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中国金融》2005 > 正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奋力实现中部崛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1日 20:13 《中国金融》

  ——访河南省常务副省长王明义

  本刊记者 林铁钢

  记者:非常感谢王副省长在百忙之中接受《中国金融》的采访。协调区域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中央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首先请您谈一谈实施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要意义。

  王明义:作为与“沿海率先改革开放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相联结的全新发展战略,“中部崛起战略”在2004年年初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来,标志着我国区域发展“联结南北、启动东西”战略格局的全面形成。中部地区的崛起,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对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加快中部崛起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中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3年,中部地区人口占全国的28.1%,面积占全国的10.69%,经济总量占全国的22.54%。改革开放25年来,中部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还比较落后,不加快这一区域的发展,就会影响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二,加快中部崛起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中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于东西之间存在较大的经济技术落差和空间距离,西部直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有较大难度。而中部地区在技术和区位上承东启西的特点,使中部地区既能承接东部产业和生产要素的转移,又能传递东部产业和生产要素向西部的转移,起着连结东西部的重要作用。没有中部地区的崛起,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也是难以持续的。中部省份农业、能源和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加强,可以为东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物质支撑,有助于沿海地区腾出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由于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东部地区传统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般加工业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必须向外转移。而相邻的中部地区凭借其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丰富的自然、人力、人文资源,成为东部产业转移的首选。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经济上沟通、辐射和互动能力强的优势,对西部大开发和东部沿海加快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加快中部崛起可以提高国家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在目前的四大经济区域中,东部的市场经济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具有了内生性的良性发展能力。相比之下,中部地区既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丰富的资源和人文底蕴,也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较雄厚的科技研发力量,多种所有制的经济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发展潜力较大,承载能力较强,具备投入少、收益大、见效快的基本条件,只要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加上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在较短时期内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全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地区。

  第四,加快中部崛起有利于解决广大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改革开放后,中部地区经济社会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是仍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之间发展差距大,“三农”问题突出,社会就业压力增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等。同时由于区域发展战略的差异,长期以来,中部地区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大量流向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基础性产品价格偏低,东部加工性产品价格偏高,中部地区长期处于不平等的交换地位。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再得不到解决,不仅影响中部地区的发展,也会影响全国的社会稳定。

  记者:有专家认为,我国东、中、西协调发展的矛盾集中在中部,甚至认为中部地区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凹地”。请问王副省长,在实现中部崛起的奋斗目标中,制约中部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中部地区有哪些比较优势?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部地区应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王明义:中部地区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表现在:

  一是国有资本比重偏高,资本积累缓慢。中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资产中,国有及控股企业占78.8%,比东部地区高28.8个百分点。虽然近几年民间投资的比重不断提高。但国有投资占主导的投资结构没有改变。以河南为例,2004年全省城镇固定资产预计完成2300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预计完成投资1300亿元,占56.5%。这种格局不仅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而且造成非国有资本准入障碍和融资难度大。

  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加工型产业比重大。中部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开发利用条件,但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长期按照低于价值的计划价格提供初级产品,造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生产分工和资源配置中的不利地位。低层次的生产分工格局,导致资源利用率低、产业技术水平低、产业关联度低、产业效率低、产业竞争力弱、经济增长乏力,特别是在目前资源约束日渐增强的情况下,这些以基础资源、原材料为支撑的工业体系,面临着资源约束的压力。

  三是对外开放水平不高,经济活力不足。2003年中部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相当于东部地区的3.27%。2003年,广东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55.78亿美元,而河南仅为5.61亿美元,广东是河南的27.82倍,河南外贸进出口总额也仅相当于广东的1.7%。对外开放水平低意味着一个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水平低,地区的经济结构和运行机制比较封闭。

  四是资金、技术和人才缺乏且外流严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日臻完善的条件下,资金、技术和人才必然流向要素配置效率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区。河南全省金融机构的存贷差,2000至2003年,分别为194.26亿元、391.12亿元、410.89亿元和1195.37亿元。这种情况必然造成中部地区资金更加匮乏。

  五是“三农”问题比较突出。中部6省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5%以上,河南省还有7000多万农村人口。中部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0%左右,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但由于多种原因,农民增收缓慢,粮食风险基金缺口较大,粮食库存负担重等问题突出,直接影响农业生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2003年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分别相当于广东的49.08%,山东的70.73%。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任务十分艰巨。

