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安全监管新舵手李毅中来说,一上任就要面对投入不足和监管体制不顺两道安全大考难题,而要在各种复杂的局面之间平衡并保证诸多行业的安全,无疑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3月1日,原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李毅中上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第一天,安监局两个煤矿安全大检查工作组按原定计划奔赴各地开展安全检查。第二天,在中国主
要煤产区之一的大同,相关检查人员一大早就出发直奔矿区。随着国家安监局名称、人事和级别的调高,中国在生产安全方面的着力明显加重。
但重大事故频发的中国生产安全问题能否随着李毅中的到来而出现重大的转变从而、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现在还很难有人能作出明确肯定的答复。李毅中昔日部下的话或许表明了这位铁腕人物将要面对的艰难处境:“安全生产监管是个烂摊子,李毅中面对一个那么复杂的领域,不容易。”
在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改革与发展部部长王志刚看来,李毅中是现在可以挑选到的最合适中国安全生产监管的领头人。“他的工作态度和性格决定了他比较合适。”而在李毅中长期工作的中石化,员工对他的最深印象之一是“厉害”——工作仔细、态度强硬。 “想蒙他基本上不可能,” 王志刚透露,“企业有什么问题他马上能看出来。”
与在国资委的使命相反,安监总局局长的身份让李毅中一下子从和企业站在一起的“老板”站到了执法者的位置上。而矿难高发国家的阴影,让这位新局长一上任就要面对投入不足和监管体制不顺两道安全大考难题。
中国是煤炭生产大国,但煤炭生产开采的条件和整体技术状况还比较落后:全国50%的小型煤矿是采用落后的开采方式进行开采的。现在的机械化程度国有煤矿高一些,达到60%乣70%,大量乡镇煤矿机械化程度则很低。
与这种窘境不相称的是,中国煤矿的安全投入欠账非常大。由于多年行业低迷、企业改制等原因,煤炭企业对安全方面的投入极为有限。国家安监总局在对45个国有大矿和100多个地方国有煤矿调查的基础之上得出一个大概的预测数是:仅国有重点煤矿,在安全工程、安全装备和安全设施方面欠账就达500亿左右。尤其是那些国有老矿,历史欠账多,负担更重。
2004年,国家安监局、财政部和发改委联合发文,要求煤炭生产企业必须提取安全生产费,这笔费用根据企业规模和生产条件而有所不同,但都在3元乣8元/吨这样一个区间内。这够不够煤炭企业弥补这么多年来的安全欠账?一位财政部官员对《全球财经观察》表示:这是目前中国煤炭企业能够承受的最高标准。
国家安监局曾计划,以企业为主、国家和地方再分摊一些,在3年内补完500亿安全欠账。可是,在目前煤炭企业普遍效益较好的情况下,企业的承受力也只有不到10元的安全费用支付,根据年初有关方面的预测,最快在未来1年乣2年内,中国煤炭价格将可能见顶并转而走低。那时,煤炭企业又怎么拿出这笔资金来呢?而且,国家补助一般针对国有大中型煤矿,生存能力本来就较弱的非国有小企业又该怎么办?
企业家出身的李毅中,如何帮煤老板们做好这笔账,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虽然国家安监总局由原来的副部级提升到正部级,用安监总局新闻宣传处安处长的话来说是“强化了权威”,但李毅中和他率领的安监人员能不能把这种权威贯彻到底,又是他不得不面对的另一个挑战——管理体制不顺让安全监管的力量很难达到最需要监管的基层。
安处长告诉《全球财经观察》,对煤矿安全的监管实行国家局对下垂直管理,全国除了25个省市区设有安监局,在产煤地还设有71个安监分局,基层监管人员会定期到矿上检查。但从国家一级向下的监管力量,一般只能达到省市一级。
“到县一级就没有了,日常监管力量不够。”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全球财经观察》。在陕西,咸阳的监管人员兼管汉中的事情,他们要去汉中,得跨越高高横亘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秦岭。
虽然大的矿上有安监部门派驻的安全员,但面对那些职位很高的大矿领导,安全员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也就难说了。以前,陕西煤炭安全的监管是由国家安监局直管的陕西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正是由于看到地方监管力量的不足,2004年下半年国家安监局下文要求属地方政府管理的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也同时负起煤炭安全监管的责任。
安全监管部门职能交叉,不仅仅体现在对煤矿的监管上,非煤矿的其他行业也难避免这种情况。安监、煤监、质监等众多部门涉及一个行业的安全监管,让监管工作本身变得复杂起来。
至今,在整个国家安监系统,也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管理体制——煤炭实行的是垂直监管,地方煤监人员属国家公务员编制;非煤炭行业的安全监管则实行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安全监管人员是地方的公务员。虽然国家安监总局统管了煤炭和非煤炭行业的安全监管,但到地方上,监管人员直接负责的上级不同,也决定了他们可能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
对中国安全监管新舵手李毅中来说,要在各种复杂的局面之间平衡并保证煤炭、交通运输、石油等诸多行业的安全,无疑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联系记者:cui_cui@gfo.cn
编辑:高倩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