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MBO与国企改革 > 正文
 

成都市经委企业改革处处长张轶道出改革的艰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8日 07:40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历尽艰难 这弦绷了十年

  “搞国有企业改革,我是十年绷紧一根弦。”回顾起国企改革的艰难,成都市经委企业改革处处长张轶说出了这句话。

  说起参与十年改革的最大感受,张轶说,在国企改革中,改变职工的观念是最难的
。“因为他们吃惯了‘大锅饭’,有优越感,一旦改革‘断奶’之后,他们必须在社会中重新寻找自己的生存坐标。因此,他们在对改革认识的过程中,对以前的问题就会纠缠不休,调解和宣传就是我们每天要做的事。”

  张轶有过一次“惊险”的经历。在一家破产清算的企业,他们的解释和宣传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职工越围越多,情绪越说越激动,眼看就脱不了身。急中生智,他们借故上厕所,成功“突围”。从那以后,在参加破产清算企业的协调和政策宣传时,张轶和他的同事就会先找好出口,以免临时脱不了身。

  2001年,都江堰青城钢铁厂要实施破产,破产方案里没有涉及到被占用土地的100多个农民工的社保问题。一天上午,一帮农民工在厂区堵住了他,要求修改破产方案。为了完善方案,张轶频繁地在成都和都江堰之间跑。一天晚上,他从都江堰回到成都已是午夜时分,由于脑子里琢磨的全是方案的修改和破产的问题,在街上转悠了两圈之后,他始终找不到回家的路,他索性又步行到单位上,查阅资料。农民工的社保问题得到解决后,他又一次被“堵”住了,这一回,农民工紧紧握住了他的手:“谢谢你,谢谢政府。”

  十年岁月催人老,张轶说,常年的紧张工作,加上处理的全是破产、倒闭、下岗这样的事,他觉得自己得了“郁闷症”。两年前,他曾向上级提出过“撂挑子”的想法,没想到,他绷紧这根弦又干了两年。好在四年攻坚,成都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曙光初现。

  本报记者 庞惊涛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