  六是优惠政策享受不多。一方面,长期以来中部地区向其他地区低价输出(调出)大量农产品和初级产品,有力支援了兄弟省市的发展。但另一方面,随着国家东部沿海优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在财税、外资、外贸、金融政策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中部地区则缺乏必要的政策倾斜。

  在看到中部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因素的同时,更要看到中部地区存在的比较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明显。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是国家综合运输网络的核心区域和交通要地,全国约四分之一的铁路、公路和河流分布于这一地区,货运量、客运量分别占全国的22.6%和24.5%。特别是河南和湖北,分别地处南北交通运输大通道与欧亚大陆桥和长江黄金航道的“大十字架”上。中部的区位优势,对于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在全国范围的顺畅流动和资源有效配置,对于全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塑造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是资源优势突出。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副产品、能源、原材料及主要初级产品的生产和输出基地。特别是河南,2003年煤炭产量达12634万吨,居全国第4位,又紧邻山西、陕西煤炭大省,水资源比较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发电成本相对较低,具有建成全国火电基地的良好条件。同时随着三峡电站的建成和国家“西电东送”及全国联网战略的实施,河南电网已成为全国“西电东送、南北互供”中电力流向的重要平台和通道。

  三是产业基础较好。中部地区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物质技术基础,钢铁、有色金属、纺织、化工、汽车制造业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一些地区特别是老工业基地具备发展装备工业的良好基础,完全可以通过加强技术改造,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从而加快工业化进程。武汉、郑州、洛阳、长沙等一批老工业基地和新兴工业城市,工业基础好,配套能力强,加之市场潜力大,资源的组合状况和空间匹配条件较好,在承接新一轮国内外产业转移方面处于有利地位。一些城市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行业已跨入全国先进行列,形成了若干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拥有一大批优势特色突出的骨干企业。依托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企业,不失时机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使之成为中部地区的产业创新区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龙头”,将对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持久的拉动力。

  四是市场潜力巨大。2003年,中部地区总人口3.6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585.1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0.91%。3.6亿人口的"衣、食、住、行、娱、购"为全国工农业产品和各类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中部地区应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国内市场供求格局、经济体制环境和对外经济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现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形势下,中央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丰富和完善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对全国和中部地区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无疑将起到重要导向作用。发挥中部地区比较优势,加快促进中部崛起,必须把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把“以人为本”、“五个统筹”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更加注重加强薄弱环节,更加注重扩大消费需求,更加注重体制创新,更加注重转变增长方式,更加注重改善人民生活,努力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同时,新世纪前20年正是我国从工业化中期阶段向后期阶段过渡的时期,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将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选择。

  记者:实现中原崛起,在河南全省基本实现工业化,对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来说,无疑是一场深刻的变革,请您对河南当前的经济状况做一个总体分析和评价,河南在中部崛起战略中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王明义:当前是我省历史上少有的经济发展既快又好的时期之一,全省经济正处于提速、转型、再上新台阶的新的战略起点。一是2004年经济运行呈现出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良好态势,多数指标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全年粮食总产量为4260万吨,比上年增产19.3%,新增粮食产量居全国首位。工业生产和效益同步快速增长,2004年前11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比上年同期增长23%,实现利润增长47.1%。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全年财政收入428.6亿元(不含基金收入),较上年增收111.3亿元,是河南历年来增收最多的一年,增收部分就比1994年河南省全年的财政收入94.5亿元还多十几亿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突破7600元,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50元,增长14%,是农民人均纯收入8年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二是经济总量迈上一个大台阶,人均生产总值达到新水平。2004年全省生产总值预计增长13%以上,经济总量已达到广东等发达省区上世纪末的水平,突破8000亿元大关,人均突破1000美元。对于一个拥有近亿人口的大省来说,这是一个地区完成原始积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转折点。三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日益雄厚,工业化进入了加速推进的新阶段。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经济发展的条件、基础都比前几年有了显著改善,经济结构也发生较大的变化,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突破50%,城镇化率接近30%。从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省份的经验看,这些都是工业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四是宏观经济增长稳定性增强,内在活力明显提高。几年来河南经济发展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和竞争力明显提高,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内在机制逐步形成。

