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王均瑶英年早逝 > 正文
 

胆大包天的王均瑶早逝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1日 07:12 人民网-江南时报

  本报记者 张忠 整理

  1991年,25岁的王均瑶开辟了国内第一条私人承包的温州至长沙包机航线,被誉为“胆大包天”;2004年均瑶集团以2.4亿元现金收购了无锡商业大厦集团有限公司90%的股权。经过10年的发展,均瑶集团目前总资产已有35亿元。

  10月,王患病的传闻一直不断,但是都无确切的消息。11月7日从上海传来了王均瑶因患肠癌医治无效逝世的消息,年仅38岁。

  目前王均瑶的弟弟王均金已当选为集团董事长,集团目前一切运转正常。

  打工仔包飞机上了纽约时报

  王均瑶16岁那年便离开家乡———温州龙岗,开始在长沙一带跑五金印刷业务,赚点小钱。

  1989年春节前夕,由于忙于跑业务,王均瑶忘了提前买回家的火车票,到了小年夜,坐不上火车了。他和其他几个被困在长沙的老乡聚在一起,商量着无论如何都要赶回家去过年。大家一合计,最后以两倍的价格包了一辆大巴回家。去温州的山路不好走,汽车在1200公里的漫长山路中颠簸前行,把一伙人累得够呛,王均瑶随口感叹了一句:“汽车真慢!”旁边的一位老乡挖苦说:“飞机快,你包飞机回家好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位爱思索的年轻人开始反问自己,“土地可以承包,汽车可以承包,为什么飞机就不能承包?”哪知这个想法一说出口,立即招来了家人的讥笑,所有的人都以为他在痴人说梦。要知道,当时不要说包飞机,就是坐飞机也不是谁都可以的,连买机票都需要县团级以上的证明!你王均瑶一个小小的打工仔,凭什么?但王均瑶没有轻易放弃,他独自一人筹划了很长一段时间,而后又进行了长达八九个月的走访、市场调查和跟有关部门沟通。当时几乎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反对,没有人认为他会成功。

  1991年7月28日,对王均瑶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随着一架“安24”型民航客机从长沙起飞平稳降落于温州机场,中国民航的历史被一个打工仔改写了———大半年的奔波之后,王均瑶开了中国民航史私人包机的先河,承包了长沙—温州的航线。凭着坚忍不拔的精神,在盖了100多个图章后,王均瑶硬是在中国民航格局森严铁桶一般的大门上撬开了一条缝。包机的第一年就给王均瑶带来了20万元的赢利。那年王均瑶25岁。王均瑶在完成个人创举,打破民航历史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胆大包天”的个人品牌。他继而一鼓作气包下全国400多个航班,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私人包机公司———温州天龙包机有限公司,在中国航空史上写下了特别的一页。国外新闻媒体称此举为“中国民航扩大对外开放迈出的可喜的一步,中国的私营企业将得到更健康的发展”。美国《纽约时报》评价:“王均瑶超人的胆识、魄力和中国其他具有开拓和创业精神的企业家,可以引发中国民营经济的腾飞。”

  王均瑶屡屡在商界掀起旋风

  果断出击牛奶产业

  1994年的一天,王均瑶看报,看到一条消息:“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一个白酒的年消费量超过牛奶的国家,人均喝奶不足7公斤。”王均瑶预感到,富起来的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牛奶的好处,牛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1994年,均瑶集团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6月“均瑶牛奶”与温州市民开始见面。1999年12月,集团投入上亿元资金在湖北宜昌创建年生产能力达80000吨、年产值达6亿元的乳制品生产基地。10年来,均瑶牛奶已遍布全国各地。

  巨资包下温州的士

  1998年,温州市政府要求限量投放以桑塔纳为主车型的出租车。王均瑶出人意料地在拍卖会上以平均每辆近70万元的价格,买下百辆市区出租车经营权。以如此大的成本投入进去,在金融人士的眼中是不划算的。但王均瑶有他自己的想法并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把车漆成统一的颜色,让司机穿着统一的服装,载着“均瑶”满街跑———他将出租车变成了均瑶的活广告。没过多少天,温州城的人们都知道了均瑶集团的“金牌服务”。原来王均瑶看中的是品牌这一无形资产。这种奇特的广告方式把“均瑶集团”带进了温州的千家万户。

