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光 :成功之后重拾画家梦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1日 12:26 《商务周刊》杂志 | ||||||||
刘晓光 在经过9年的高速发展以后,首创集团已经由当年总共只拥有1亿元资产却分散在100家子孙公司的松散企业,发展为今天拥有水务、房地产、基础设施三驾马车的企业集团。今天的刘晓光憧憬着通过投资银行的操作方式,这三驾马车都能成为行业中的领导者。但是忙碌之余,他仍然怀念青年时代的画家梦。
30年前我曾经想过当画家,那时候画了好多现代画。但1978年考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我选择了经济,从此改行走上从商之路。 当时选择经济专业的原因,是因为1978年中国改革正好开始。我当时预见到商业将是更大的战场,当时觉得中国的市场空间非常大,虽然想得不是特别清楚,但总觉得这东西厉害,这可能是将来这个民族的核心了。 1978年的时候我24岁,但我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已经知道自己对商业很有天赋,特别敏感,反应很快,见到商业机会两眼放光,逮着机会就会追下去。因为在1975年—1978年之间,我在工厂做过车间主任,总琢磨怎么产生经济效益,每天总想产值怎么出来,利润怎么出来。 毕业后我进了国家机关,但1985年和1986年我在百货公司和北京齿轮厂分别当了一年带职副经理和副厂长,知道了什么是活生生的市场,那时候就想从商了,因为要学以致用。 与国际大企业比,首创还是小企业。我现在的梦想就是要把首创做成强大的企业。首创集团应该做到中国企业的前30位。这个想法从创办首创的那一天就产生了。因为在北京计委工作时,我当时也负责为北京市在世界上做融资,见识了很多世界级的大企业,对我震动很大,中国企业确实太小太弱了。我当时就想,中国能不能产生自己的大企业呢?中国这么大的市场没有理由做不出大企业。 首创成立时,需要解决产业太分散、没有钱、没有资源、没有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很多资产需要盘活。说真的,那时我自己心里也没有底,而且当时房地产和基础设施产业的形势都没有现在好,最重要的是我们没有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我们只能一步步踩着石头过河。 第一步,我们先盘活资产,我们叫“盘活资产,创收还债”,这个阶段用了两年多时间完成了。第二步,我们用了一年半时间讨论,最后把首创定位为以投资银行业务为先导,以实业为基础,两个轮子互动的战略。 发展到今天,首创的现实与梦想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这种差距体现在产业带构造、人才、国际化、资源索取和制度平台方面。为了缩短与梦想的差距,我们主要在加大构造实施我们的优势产业、突出竞争力、塑造管理团队、用新的商业技术来解决传统问题、打造首创制度平台等方面下工夫。 在我退休以前,要实现自己的梦想还需要奋斗。我特别希望退休以前实现梦想,实现的把握性有70%-80%。做出这个判断的依据是,中国经济还有高速成长的20年,我们的产业结构已经基本上做完了,比10年前有实力了。 这几年因为工作我牺牲多了,别人合家饮美酒,我在他乡吃年饭,基本上节假日都用在工作上了。娱乐空间没有了,再学习的时间也没有了,只能每天在实践中学了。 现在回想当初的选择,其实挺后悔的,可是没办法了。走上从商这条路,就像行船一样,不进则退。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而且每一件事情干起来都很辛苦,各种风险在等着你,所以只能咬着牙往前走。 下辈子让我选择,我还要选当画家,从商太累了。当艺术家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那种感觉特好。现在没时间画了,打了一天仗,回家就睡觉了。如果退休了希望还能学学画画,在一个画板上创造,那才自由,那才奔放,那才有激情呐。而且现在形势不同了,那么多的企业、企业家都出来了,千千万万的人都从商了,而且现在国家也强大了,并不一定非要我一个人从商做企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