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EMBA2002北京一班”讲述自己的故事
□ 文/本刊记者 商思林
中欧十年来创造财富最多的一个班级
在中欧EMBA班每年例行的商务模拟演习(Bussiness Game)成绩公布时刻,教授激动地宣布,2002中欧EMBA北京一班创造了新的记录:他们在这个实战演练的商业游戏中创造的财富打破了中欧建校十年来的记录!
每届EMBA班最后的保留科目就是Business Game,这几乎就是学院检验学员们2年EMBA学习的实战演习。据说这套进口软件模拟了一个公司所面临的各种商务机遇和各个方面的环境,往通俗里说就是复杂N倍的“大富豪”游戏。演习时,一个班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处理决策、广告、市场、人力、行政等,这样各个小组协同作战,到最后软件会计算出整个班级的成绩,也就是他们所创造的虚拟财富。
2004年11月8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建校10周年,2002级一班的毕业典礼也在这一天举行,这个崭新的记录也许是他们送给中欧最好的礼物。
学费:一年25万8
“话说山东好汉武二郎,来到梁山聚义堂。宋江说,眼下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看要紧派个人去中欧学学习。底下有人说,别,中欧的学费真叫贵,一年就要25万8,一年还比一年贵。武松说,可是人家中欧教授是国际的,学费也是接轨的,其实人家是赔本的……”
在北京一班的2003年新年晚会上,来自美国康明斯北京办事处的于振雷的山东快板让台下的同学们笑得人仰马翻。
调侃归调侃,仔细一算,学员们2年上下来,平均每门课要1万多人民币,不可谓不贵。但细数中国几个顶级的中国EMBA品牌,相差不过几万元,这对于老板们来说倒没太多计较。
班委:选举与推荐
有班集体就有班委会。刚开始北京其它2个班有的推荐,有的选举。作为英文班的一班办法比较特别,大家按高矮个排队,谁最高谁就当班长。结果阿尔卡特的老总刘江南以近两米的身高荣登班长高位。此后大家又推荐与自我推荐地确定了学习委员、生活委员、文艺委员。此间过程有点意思,民营企业的老总爱表现,往往自我推荐,但结果往往是国企、外资、民营三分天下。
2003年,二班和三班嚷嚷着改选,一班也跟着凑热闹,结果大家认为陈继生有时间被选举为班长。当时陈继生刚刚结束了10年的外资首席代表生涯,本想轻松一段的他自称“被逼上梁山”。而一直忙得不可开交的刘江南也乐得轻闲。
称呼:男生、女生
“谁把我出卖了,啊,呵呵。”打电话采访陈继生,陈爽快答应同时没忘了记下透露他联系方式的“家伙”。“我们班女生比较多”,班长陈继生在谈起班里的男女比例张口就说。请注意,他使用的是“女生”这个词。
这些离开校园10年左右的企业高层们在中欧重新拾起了男生、女生这一复数第三人称的称呼。一班女生比较多,在一班女生的倡导下,中欧所有的女生们成立了“合怡女子俱乐部”,俱乐部组织了一些美容、健康、服饰方面的讲座和沙龙。最令刘惠玲她们难忘的是,有一次俱乐部邀请了毕淑敏给她们讲了一堂文学修养课。
“某总”的称呼自从进入课堂后就暂时告别了这些企业高层们。无论是董事长还是CEO、CFO,大家一律平等。比较正式的称呼是某某某同学,时间长了,彼此熟悉的同学之间就自然就省却了姓,亲热点的直呼其名,甚至互相开玩笑的起了外号。
学习:“花钱买罪受”?
