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海边走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4日 15:15 《浙商》杂志 | |||||||||
董树荣 王均瑶走了,一个38岁的生命,带着他的光荣和梦想,走了。 王均瑶的一生,是一部不可复制的传奇。一般人看来,这部传奇是从他“胆大包天”开始的。那一年,他25岁。那么,在此之前,以及更早之前,王均瑶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
带着崇敬和好奇,在大上海龙华宾馆人们与王均瑶最后诀别的第三天,记者只身来到了生育王均瑶的故土——苍南县大渔镇渔岙村。 这里的风是咸的 从苍南县城灵溪镇到大渔镇约有40公里,没有直达车,我只好打的。 的哥司机是外省人,很健谈。他在苍南已有多年,先是打工,后就自己借钱买了辆出租车。他说:“这里人人想做老板,我也被感染了。要是在老家,打死我也不敢借那么多钱去买出租车。”问他知不知道王均瑶?他说王均瑶是苍南人的骄傲,谁不知道呢?英年早逝,太可惜了。 他概括出一句话:“苍南人没有其他的,就是一点,胆子大,人聪明。” 我向他打听大渔镇的情况,他说:“你只要闻到风变咸了,大渔也就到了。” 固然,当车子翻过了一座山,扑进车窗的风一下子变得咸了。而一个浊浪翻滚的海湾,吸引了我的视线。左右两边伸向海水深处的两座山,像两只臂膀,把海湾抱在怀中。海湾显得十分的安静,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渔船,停泊在海水中,船上的红旗在海风中猎猎飘舞。 天空中洒着淅沥小雨,大渔镇行人稀落。镇里的干部很热情,派了一位姓李的宣传干事陪我去渔岙村。 从大渔镇到渔岙村,有6公里,在靠海边的山间公路上盘旋。路不宽,但是柏油路面。据说修这条路,王均瑶出了钱。至于出了多少,小李他不清楚。 渔岙村临海而居,渔民的房子全部面向大海,随着山坡高高低低,错落有致。正是涨潮时,停泊在海边的渔船与最靠海的房子,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古风犹存的渔村 渔岙村有500多户渔民,2000多人口。村背后的山,很陡峭;村前是海,很辽阔。祖祖辈辈渔岙人,只靠打渔为生。这里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渔岙村在600多年前,成为明朝抗击倭寇的战略要地。村里人指给我看,在村庄的东北和东南两个山岗上,矗立着两个烽火台。 村委主任告诉我,村里的小孩喜欢爬到那里去玩,眺望遥远的东海。站在那里,会有一种天远地广的感觉,人的胸怀就会宽阔起来,豪迈起来。他说,王均瑶小时候肯定去过烽火台。他还说,村里有点能耐的人都出去了,全村四分之三的人都到外面闯世界去了。这种风尚,不知与烽火台是否有一定的关系? 前天晚上刚从上海参加完王均瑶葬礼的村委主任,把我领到王均瑶的故居。这是一排两层楼平顶房子,靠左的三间原是王均瑶家的,现在已经卖给其他人住。王均瑶在村里的遗迹,几乎已经不可寻觅了。但看着王均瑶长大的村委主任说,这几天我满脑子都是小王均瑶的形象,矮矮敦敦的,不太说话,要么是在山上割猪草,要么是在海滩上打牡蛎。渔岙一直是一个穷渔村,王均瑶家境就更穷一些。作为长子,他从小就要担负起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业务。 村里有一道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城墙,还有一个古城门。村里人告诉我,全村原来有四堵相互连贯的城墙,四个城门。整个村子,曾经是一座抗倭的堡垒。城墙是石头垒起来,村里的街巷全是石头铺成的,就连很多民房也是石头垒筑而成的。走在村里坚硬的石头路上,呼吸着咸涩的海风,我感觉到一种完全不同于江南风味的强悍风格。