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均金如何接班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4日 15:22 《浙商》杂志 | |||||||||
本刊记者 徐王婴 没有理由质疑王均金能否接班,因为他已经接班。 均瑶集团会改名吗?
王均瑶的去世,令许多人联想到的是:“均瑶集团会改名吗?”对此,现任均瑶集团的副董事长王均豪的回答是:“‘均瑶’已经成为一个品牌,不再是一个人的名字,就象“福特”不会随着福特的离世而改名。 “均瑶集团发展既定方针不会改变”。均瑶集团新闻发言人陈理郑重地告诉媒体。 感受得出,这两个“不变”里蕴涵着均瑶集团后继者对创始人的深情厚爱。 王均金是“坐江山”的好手? 几乎所有接受记者采访的认识王均金的人都说,王均瑶的长处是“打天下”,而王均金则是“坐江山”的好手。也有人说:遗憾的是王均瑶没能把王均金带入社会主流圈。这将使均瑶集团将来在政府、银行等社会资源的利用方面受到影响。 9月底出刊的《均瑶新闻》刊登了在2004经理世界年会论坛上,王均金与主持人巴曙松的一段对话,令人寻味。 “在当前情况下,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主持人问。 “是自己。就是能不能在任何环境下都能驾驭企业。练好基本功是第一要素。民营企业大没有用,重要的是有多强。政策也是一个问题。此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民营企业有没有梦。没有梦想就没有激情,没有激情,碰到障碍可能就倒下去了。”王均金回答。 “我想问一下,均瑶的根据地在哪里?你们怎么看待不同时期的发展趋势?” “我们1991年开始搞航空和包机,1994年进入乳业,乳业对我们集团的持续发展贡献很大。但现在乳业竞争很激烈,暴利已经不可能了。我们认为,多元化的 优点在于东方不亮西方亮。现在不是如何做大的问题,而是考虑现在和未来怎么走的问题。” “民营企业大没有用,重要的是有多强。”这是均瑶集团新掌门的经营理念。 王均金,退无可退 那么,王均金是否可以“以退为进”来应对均瑶集团的局面呢? 从当前均瑶集团“继续完成对无锡商业大厦股份有限公司的要约收购义务”的消息来看,王均金和他的团队在恪守兄长的嘱托。确实,在当前的形势下,退一步,也许就带来社会对均瑶集团的信任危机,进而导致均瑶的品牌危机。王均金显然“退无可退”。但事实又是,“尽管均瑶集团在业务上已经基本实现了集团化管理,但在集团层面仍旧没有一个明确的主体公司,即便是核心企业的上海均瑶(集团)和集团下属的三大产业板块的主要公司之间,也是并列的。”在这样的组织架构之下,三大主业分散在20多家位于不同体系的公司之中,地域上更是横跨了浙江、上海、湖北、福建和河北五个省市。一个枝蔓丛生的多元化体系,在失去了原有领导人优势之后,不得不“变”。 值得幸运的是,他们的兄长已经为他们搭建了一个班子——现任公司六名董事中除了王氏两兄弟外,其他四人许彪、朱建荣、钱克流、王浩均来自家族之外。这里,董事名单中的王浩颇引人瞩目。据说,2003年8月才加盟均瑶集团的王浩,曾任平安证券副总和深圳一家大型私企的总裁。均瑶在去年将他招募麾下,显然是一步深谋之棋。而以王浩在大厦股份收购中的表现和领衔组建投资控股集团的能力,或许可以表明集团对这位新人的高度信任。也表明了后均瑶时代企业的发展要更多地倚重职业经理人的决心。 有人说:中国历来是一个崇尚个人英雄与领袖的国土。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也往往因创业者个人英雄式的崛起而崛起,那么,那些仰慕王均瑶个人魅力、追随王均瑶的高管人才是否会“军心动摇”?而当前,王均金尤其需要具有运筹帷幄能力的战略顾问,需要肝胆相照、合作共赢的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