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名字叫新浙商--对王均瑶的最新解读(3)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3日 17:37 《浙商》杂志 | ||||||||
是的,王均瑶不仅赢得了大上海的尊重,就连美国《纽约时报》也曾预测,王均瑶的胆识和魄力,将引发中国民营经济的腾飞。国际朋友从他的身上看到了中国民营经济的希望。
在11月12号下午的公祭大会上,上海市浙江商会副会长,温州华昌集团有限公司驻沪办首席代表兼上海鹿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平女士的追悼声情并茂:“均瑶,熟悉这个名字已经很久了,但真正了解是在浙江商会。他的充满激情与活力,他的创新意识使商会发挥出独特的魅力和亲和力。他在比利时航空港口、在德国考察时的外交对话,他在法国欧盟总部与法国对外投资部总裁格玛德会晤时的风采,无不透出这种魅力与亲和力。使得一些外宾自发地给他冠以‘上海形象代言人 ’的称号”。 陈平女士忘了介绍的是,王均瑶在今年6月份率浙籍企业家考察团赴意大利、德国、比利时、法国等进行为期10天的考察时正在经受病痛的折磨。 是的,王均瑶的目光是深邃而广博的。他想得更多得是浙商如何融入世界舞台,如何参与国际竞争的事情。“我们在这里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在迈向世界一流企业的脚步里,留下我们的身影……”这,就是他,一个从草根浙商成长起来的新浙商的愿望。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不断超越自我,不但自己参加了长江商学院EMBA的学习,还让两个弟弟都成为MBA学员。“两年前,他怀着对知识的渴望,融入了长江EMBA大家庭,在我们超团队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氛围中,均瑶更是身先士卒。在学业第一模块的拓展训练中,他为所在的小组打出“包天队”的旗号,鼓舞大家勇往直前……”得悉均瑶去世的消息,分布世界各地的教授、同学通过各种渠道表达了他们的哀悼之情。长江校友会及北京同学会,上海同学会等都召开了追忆会。王均瑶,以长江商学院优秀学员的身份被历史记录。 均瑶集团有关人士还向记者透露了这么一个小秘密:王均瑶非常讲究衣着与礼仪。有一次,王均瑶领着几位公司高层人员参加联合国开发署署长的接见。当接见结束告别客人的时候,他当着大家的面严厉地批评公司一位高层人士的衬衣与领带不相配。“我们是现代化的企业,要与国际接轨,怎么可以不讲究衣着礼仪?”他说。 王均瑶要向人们证明的是:浙商决不仅仅是“草根”。浙商更是高素质、国际化的浙商。他的这种超越自我,飞升向上的努力其实不就是许多浙商共同的愿望吗?这样的愿望使得他在生活中也不断追求完美,以至于对形式的追求也到了几乎挑剔的地步。这样,在他病重期间,当他的前妻领着被打扮得“土里土气”的女孩去医院看他时,他依然忍不住当场发起脾气来(有关人士透露)。 如果要问,新浙商与传统浙商的概念还有什么区别。王均瑶如果在世一定会告诉你,“新浙商将更具社会责任感。从2000年起,他响应中国光彩事业的号召,参加三峡光彩事业,在三峡地区投资建立乳品厂,推广万户移民养牛计划,为三峡的移民开辟就业渠道。2001年10月,王均瑶作为中国企业联合会推荐的唯一企业代表到英国伦敦参会并作演讲,签署了包括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内容在内的联合国全球协议。2003年,他还响应国家西部开发的战略部署,捐款1000万元,“设立大学生自愿服务西部计划均瑶基金”,企业公益捐款达2000万元。今年5月26日,他还出席了全球扶贫大会。他在会上说,消除贫困是企业家的职责。正是为了这个职责,他劳累过度、积劳成疾,在38岁,这个生命之花本该盛开的季节悴然枯萎! 王均瑶走了,带着他未了的心愿走了。但更多的浙商在凤凰涅磐,他们带着沉重的脚步,披荆斩棘,闯过一道又一道的难关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他们都为一个共同的名字“新浙商”而淬炼自我。在王均瑶悄然离去的背后,一大批新浙商对着我们的镜头从容走来……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