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华:科技注入农业的情况(2)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5日 22:21 新浪财经 | ||||||||
第二条经验就是政府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使科技人员有了光荣的使命,而且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而且创造了一个激励机制。
第三个主要经验,就是把科技特派员这项工作,把使命与责任挂钩,科技特派员下去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人员,他也是一个市场营销人员,也是党的政策的,就是在农村传播的工作人员,他有多重的使命,不同的使命在不同方向得到的回报。 第四个科技特派员这项制度不是为农民排忧解难,不是说是去扶贫去给农民干事情,而是他的工作是与农村的生产实践紧密相连,农民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市场,需要什么就发挥什么样科技人员的,把人员看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第五个经验就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不是用红帽子就可以给它解决,不是说评先进机制就可以解决,而是让科技人员在农村广大市场上,通过市场的效果来检验科技的实际作用。老说科技是阳春白雪,农村是下里巴人不是这样。 第六个经验,就是科技特派员制度没有实行一刀切的做法,就是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有的资源环境的特点,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民间的观念,要根据当地的特色来制定自己的政策,就像一句东北话所说的,只要好使就往下实施,而且是摸着石子过河,走步看一步,看准了方向,最后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我们总结经验,就是说通过科技特派员这种制度,我们认为他不同于许多传统的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些做法。它是一项制度的创新和探索,科技特派员制度不同于科技下乡和科进村活动,把短期行为转化为长期行为,把对基层的行政领导转为直接农村生产实践,也不同于传统的农技推广体系,他不同于定点扶贫,把对农村脱贫解困转化威士忌的示范带动,它也不同于机关的分流下派,把干部的被动锻炼,转为主动发展,也部同于简单的技术服务,把生产环节的单一运作转为产供销集成运作的农村运转,它要求不是在一个单一的层面或者某一个基础产品上解决问题,而是通过科技特派员的制度,使农村这个系统整个运转起来,这是汇报的第二点。 最后汇报第三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就是科技特派员的制度。我理解科技特派员这种制度是把现代的生产要素植入农村的有意尝试,我们对传统的很清楚,马克思也进行过多种论述,传统的农业生产要素就是土地和劳力。在现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下,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解决三农问题就要跳出传统农业,单纯要素的束缚,要把资金、技术、信息、管理等等许多新的生产要素有效的配制到农业生产体系之中去,才能最终解决农业问题。通过农业也有一种说法,就是传统农业基本上是种植业,它忽视了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这种结合,它没有把农业做为商品来看待,而是把农业做为生产环节来看待,所以说农业本身应该得到的利益,被工业、被商业、被许多中介的环节所剥夺了,就是农业的生产链在原始状况下被工业成分、被商业成分不断的割断,现在科技特派员制度就是要把这些过去被剥夺得了,被割断产业链各个环节重新接起来,把真正利益还给农村。 应该说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把农村与城市,把局部与整体进行联系,把现代管理制度与市场的流通相结合,实现科技资源和科技人员跨地区,跨行业,跨学科的流动,和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优化和重新组织三农问题,要真想解决农业,真想解决三农问题,就要从生产要素根本环节中解决,把利益还给农民。第二个意义,就是通过科技特派员这种制度提高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是组织化程度,农村之所以落后,农民之所以贫穷就是没有利益。现在们体会到到通过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之后,科技人员和农民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他们把生产和销售,把资本的运作流通,把他们实际的生产的过程都和市场结合起来,所以他们在科技特派员实施过程中,许多农村的经济组织,许多农村的消费组织,许多农村的市场组织开始形成了。只有农村的经济组织不断形成之后,农民能够体会在组织之后利益的体现,才能够把农民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刘玉兰刚才讲了很多实例了,在宁夏有许多的农民的自发组织已经开始不断的成长壮大,特别是在宁夏,搞了农民信用社的制度,他们实现了科技特派员金卡、银卡、铜卡制,首次出现了银行的资金向农村回流的情况,就是组织化程度非常重要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