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经典语录:合资是抽鸦片 寄望于海外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4日 13:19 《中国企业家》 | |||||||||
“把三分之二的吉利汽车卖到国外去” 在国内被视作低端品牌的吉利,却是海外出口的“隐形冠军” 文/本刊记者 葛 清
可以把当今做汽车的分成两类,合资的和不合资的。42岁的李书福无疑是后者的强硬代表。带领吉利艰难造车的10余年里,李书福始终高举民族自有品牌和自主创新这两面大旗,并视走出国门为自主创新的重要一环。 2004年,吉利出口轿车占到中国轿车出口总量的一半。而在这背后,吉利还有着并购国际汽车公司的惊人企图。 “合资是抽鸦片” 两会期间见到李书福,他说话行事的风格比3年前老练圆熟了很多。2001年《中国企业家》见到李书福的时候,作为当时惟一的一个民营汽车制造厂商,他孤独、无奈。——当时企业挣扎在生死存亡的边缘,吉利未能获得新车生产的政策许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部下们正在或者将要离他而去。李书福有点“英雄气短”的感觉。 3年后再见他,李显然更为成熟、自信。今天的吉利已经不愁生存,如何通过自主创新发展壮大起来,这是吉利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两会期间,李书福主要的一个提案是“加大保护和普及中国本土品牌的推动”;3月4日上午,他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联组讨论会(温家宝总理出席)的时候,又作了“自主创新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根本出路”的发言,其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莫过于:“我们要像温州人生产打火机一样生产汽车,发展汽车工业要像种树一样慢慢地种成一片森林。我们不能简单地从外国买一棵大树搬到中国,因为那不属于中国:没有中国的文化与灵魂,就形不成中国的品牌优势。” 他觉得国外汽车巨头到中国来搞合资,“就像是勾引我们抽鸦片。品牌掌握在谁的手里,核心的技术掌握在谁的手里,主动权就掌握在谁的手里。”如果中国人把什么都交出去,最后什么也得不到。他觉得中国汽车业其自主品牌发展正处在“边缘化”的险境之中:一是市场边缘化,中国汽车市场90%份额由跨国公司品牌占领;二是技术边缘化,尽管与跨国品牌的合作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但合资道路并没有换回汽车研发的技术。 有专家认为,汽车行业可能陷入“贫困性增长”的境地。李书福毫无疑问是这种观点的拥护者,他干脆把跨国企业称作“一群无情狼”,他说:“外资企业日益加强在整车合资企业里的控制力,它们控制了技术,通过技术转让,通过零部件采购,通过给员工很高的奖金等等手段,将大部分利润转移到国外。” 为了保持独立性发展,过去的10年间,吉利自称投资数亿元用于技术研发,据称光是2004年在自主研发上就投入了3.5亿元,从研究发动机,到电子元器件、车身、内壳、外壳等。吉利自称已经基本掌握了这些技术,并称自己是中国第一家自主研究变速箱技术的公司。 李解释说,吉利虽然掌握技术,但是除了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重要部件,有一些零部件自己并不一定生产制造。“我们掌握技术,这个作用是很大的,最起码知道技术标准,什么东西值多少钱,在零部件采购的环节不至于被人家骗,”李举例说,“方向盘两百块钱一个,他说是两千块钱,利润就太大了,对不对?” 2004年吉利汽车销量是10万辆,占轿车市场份额超过4%,吉利集团的销售业绩也接近100个亿。凭着低价位优势,吉利终于挤进中国本土主流厂商行列。