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入狱猜想 汪潮涌评价其很不简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 13:49 赢周刊 | |||||||||
□赢周刊记者 梁树新 《无间道》有一句著名的台词: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这句话放在张海身上似乎是一个很传神的注脚。所以,我们想抛开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财务纠纷和资本变局,回到关注张海这一个神秘普通人的本身。一个30出头的年轻商人是
资本运作者:张海不是我们圈子里的人 张海素来被媒体称为“资本大鳄”或者“资本运作高手”,在同行眼里,他是一个真正的资本运作家吗? 张海被拘后,本报记者马上致电几个国内著名的资本运作人士,得到的反应让人有点意外。记者先是用短信与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巍联系,意欲就张海被拘事件采访他。王巍的回复只有两个字:“免了。”不太甘心的记者随后拨打对方手机,却已是关机状态。 接着记者联系北京中证万融服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赵炳贤,其秘书徐小姐明白记者采访意图后,声称赵总正在外地出差,但答应把记者的采访请求和联系方式转告赵。第二天,记者再次联系对方,徐小姐很有礼貌地说:“您的采访要求已经转达给我们赵总了,如果赵总没有主动回复您,就表明他不方便接受采访。” 两次碰壁后,记者终于联系上了信中利投资公司的董事长汪潮涌。但对方一听说采访与张海有关,当即表示“我对张海、对健力宝不了解,也不知道张海被拘留的事情,没有发言基础”。在记者一再请求下,汪潮涌最后很简短地表达了两个观点:第一,他们主要是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做,对国内的资本市场不熟悉,跟张海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人。第二,既然张海能运作这么大的一个项目(指入主健力宝),又这么年轻,说明这个人很不简单。 如果上述人士的反应不是在张海出事后一种“及时划清界线”的本能自我保护,那么,看来张海还没有进入中国主流的资本运作圈子。而这种不被主流认同,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是因为张海的资本运作手法“有点邪”,不是很阳光很正统的那种操作模式。 律师:张海在什么地方动了手脚? 如此大手笔的资本运作显然耗资巨大,外界普遍质疑其资金来源为挪用健力宝所获银行贷款,而这些贷款本应用于健力宝的饮料生产。 目前,众多媒体在推测张海最有可能挪用资金的环节时,都一致锁定在“两笔奇怪的投资”上。一笔是投资一家江南实业公司,一笔是投资兴业银行。而平安保险交易和福建兴业银行交易本身被由张海等控股的健康产业公司持有,并不属于健力宝。 但据相关人士透露,有两笔原本应该由健康产业公司归还、总额达5.6亿元的“长期投资”挂到了健力宝集团的账上。“按照一般做账的常规,把账挂到那里就意味着把那里作为了一个融资平台,钱也会从那里出。”一名知情人士称,“据健力宝一位内部知情高管的说法,那些偿还款正是来自健力宝集团的。” 对此,广东南国德赛律师事务所凌娜律师分析认为,若资料显示平安保险和福建兴业银行是与健康产业公司进行交易,但交易款项来自健力宝,则判断张海是否在这个环节上挪用了资金时,需留意到该资金运转是否经过了当时健力宝董事会决议,或者是否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决议程序进行,或健力宝和健康产业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合法协议关系等具体事实,如果答案是“是”,那么,不宜判定是张海挪用了资金,而宜认定为公司行为。 但凌娜律师同时也强调,由于目前并没有看到该资金运转的具体资料,对有关具体细节并不清楚,因此,现在忙于分析张海的行为是否构成挪用资金罪还为时过早。“现在媒体普遍把张海和健力宝混为一体进行报道,让人难以判断某个事件究竟是个人行为还是公司行为。如果张海的资本运作是符合《公司法》或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的,就不宜认定是张海挪用了资金。”而一旦张海构成了挪用资金罪,按照《刑法》规定,他将面临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这样一来,等待张海的将是漫漫铁窗生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