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拓荒咨询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0日 15:58 《团队》杂志 | |||||||||
本刊记者 聪聪 北京报道 王颖,小学的孩子王,中学的班长,大学的学生会主席,现任理实佳讯公司董事长。王颖称自己一生都在做管理。 一个开拓者
午后的阳光灿烂的有些耀眼,王颖推门进来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放下窗帘。刺目的阳光被阻挡在窗帘之外。这一细节颇让人有些感动。王颖说:“做咨询师,首先就是要能够及时地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1994年24岁的王颖担任台湾新华管理顾问公司高级顾问,正式涉足管理咨询领域,作为中国管理咨询业的开拓者,王颖的经历,见证了中国咨询业从无到有的一个历程。 1994年之前王颖曾在一家外资企业担任经理,在做职业经理人的过程中,王颖非常喜欢和他的一些朋友在闲暇时候共同探讨关于中国企业的发展。“战争年代,有作为的青年应当成为将军。和平年代,有作为的青年就去做企业家。”王颖和他的朋友们希望在中国也能诞生出像松下幸之助那样的世界级的企业家,他们试图为这一目标而努力。 那时,拥有世界1/4人口的中国,还没有纳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但中国的企业必然走向世界,中国企业必然走向国际化,中国咨询的市场是巨大的。当时他们看到企业的发展瓶颈在于管理,便开始涉足针对管理的咨询。他们这个团队后来就形成了早期中国管理咨询公司的雏形。 一种精神 中国咨询公司的发展道路是极其坎坷的。 在早期咨询业的发展过程中,国人普遍对“咨询”的概念并不了解。也曾有很多的企业希望咨询公司能够给出一个“点子”,来拯救公司。后来企业发现靠一个“点子”去拯救一个公司的做法,是不现实的。有很多公司对咨询公司发出了质疑,咨询公司是不是都是骗子?之后又伴随外国咨询公司的大举侵入,王颖和他的咨询公司都曾经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是王颖说自己从来没有后悔过当初的选择,尽管也曾经迷茫过。曾经有企业愿意出百万年薪聘请他去做一个职业经理人,被他拒绝了。这似乎与时下年轻一代的做法颇有些差别。 王颖评价自己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我喜欢创新。”而咨询师能够不断的接触不同的企业和行业,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提高自己,这个职业所要求的不断创新正是适合了他的性格。职业经理人的主要责任是去执行,而咨询师站得一定要比“职业经理人”更高,只有这样才能看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我们身处一个充满着巨大诱惑的市场中间,我们渴望成功,我们似乎总是很忙碌,疲于奔命,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并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王颖称自己这辈子只做一件事情。他认为人一辈子能做一件事情,做好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了。王颖所做的这件事情就是咨询业。 王颖说,中国的咨询业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拥有最广大的市场和最多的企业,而中国的企业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但是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而本土咨询公司能够更深入的了解中国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方案,这个市场空间是很大的。 几丝文雅 王颖认为“咨询业”是一个“贵族行业”,一则是高额的咨询费不是一般的小企业能够承担的起;二是从事咨询业的人都非常优秀。他的知识结构要比职业经理人全面,他要能够站得更高,有远见卓识。 出身书香门第的王颖身上有着几丝儒雅之气。在问及他的咨询理念到底是姓“中”还是姓“西”的时候,王颖说自己一直在追求一种“中西合璧”的思想,这种理念不仅仅是照搬中国或者西方的一种文化或者模式,而是要把中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碾碎了,整合起来。这个理想可能也是跟王颖的经历相关,王颖的父母都是老师,他从小接受了中国最优秀的文化,而后又曾在跨国公司工作过,接触到了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这一“中西合璧”的思想很好的体现在公司的咨询模式和理念当中。王颖在借鉴了中国古典文化的一些理念的同时,也强调咨询的务实性。 他在中国咨询业第一个提出“贴身服务”的咨询服务理念和“无缝链接”的咨询服务模式。这种理念和模式强调咨询不仅是出报告,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级沟通和强化培训能让企业从根本上认识到问题的存在,让其掌握解决方法,实现从观念到行动的转变。 北京四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文鸣旭先生评价理实咨询,认为“理实咨询能够切中企业关键问题,设计的方案密切联系企业实际,可操作性强,同时理实能够很好地将管理理念和管理知识传递给我们,帮助提高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和管理能力。” “人生就像是台阶,我专注的是我怎么能够不断向前,而不是我何时会到达顶峰。即使我奋斗了一辈子也没有站到最高的顶峰,但是我认为我的每一次前行,能看到的风景都是不一样的。”或许正是这种心态,能让王颖更加平和的看清今天所拥有的和没有拥有的。 采访完毕,记者起身告辞,王颖将放下的窗帘再一次拉起,外边已经是灿烂的晚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