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创业:王辉耀 中国海归事业的推动者(3)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8日 18:17 《中国留学生创业》杂志 | |||||||||
王辉耀的眼光 王辉耀常说,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就在于视野的不同,要做人生突围的先行者,就要有独到的眼光。在人生生涯的不断突围中,他经历了多次文化的冲撞、信仰上的折磨乃至实际
70年代,当很多人都忙着阶级斗争时,这个小孩子却捧着破烂的英语书躲在角落里苦读;中学被下放到方圆几里都少见人踪的荒野农村时,陪伴他的是一只可收到VOA、BBC的小收音机和每天的《参考消息》。 80年代中期,当不少人都争先恐后去捧铁饭碗时,他却毫不犹豫的放弃了在外经贸部有发展的仕途,去读当时中国还没有人听说过的MBA,整整先于今日潮流10年! 90年代刚开始,当大多数留学生还在西方世界勤工俭学,不到30岁的王辉耀就已做到了西方跨国大公司的董事经理,而这时,他又极有远见地选择了成为一名黄皮肤的西方外交官,在大陆留学生中首创先河,敢为天下先。这个平台让它更深刻的体验了另一种文化和制度的精髓。 后来,当更多的人都争先恐后去北美新大陆寻求理想时,他既没有贪恋外交官的荣誉,也没有重返西方世界,而是选择了回到中国创建了自己的事业,从为跨国公司做高层职业经理人,到成为自己创办公司的主人。而此时,距离今日的归国创业热潮,早了仍有10年! 今天的世界,时代前进的速度快得惊心动魄,一不小心,就会被抛下,被淘汰。在这样的速度前领先10年,需要多少智慧、远见、魄力和突围的雄心? 然而,王辉耀并不只满足做一个企业家,在他人生的道路上,他还在寻找新的座标,也可以说是他的第六次人生变革。当越来越多的人们学成归国和创业时,他的目光又转向了学术和社会活动领域。他担任了世界排名前10位的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毅伟商学院EMBA客座教授和著名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MBA兼职教授,经常为学员在北京、香港和海外授课。能够做著名大学的教授,是许多人终生为之奋斗的理想,而王辉耀在人到中年就实现了。更令人惊讶的是,王辉耀在工作之余,已经写出了4本书——包括自述体著作《我在东西方的奋斗》、学术专著《新华商之路》、《MBA通才之道——中外MBA分析与指南》和纯文学作品集《林中漫步》。他的书,许多都成为了畅销书。在这些著作中,他首次提出了“新华商的理论” 和 “MBA通才论”的概念,受到许多媒体的关注。此外,他也经常被邀请到国内各知名大学做讲座,受到广大学子的热烈欢迎。目前,他有关研究海归的两本书《海归时代》和《创业中国》也即将在年底出版。 与此同时,王辉耀还经常关注公益事业,并力所能及做一些贡献。1998年,王辉耀和《北京青年报》一道,赞助了一批受98华南水灾的学生上大学的学费。1999年,王辉耀捐资为其母校广州外国语学院建立了王辉耀奖学金,每年奖励10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 2001年,王辉耀动员加拿大使馆和他一起,为中国妇联在北京八达岭长城附近捐款兴建了加拿大使馆—王辉耀希望学校,帮助京郊山区的1000多名贫困学生搬进了一所崭新的希望学校。2003年,为庆祝欧美同学会成立90周年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文艺演出,王辉耀也参加了赞助,体现了王辉耀对海归群体的参与精神。 富兰克林说过:“推动你的事业,不要让你的事业来推动你。”这是王辉耀非常喜欢的一句话。纵观王辉耀的人生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开创新事业的过程,他总是引领时尚,走在时代前面。王辉耀在东西方之间游刃有余的穿梭,从一个国家跨入又一个国家,从一个圈子打入又一个圈子,从一个行业转入又一个行业。他忙碌的生活让人眼花缭乱:在北美读博士研究生、做跨国公司副总裁;在日本为大企业讲课;在香港做加拿大外交官;去欧洲访问商学院,在哈佛进修;在三峡工程中促进国家资本合作,在中国创业做企业家,兼任国际知名商学院的客座教授,担任数个社会团体的负责人,关注社会新兴阶层,期间还抽空著书立说;事业、文化、精神上频繁的迁徙让大多数人都吃不消,而王辉耀却能安之若素,体现了他极高的人生效率。王辉耀个人的独特的多元化能力和引领时尚的风格,使他成了《时尚先生》杂志2004年“中国时尚先生”的候选人。 王辉耀认为,当一个人真正看过了世界,体验过了不同的文化、信仰和社会制度之后,精神上必定会有升华和蜕变,需要进行精神上的更高层次的突围。他会开始真正的思考,继而发现一些认定的不过是固有的习惯和偏见。渐渐地,他就会超脱出狭隘的地域之分,行为上能够轻易地融入各种文化,思想上变得包容和宽广,更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能以开放的心态去对待新的事物,更关心社会的进步,崇尚新的精神世界。王辉耀非常喜欢韩非子所说的,“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