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兴东:“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博客精神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1日 13:54 《商务周刊》杂志 | |||||||||
晚上10点钟,处理完大量的办公邮件后,方兴东又开始在网上筛选优秀的博客文章。这位曾经宣言“挑战微软霸权”的热血青年已是人到中年,现在最让他牵挂的,一是活泼可爱的小女儿,再就是眼前电脑屏幕上的“博客中国”。他为自己设计的未来目标是,打造中国第一的“新媒体”——一个基于博客的综合门户网站。
实际上,从1998年开始,我就一直在考虑互联网基于媒体的道路到底该怎么走。我总觉得新浪这样的模式还不是互联网的终极模式。到了2002年,在看到博客的星星之火出现之后,我的想法就比较成型了。这个想法于是就落实到“博客中国(www.blogchina.com)”这个具体网站上。到2004年5月份止,博客中国在没有任何专业技术人员、只有我一个人的情况下,进入了全球网站排名1400位这样的规模,这证明了博客巨大的潜力。于是我开始寻求规模化发展。 现在,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博客中国。从2004年5月份正式启动,到现在公司规模发展到42个人,目前也有了第一笔启动的风险投资。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3年之内要上市,在访问量上要挑战新浪网。 为什么这时候还要去超越新浪?这主要是基于我对互联网发展趋势的判断。我认为一个网民在互联网上不仅是一个客体,他应该成为主体,就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一样,应该让人民群众在网上成为主体。实际上,无论从eBay,还是从QQ或者网络游戏来看,它们现在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它们以个人为中心,网站只是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每个人都充分发挥最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才是真正的网络模式。 而新浪只是传统媒体的网络版,它还是传统媒体的特点,就是少数人编辑内容,多数人看。博客中国虽然也是门户,但它是基于博客的门户,也就是说,一个网民,在我们的网站中,他既是读者也是内容的创造者,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我相信“人民群众创造内容人民群众看”,这才是真正的新媒体。 比如我们推出“育儿博客”栏目,每个母亲都可以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放到网上来,这是任何一个编辑都无法做到的。同时这些母亲她们也会有许多问题需要别人帮助,只要人民群众互动起来,就会形成共享。这种交互和共享就是新媒体的核心。我的梦想就是要打造这样一个真正的新媒体,而这样的梦想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都还没有出现。 我认为在新媒体模式上,中国的发展会比美国快。博客中国在2004年5月全球网站排名还在1400名,现在就已经到了565名,5个月就前进了将近1000名。按照这样的速度,我们年底争取进入全球100名,明年进入全球前10—20名,后年希望能跟新浪抗衡。我在和许多投资者谈话时,他们也都认为这个梦想是可以实现的。 不过,我们的阻力在于,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类似的成功案例,而我们不能为博客而博客,好的应用要整合进来。因此,最大的困难就是怎样规模化和商业化的问题,毕竟博客是一个以个人为中心的东西,怎样把这些东西规模化,同时又达到新浪这样的商业化,这不仅需要一套好的筛选机制和激励机制,更重要的是要有非常大的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现在每个月都要增加4-5个人,重在吸引一批优秀的人组成优秀的团队。我们将来还要购并一两家技术公司,如果明年年初500万美元融资成功,我们将会大大提速。 当然,博客中国商业化就意味着我要放弃一些纯粹个人爱好的东西,比如以前你只是专栏形式时肯定很快乐、很激动,但现在变成商业后你就有了股东、员工的期望,责任更加重大,就不像以前那么轻松。所以,我现在每天早上8点到晚上12点都在忙于工作。 在这个梦想之前,大家都知道我曾经为之奋斗的一个梦想就是要做一个大规模的互联网研究和咨询机构,也就是互联网实验室。这个梦想到现在也没有说破灭,也没有说实现,它还在继续,只是没有以前那么大的规模。将来互联网实验室要和博客中国结合在一起,前者面对的是机构,后者面对的是个人,以博客中国为主带动整体。 实际上,我认为自己的梦想从始至终还是比较一致的,无论从挑战微软,还是鼓吹Linux自由软件,呼吁知识产权的开放,抑或今天打造博客中国,都离不开一个主旨,就是执着于“开放”、“交互”、“共享”这些互联网最核心的精神。 现在,我每天晚上都会看“Alexa.com”公布的全球网站排名状况,第二天早上,我们就会统计出博客中国各个频道的访问量和注册情况。我很高兴,我们每次都发现自己与梦想的距离又靠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