村委主任点点山,指指海,对我说:“我们村里的山那么高,海那么深,每年台风一来,弄不好就倾家荡产。所以,过去我们只有一条路,就是默默苦干,既不向山低头,也不向海低头。现在呢,我们多了一条路,就是出去闯世界。但无论怎样,出去闯世界的人,都会把我们渔岙村的这种性格带出去。” 小小渔村,出了两个有名的人物,一个是在任的将军,一个就是王均瑶。村民们很是自豪。 遗憾的是,村里人对王均瑶在村里的生活情况并不熟悉,原因是王均瑶在村里只呆到小学三年级,以后就去了临近的金乡镇。我们找到教过王均瑶2年书的黄丕林老师。黄老师已退休在家,王均瑶一、二年级的语文、算术都是他教的。他说,王均瑶大概9岁上的学,个子不高,胖胖的,不爱说话,成绩一般,最好成绩好象是在二年级下学期,得了个三等奖。那时,他家里很穷,均瑶一放学就要帮家里干活。他还说,小均瑶尽管不太说话,但小伙伴中似乎很有些威望,村里小孩打架时,总看到有他在,并指挥着自己的一支“队伍”。 村里与他最要好的伙伴,现在都到外地做生意去了。目前村里最熟悉王均瑶的,大概只有领他走上生意道路的肖玉宝老人了。可是,肖玉宝去海里打紫菜了,一时等不来。 村里人回忆,2年前的三月份,王均瑶带着母亲等人,回过一趟渔岙,开着车来的,只有匆匆的个把小时,没有与什么人接触,大家印象也就不深。但可以肯定,这是王均瑶最后一次回到老家。 从金乡到龙港 前国务院总理万里曾到金乡考察过,金乡人自豪地传说,万里对金乡有过这样的评介:如果说温州人是中国的犹他人,那么金乡人是温州人里的犹他人。 王均瑶跟着姨妈到金乡镇新光村读书。他到底读了几年书,初中有没有毕业,记者采访到的人都说不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他在读书期间,就像当时当地的其他人一样,开始向全国各地邮寄各种商品信函。一旦那个地方订了货,汇了款,就叫某家厂生产。 至于他为什么缀学经商?在金乡民间有一个版本,说是他参与打群架,怕遭报复,就跟着邻居出外推销不干胶。 这一年,他只有15岁。肖玉宝曾给媒体讲过这么一个故事:1981年,师徒两人来到郑州大学推销不干胶,肖和一位老师基本谈妥之后,回头用金乡话和王均瑶商量。这位老师随口问了一句,多少岁?答:15岁。据说老师的眼珠子几乎弹出眼眶:“我那孩子,18岁了还要我一起睡,你们浙江人胆子恁大?!” 1991年,王均瑶包机成功。在温州机场举行包机首发仪式时,原金乡镇党委书记老金被王均瑶邀请出席。老金回忆到,那场面确实令人震惊和激动!想想看,一个农民,一个我们金乡出去的农民,包了飞机!天上的事情,也由我们农民说了算!老金还说,我真奇怪,王均瑶看上去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怎么能做出这样惊天动地的事来!老金现在在金乡企业家联合会里任职,他很想找王均瑶深一步探讨探讨,可惜这样的机会再也不可能了。老金说,尽管均瑶在包机事件后,很少回金乡,很少与金乡联系,但他是金乡人民的一笔宝贵的遗产。 成功包机后,王均瑶的企业转移到了龙港镇。这个完全由农民建立起来的城市,开创了中国城市改革的先例。今天,高楼林立的龙港城里,均瑶大厦已经显得矮小了。但在当年,均瑶大厦相比是很有气势的。 均瑶大厦的大部分房子已租赁给其他公司,只有正面的一间还在经营均瑶航空票务。在这里,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热情地接待顾客。当记者向他们提出采访要求时,里面的人说经理在上海,他们不接受采访。 记者来到街对面,远远看着“均瑶大厦”四个红字,心里冒出来的是上午在渔岙村里看到的王均瑶墙体剥落的旧居,也想到了王均瑶在上海的“均瑶国际广场”。这三幢建筑,将永远记录着一个不屈的创业灵魂,也书写着一部沉甸甸的创业传奇。 我举起相机,拍下了“均瑶大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