  河南在中部崛起战略中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提高综合竞争力,构筑发展新优势。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是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快工业化进程。从经济发展现状看,河南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主要在于工业化水平低。从1979年到2003年,河南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间的比例关系,由41∶42∶17演变为了17.6∶50.4∶32,尽管一产比重降低了23.4个百分点,但仍然高于全国3个百分点,一产从业人员比重由82%降到了60.2%,但仍高于全国11.1多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中资源主导型产业比重大、中间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增长方式较为粗放,这些又导致了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产业技术水平低、产业竞争力弱等一系列问题。要破解这些问题,就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化进程。没有工业化,城镇化就缺乏产业支撑,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缺乏就业基础,农业现代化就缺乏先进的物资技术手段。与时同时,加快工业化进程,也必须配套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既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也是我省增强综合竞争力,实现中原崛起的必然选择。

  记者:河南省委、省政府准备采取哪些重大政策措施,来实现中原崛起的奋斗目标?

  王明义: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促进中部崛起的号召,河南省委、省政府在广泛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确定了本世纪前20年实现中原崛起的奋斗目标: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确保人均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达到3000美元,基本实现工业化,努力使河南的发展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实现中原崛起。按照这一目标,到2020年,河南生产总值将达到26800亿元,年均增长8.6%以上,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0%以上,非农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达到60%以上,城镇人口达到50%以上。

  为了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省委、省政府提出把“三化”作为实现中原崛起的基本途径,即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使数以千万计的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现代化。在工业化方面,要加快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以支柱产业为重点,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优势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提升高端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比重;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和现代中药等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积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支持和促进老工业基地改造,认真抓好新工业基地建设,努力把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冶金建材基地、能源火电基地、铝工业基地等。在城镇化方面,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逐步形成经济支撑力强、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健全、人居环境优美、发展协调有序的现代城镇体系;实施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带动战略,突出抓好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建设,同时加快豫北、豫西与豫西南以及黄淮地区的经济发展,支持重点县市和重点镇建设,在全省形成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格局。在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引导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突出抓好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畜牧业,建设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标准化农业、绿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大对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增加农业投入,建立健全以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为重点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等。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也是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关键时期。“十一五”期间,我们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总体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农业现代化,继续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增强河南的综合竞争力。初步打算“十一五”期间,全省经济年均增长10%,工业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为此,我们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化进程,重点推进优势资源转化和深加工,拉长产品链条,大力发展最终消费品,提高产品附加值;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以100家重点企业为基础,着力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市场占有率高的大企业集团。加快城镇化进程,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努力构筑以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为龙头,豫北、豫西两个产业密集区为两翼,带动豫南、豫东快速发展的格局,同时赋予一批县级市更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加快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河南作为全国优质小麦和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地位,同时加大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快建设一批抗旱除涝和综合效益高的骨干水利工程,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黄河、淮河、海河治理力度,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把河南建成全国重要的火电基地和煤炭基地,增强经济发展支撑能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优先发展教育,加强公共卫生保健体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记者:作为地方党政领导,您对金融部门促进中部崛起有何希望和要求?

  王明义:地方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金融业要做大做强也必须依托地方经济的繁荣,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长期以来,金融机构对中部地区给予了大力支持。但东部沿海的迅猛发展,吸引了中部地区大量资金。1998年金融体制改革以后,人民银行在全国设立了9个分行,中部六省只在湖北设有分行,河南等其他几个中部省份都仅保留了中心支行,省辖范围的金融协调能力有所减弱,中部省份的贷款规模占比有所下降,使中部地区的存贷差一直居高不下。当前要实现中部崛起的目标,中部地区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快发展,而资金作为经济的“血液”,能否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实现中部崛起这一奋斗目标至关重要。因此,我真诚希望金融部门对中部崛起给予更大的支持:一是支持组建中部地区性开发银行,重点支持中部地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项目建设,承担国际金融组织支持中部发展的转贷款业务。二是各商业银行总行增加对中部省份的直贷资金额度,扩大各商业银行在中部地区分行或支行的自主贷款规模,进一步加大对中部各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三是增强中部各省人行分支机构的自主性,恢复中部各省省级分行的地位,增强区域的金融调控能力。四是支持中部省份发展资本市场,建立中部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为中部企业的产权交易提供流动性平台,进一步提高中部六省上市公司占全国上市公司的比例,扩大中部六省直接融资规模,支持中部地区大力发展期货市场,增加和创新期货品种,引导企业运用期货工具规避风险。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愚 人 节
整蛊先锋幽你一默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