据2月份公司公布的数据,2005年吉利汽车的销售计划是产销突破12万辆。 即便如此,与销售收入上千亿元的上汽、一汽等第一军团相比,吉利在汽车业仍旧只是一个“小公司”(李书福语),未来不确定性仍旧很多。第一军团为了生存,为了应对跨国汽车巨头的挤压和竞争,选择了与其合资的道路。而吉利这么一间小小的民营生产商,却倔强地选择了自主创新的自有品牌之路,道路何其艰难。用李书福自己的话说就是:酸甜苦辣,喜怒哀愁,只有他自己能道尽其中滋味。 那么,吉利、奇瑞、哈飞等拥有民族自主品牌的企业,有没有可能联合起来呢?李书福对此的回答很坦率:“这个可能需要一个过程。等到这些企业走到一定阶段,出现明显的差距了,有些搞得很好,有些不行了;或者大家都奄奄一息要死了,——只有进入这两个状态才有可能联合起来,不进入这两个状态都是不可能的。现在大家都觉得还有饭吃,还不是困难时期,都宁愿做鸡头不愿做凤尾。” 寄望于海外 2004年年末,1000台吉利轿车装船出海,这已经不是李书福第一次送船出海,——2003年吉利轿车首次走出国门,共400台轿车出口中东和美国市场。2004年吉利出口的轿车5000台左右,出口29个国家和地区。而这一年,中国的轿车出口量仅仅1万辆左右,排在第二的是奇瑞汽车,出口量4000多。 “让中国的汽车走向全世界,而不是让全世界的汽车跑遍全中国。”这是李书福经常说的一句话,表达的正是他的国际化梦想和在汽车行业走下去的信念。具体落实到数字上就是:终有一天,吉利要将三分之二的汽车卖到国际市场。 窘迫的现实与远大的理想之间的差距那么大。当记者对这个“远大理想”表示怀疑的时候,——记者的话还没有说完,李书福就做出了极其干脆的回答:“这个你不要怀疑,我们肯定能实现的。”在李书福的逻辑中,实现自主创新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走出去。 与国际化目标一样令人惊讶的是,2004年吉利开始往中高端车方向努力,并计划在未来5年内,4个制造基地形成高、中、低端轿车并存,二、三厢轿车、时尚都市跑车及SRV等十余种车型并举的产品格局,预计至2007年吉利控股集团生产能力可达到整车65万辆,并完成建设与之配套的等规模发动机、变速箱的生产能力。 一位业内分析人士当时就预测:吉利进入高端市场,可能采取与国外某汽车企业合资的模式,单凭吉利目前的研发能力,要在两年内进入高端市场非常困难。另外,作为在老百姓眼中是“经济型车”的代名词,吉利轿车要大规模进军国际市场也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而中国最具实力的汽车生产厂商正是通过并购海外的汽车厂商,得以弥补自身的先天不足,并借此进军国际市场,可谓一举两得。据媒体报道,早在2002年,在美国通用的邀请下,上汽投资5970万美元收购通用大宇10%股份,被业界认为是中国汽车企业首次走出国门的壮举。最近,上汽集团又传出并购英国百年老企业——罗孚汽车公司的消息,并购成功的话,上汽得以填充自己在技术上的优势,并借此进军国际市场,提前“跑马圈地”部署全球战略。 外界认为,上汽的这些举动对于中国汽车业无疑具有榜样的作用。那么,对于吉利这样的企业,“榜样”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 “两会”期间,李竟自曝了一段与罗孚的亲密往事:倾慕罗孚的,不仅是上汽,也有吉利。据说还在仰融去宁波造车的前后,仰融就与罗孚接触,有意并购罗孚,而参与仰融这一并购密谋的,就有李书福。但是仰融因为“出了一点事”,最终放弃。仰融放弃了,李书福开始自己搞。 “罗孚是我非常熟悉的一个企业,我去了5、6次,他们也来好几趟,我们都谈得非常好。(合作)协议也起草好了,什么都弄好了……”李书福的话到此戛然而止,他不愿意再透露任何细节,可以想见的结果是,吉利因某种原因放弃了合作,罗孚转入上汽之手。 “总而言之,(罗孚)要是放在我们手上做,一定是会做得不错,现在没有在我们手上做,我不知道会做得怎么样。”李对罗孚的怀念之情可见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