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正文
 

阿赛洛集团总裁:中国应吸取欧洲钢铁业教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 11:29 环球时报

  全球第二大钢铁集团总裁接受本报专访

  本报特约记者 陈源川

  全球大型钢铁厂商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铁矿石厂商在价格问题上的谈判正变得日趋激烈。全球三大铁矿石企业要求,将明年的合约价格在今年已经飙升逾70%的基础上再度
提高10%至20%,这自然遭到钢铁生产商的激烈反对。那么,中国钢铁企业怎么做才能增加谈判筹码,抑制铁矿石企业的疯狂涨价行为呢?近日,在阿赛洛集团(Arcelor)全球总裁杜磊访问中国之际,本报记者在上海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阿赛洛集团是全球第二大钢铁联合企业,在全球60多个国家拥有9.5万名员工。2004年,阿赛洛集团营业额高达300亿欧元,在《财富》全球500强中名列第118位。

  铁矿石价格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仍将回到稳定状态

  记者:对于日本等企业联手抬高国际铁矿石价格,您怎么看?

  杜磊:去年的铁矿石价格没有道理地上涨了71%。矿业公司说钢铁价格增加很多,因此他们也可以增加矿石价格。如果这个逻辑成立的话,随着钢铁价格的下降,矿石价格也将下降。

  对于部分企业联手抬高国际铁矿石价格,我们当然表示了反对。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钢铁制造企业应整合重组,改变目前过于分散的局面,这样就能够在与矿业公司谈判时形成合力。

  记者:阿赛洛如何控制铁矿石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杜磊:我们知道,全球海运铁矿石供应量70%由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和力拓三大矿业公司控制。相比之下,钢铁制造商过于分散,也难以在铁矿石谈判上形成合力,与矿业公司讨价还价。不过,铁矿石与石油和天然气不同,还不存在紧迫的储备不足的问题。现在的铁矿石资源至少还可以使用两三个世纪。我想,铁矿石价格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仍将回到稳定状态。

  炼钢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

  记者:炼钢不仅需要铁矿石,还需要水。中国现在的水资源已经很缺乏,如果再大炼钢铁,会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您如何看这个问题?

  杜磊:需要解决废水处理和水循环利用问题。从广义的范围讲,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面。阿赛洛对这一问题始终很重视,我这次来访的内容之一,就是在北京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签署合作备忘录。

  钢铁制造产业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而这个话题在中国尤其突出,因为中国60%的能源来自于煤。阿赛洛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几十年的经验,可帮助中国少走弯路;另一方面,环境改善不仅存在于生产过程,也存在于

  产品本身。我们制造的高韧性的钢铁,可使大型货车的重量减轻,减少耗能,同时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公司的图标,它其实是由4个英语字母P组成的,分别代表着人(people)、地球(planet)、合作者(partners)和互利性(profit)。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我们的共同责任是给子孙后代一个适宜生存的地球。

  中国应该吸取欧洲钢铁业的教训

  记者:您如何看中国的钢铁业现状?

  杜磊:中国的钢铁业处在一个转折点。中国市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将很快变得成熟。这与欧洲30年前遇到的情况一样,中国钢铁制造业目前也面临生产能力过于分散的局面。大的炼钢炉生产规模可达4000立方米,小的只有100到200立方米,而最大的钢铁企业宝钢的产量也仅占全国产量的7%。中国如果想拥有一个高质量的钢铁业,必须整合重组。欧洲在上个世纪70年代

  末与80年代初没有这样做,从而导致了很多问题。最近25年,欧洲钢铁业的人员减少了2/3,但由于技术水平的提高,产量仍然保持在原有水平。

  当然,我知道中国正有这样的愿望,问题在于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来实现。这并不容易,因为它涉及到就业问题。

  记者:你们集团在这种局面下将扮演什么角色?

  杜磊:中国本土企业需要整合,同时,也需要外资企业的进入。因为外资企业可以引入先进的技术,共同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含量,这对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制造商之一,阿赛洛希望加入到这项事业中来。

  记者:你们与中国的合作是否包括技术转让?

  杜磊:我们与中国合作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中国少走一些西方国家曾经走过的弯路。我们与中国钢铁企业合作,也是为了将先进的技术与中国分享。

  追随汽车制造商来到中国

  记者:跨国企业与中国的合作已经非常普遍,其中有一个概念经常被提到,这就是“外包”。你们在中国的业务开展是不是也有“外包”的性质?

  杜磊:“外包”的原因是什么?很显然,是由于中国有劳动力成本优势,在其它领域有价值。但在钢铁制造业上,中国不是个低成本的生产国,因为它虽然在劳动力成本方面有优势,但在基础设施、原材料等方面都不具备明显优势,不如巴西有竞争力。

  阿赛洛的四大市场分别是汽车、建筑、电器、包装,其中建筑业是几乎不可能外包的,包装业的外包也没有明显意义。如果说到我们的“外包”,则是陪伴我们的客户的“外包”活动。

  我们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钢材制造商之一,我们的客户包括大众、雷诺等二十多家汽车制造商。如果他们到某个国家建立汽车生产基地,自然希望我们能够在当地供应与欧洲水平一样的汽车钢材,而不是所有的材料都从欧洲运来。这就是我们为何要与宝钢联合的原因,是为了向我们在中国的客户提供同样高质量的钢材。

  记者:中国市场的容量问题。一般来说,中国普通钢材需求主要用在建筑上,而特种钢材需求主要用于汽车和家电等产品。您认为,中国这两种钢材市场的现状如何?未来需求量会有多大?

  杜磊:中国目前2/3的普通钢材用于建筑业。用于汽车的特种钢材仅占4%,而欧洲这一比例已经达到20%。每个国家的发展都经历着类似的过程,先集中在建筑等基础建设上,然后向消费类产品的特种钢材发展。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两个市场都有空间,而且后者的发展空间更大。

  记者:如果您认为两个市场都有潜力的话,这是否说明目前的房地产市场还不够“过热”?汽车销售低迷的现象会很快过去?因为这两样直接影响到普通钢材和特种钢材的需求。

  杜磊:中国市场尚未饱和。目前,中国人均消费钢材220公斤,而发达国家已经达到350公斤到600公斤。另一方面,中国西部有待进一步发展,这都为钢材市场提供了机会。▲

  个人简历

  杜磊1942年出生,早年毕业于法国理工科最高学府法国综合理工大学。1966年,杜磊到法国冶金研究院上班,开始进入钢铁行业。

  1995年,杜磊出任法国北方联合钢铁公司副总裁,并于1999年成为该公司总裁。2002年2月,法国北方联合钢铁公司与西班牙阿塞拉利亚和卢森堡阿尔贝德合并成为阿赛洛集团,杜磊担任阿赛洛集团首任全球总裁,并兼任欧洲钢铁协会主席。

  由于在世界钢铁业的威望,杜磊于2005年当选为国际钢铁联盟主席。

  《环球时报》 (2005年11月23日 第十五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75,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