的洗衣机主业,半年后成功完成了收购。2005年3月9日,斯威特介入第四家上市公司“陕西长岭”。

  历经13年的发展,斯威特已成长为一家新兴的投资控股集团,下属企业达100多家,主要涉及高科技产业、家用电器产业、装备制造业和传媒产业等。其中有“上海科技”、“中国纺机”、“小天鹅”、“陕西长岭”4家上市公司,有与南大、东大、上海交大、合肥工业大学合作的6家合资企业,还有2家用自主知识产权在澳大利亚、美国创办的境外企业。斯威特集团2004年的营业收入为191.7亿元,上缴税收3.9亿元。

  巨额财富与“野心”往往形影相随,此时的严晓群想做中国最有实力的实业家。他认为斯威特只有形成自己的发展战略,并有足够大的产业做支撑,企业发展才可能再上一个台阶。经过仔细研究,他决定介入家电制造业。虽然家电业利润空间已经很小,但他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靠技术赚钱”。

  斯威特的白色家电产业旗下汇聚了小天鹅、小鸭、长岭三大品牌。严晓群的想法是,斯威特的白色家电产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白电领域前六名,其中,洗衣机的市场份额争取占全国同行第一。

  可就在严晓群努力打造他的“白色家电王国梦”之时,斯威特集团及其旗下公司资金运转所存在的问题被陆续披露,严晓群面临着极大的财务困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