  斥资入主东方航空

  2002年8月18日,均瑶集团以1.2亿入股武航,占有东方航空武汉有限责任公司18%的股份,成为中国第一家投资国家民航业的民营企业。王均瑶又一次在中国商界刮起了旋风。王均瑶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在民航业中从事包机业务已有11年,以前一直在民航外围转,只有这一次,才真正进入航空核心。紧接着,均瑶集团用5.5亿元投资宜昌三峡机场,其中收购价格3.5亿元。王均瑶说,这对整个中国民营企业都是巨大的鼓舞,表明中国民间资本进入国家垄断行业的坚冰已经打破,预示着民营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进入中国更广阔的投资领域。

  拿下无锡商业大厦

  2004年7月,无锡市国资委将大厦集团90%的股权分别转让给上海均瑶集团(58%)和上海智邦创业(32%),后两者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至此,均瑶集团在持续三个多月的竞争中从8家实力雄厚的买家里脱颖而出,以2.4亿元现金收购了无锡商业大厦集团有限公司的90%的股权。

  传言均瑶资金吃紧

  10月份,有关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身体不好的传闻开始增多,但是均瑶集团的人士一直说王近阶段在休息,而王均瑶确实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在公众场合露面了。10月15日,一位正在上海的温州市高层官员在接到记者的电话后,表示王均瑶确实有恙。

  接着关于均瑶集团资金吃紧的传言开始四起。而上海一位银行界人士透露,均瑶国际广场是王均瑶作为烂尾楼买下的,当时曾在他们银行贷有巨资。就在此前不久,均瑶刚花了近2亿入主无锡商业大厦集团。均瑶集团虽然实力雄厚,但从事的行业都是资金密集型的,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均瑶集团一高层曾对记者表示:不管是航空、乳业还是酒店业,都是竞争较为激烈、利润很薄的行业,集团相当部分业务都依靠商业贷款。

  对于均瑶在房地产方面的收益,集团党委书记陈理也曾承认,媒体所说赚多少亿只是估值而已,均瑶集团的大部分房地产项目还在建设期。

  王均瑶创业史

  1967年出生于温州。

  1983年辍学经商。

  1991年7月开辟温州—长沙首条私人包机航线。

  1992年8月成立国内首家民营包机公司温州天龙包机有限公司。

  1994年6月创办温州均瑶乳品公司。

  1995年5月创建温州均瑶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化经营格局形成。

  1998年10月以68万元/辆的高价拍下百辆温州出租车经营权。

  1999年12月均瑶集团总部移师上海。

  2002年3月以18%的股份入股东方航空武汉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投资国家民航主业的民营企业。

  2002年10月收购上海“金汇大厦”,命名为“上海均瑶国际广场”。

  2003年3月王均瑶被推选为全国政协第十届委员。

  2004年1月当选上海市浙江商会会长。

  2004年7月以2.4亿元收购了无锡商业大厦。

  王均瑶访谈

  王均瑶作为中国改革的风云人物,对于他当初包飞机的感受,为何要进军乳业,为何将总部搬到上海以及做上海浙江商会的会长有何打算,一直都是大家关心的话题。这在日前同王均瑶进行的谈话中可以找到答案。

  记:为什么要到上海?

  王:我认为企业要做大,应该走出去,借上海这个国际化的平台来武装自己。

  记:现在均瑶在上海有了均瑶国际广场。你觉得这是不是意味着均瑶已经在上海站稳了脚根?

  王:可以这么讲。我正式来到上海是2001年,一开始在浦东买了两百多亩地,想把在上海的总部放到这里,我们去年又投入5.5个亿,在徐家汇打造了一幢国际化广场,这也是算我们均瑶集团在上海有了自己的一块小天地吧。

  记:刚才王总在讲到浙江商人的时候,提到一个词给我影响很深刻,就是比较大胆,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你觉得在你这么多年的创业过程当中,做过最大胆的事是什么?

  王:最大胆的可能就是1991年的包飞机举动。所以媒体给我取了个外号叫胆大包天,以前没感觉,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感觉还确实有些大胆。

  记:那么后来为什么要进入乳品业?

  王:我当时找到食品这个行业,主要是考虑"民以食为天",中国13亿人口的市场是很大的。

  记:此次当选上海浙江商会会长,你有什么感受?

  王:很意外。说实话,我一开始一直不想当,我感觉这个会长应该由年纪大一点的人去当。

  记:最后下定决心去做会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王:做企业做得再大是为什么呢?为了社会,为社会做贡献。所以我想如果通过我做会长,通过我来把大家联系起来,推动大家一起把这个平台建好,把这么多在上海的企业家,都融聚在这个平台上,互相沟通互相探讨经济的发展,大家资源共享,这对浙江、上海乃至长三角的发展,都是一个很大的贡献。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