“我们纯粹是花钱买罪受。”聊起上课的紧张,有人开玩笑说。整个上课时间从2002年9月开始。每个月有4天的集中时间上课。一般的情况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大约8小时。由于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影响,2002中欧EMBA北京班一度中断了几个月,这几个月“轻松”的代价是2004年4月份前后的“苦不堪言”——该上的课一节没有落下,全部挤到了后边的课程里。不仅仅是学时的紧张,中欧一贯的“爱较真”作风让很多老板们不得不像小学生一样按时做作业、写论文。
这些老板们需要学习哪些具体的课目呢?基础方面的少不了宏观经济学概论、管理学概论等学科;应用学科方面有财务、营销、组织、人力资源、商法等方面。对这些苛刻的老板们来说,一些时髦的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演讲技巧、中国商务制度环境、博奕论与战略营销、创业学等等。
职位:一个砖头能砸出一把董事长
说扔一块砖头能砸出一把董事长来,绝对不是夸张。北京一班50多名学员几乎囊括了眼下最时髦的职位。
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外资首席代表级别的有12个;副总经理、副总裁级别的有13个;企业总部某方面总监级别的有16个;企业部门经理级别的有14个。
年龄:大家一起“长大”了2岁
2002年入学时平均年龄34.6岁,2004年11月毕业,他们一起“长大”了2岁,今年他们的平均年龄是36.6岁。
性别:女生三分之一强
全班不到60人,女生就有21人,这已经是历届EMBA中的罕见高比例。女生多,女性认真、踏实的特点也带动了全班。
企业类别:外企高层VS国企垄断
按照惯例,中欧商学院每一届的EMBA在北京设2个中文班,1个英文班。本文的主角中欧EMBA2002北京一班是英文班。所以,相对而言一班的学员中来自外企的比较多,大约占二分之一强。他们大多在外企担任运作、财务、市场、行业方面的总监,以及部门经理,少数是跨国企业的首席代表。
除了外资企业外,来自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占大体相等的比例。来自政府部门的学员比较少,只有1个人。
行业:都是惹人眼红的
外企分布在信息、商业、通讯、医药、咨询等行业,行业分布大体与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分布情况相当。而国企大多集中在水电、工程建设、金融、通讯、石化等行业里的大型企业。民企以高科技行业为主。
活动:丰富多样
“中欧北京代表处的老师们都说中欧北京2002级这届学生特能折腾。这一说法有两个含义:其一是能折腾的学生都凑到一起了,相对比较集中;其二,入学一年多来,折腾的事还像模像样,不是那种瞎折腾。”同学们说。
刚入学时,在单位习惯了高高在上的学员们彼此之间客客气气,多少有点拘谨。三个班的班委有了利用课余活动来润滑同学关系的念头。从2002年9月入学开始,02级先是成立了中欧(北京)网球协会,每周两次固定打网球,这项运动在非典停课时期得到壮大。而后又有医药健康产业同学会诞生。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在女学员的倡议下成立的 “合怡”女子俱乐部,同学们称之为“中欧妇联”。
“大家都具有组织能力,一旦热情被点燃,组织的效率是非常高的。” 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3个班级共同组织的。
最让2002级自豪的是2004年的新年晚会。3个班成立了组委会,每个班出一个节目,三个班出三个节目。仅仅用一个月的课余就全部敲定。在北京的嘉里中心,这台被命名为“永远红”的高水平晚会让所有人见识了这些人的活力和能量。3个班第一届班长们自我调侃的“下台干部的心声”更是引起了全场暴笑。
11月8日,是中欧的十周年校庆日,也是整个EMBA 2002级的毕业典礼(北京和上海共7个班)。02级北京的同学届时还会在中欧上海总部来个180人的大聚会。为了能延续上学时的友情,三个班的同学还商量打算成立一个高级私人会所,100多份民意调查表发下去,97%的人同意这个提议,95%的人愿意无上限的对会所尽不计回报的投资。
感悟:收获了自信
“最大的收获是比以前更自信了。”不仅一个学员赞同中国交通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余世新的观点。在这些身经百战的老总们看来,学EMBA就是对自己多年实战经验的总结和提升。EMBA的案例教学让他们建立了系统的战略管理思想和模式。而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让他们的眼界一下子无限扩展。“不仅仅是看法的不同,他们分析问题的角度和背景,会让我得到全方位的启发。”美卓自动化公司中国区经理刘惠玲说。
“山外有山,因为见到山外的山,才有对自己的深刻了解,也对事业发展的种种可能有充足的准备。”美国明泰科公司北京代表处的总经理刘丹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